- +1
南開團隊揭示百草枯在小水滴中可自發超快降解
作為一類快速滅生性除草劑,百草枯曾是廣泛應用于田間地頭的“除草神器”,但因其對人畜毒性強、無特效解毒劑、難以降解等特性,也被稱為“死亡之水”,目前已在我國全面禁售。
然而,百草枯同時具有性能高效、價格低廉的優勢,導致仍有不法商家將百草枯冠以不同的商品名偷偷售賣。近年來,致死率極高的百草枯服毒、投毒事件仍在新聞報道中頻出。
從中毒機制來看,百草枯、敵草快等屬于紫精類化合物。紫精作為一種有毒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非常穩定,在水體中的半衰期為23周,而在土壤中則高達6年。如果釋放到環境中,將對周圍的哺乳動物造成潛在的健康危險。尤其是紫精進入人體后,能通過一系列電子傳遞反應,生成大量具有高氧化能力的活性氧物種,造成人體臟器的快速氧化,導致多器官損害甚至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日前,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研究員張新星團隊開發了一種在自然環境中快速、廉價、方便的降解紫精類化合物的新方法。他們通過把紫精類化合物的水溶液噴霧成微米級大小的小水滴,并結合原位質譜檢測手段發現,紫精類化合物在微液滴中可產生自發降解現象。
據張新星介紹,近年來,已有不少學者揭示很多原本在液相中難以進行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載氣噴霧或者超聲霧化產生的微米級小液滴中(如加濕器產生的水霧)實現自發反應,反應速度甚至可以被加速到原本的一百萬倍。而且液滴的尺寸越小,這些現象越明顯。“在微液滴反應體系中,只需要幾十微秒,紫精即可實現自發降解的超快動力學。”
該成果為有毒有害物質的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相關論文發表在了《美國化學會志》上,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宮矗為論文第一作者,南開大學為論文唯一通訊單位。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1c12028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藍芳 陳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