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池州一協會發布婚喪宴席限菜令:甲魚黃鱔青蛙禁止上桌
2017年1月16日,由老黨員、退休干部、教師、宴席廚師共50多人組成的池州市東至縣昭潭鎮紅白理事協會取得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3月30日該協會正式揭牌成立。
據悉,在昭潭鎮紅白理事協會的倡導下,目前,昭潭鎮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逐漸形成以厲行節儉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
池州市首個“限菜令”誕生
東至縣昭潭鎮紅白理事協會成立之初就發出“限菜令”,反對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提倡節儉環保辦喜宴。倡議:宴席上的菜譜總數不得超過9個菜,甲魚、黃鱔、青蛙等一律禁止上桌;每桌用煙2包以下,嚴禁每人1包煙;白酒每瓶不得超過150元,每桌只能用一種飲料;嚴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一律改用瓷器餐具等。
“由于限定菜數,每桌僅菜金就節約近百元。”昭潭鎮紅白理事協會會長黃公平表示,“限菜令”得到了村民的擁護。今年2月份,昭潭鎮的程先生給自己的孫子辦周歲宴。“我就這么一個孫子,滿周歲想給他好好辦一次喜宴。”程先生表示,自己家條件還可以,就想宴席能辦得體面,于是聯系黃公平,讓黃公平為他們家操辦這次喜宴。
“黃公平告訴我,家里條件不錯,更應該帶好頭,本著節約的原則辦酒席。”程先生說,他在黃公平的勸說下,放棄了原本的想法。“這次喜宴辦得很成功。”程先生說道,客人并沒有因為菜數減少而不高興,反而覺得這樣不浪費的做法值得學習。程先生強調,他是苦出身,拋開“面子”等表象,勤儉節約更符合他真正的心理。
宴席大操大辦浪費驚人
“以前村民辦酒席的規格普遍較高,造成了嚴重浪費。”黃公平說。據黃公平介紹,他從2011年開始承辦流動酒席,對紅白喜事的鋪張浪費深有體會。一桌10人的宴席,光菜品就有20多個甚至30個,結果造成驚人的浪費。
“春節期間,有時一天就有3到4家同時操辦,根本吃不過來,很多剩菜、剩飯被倒掉,造成了很大的浪費。”黃公平說道。與此同時,攀比之風蔓延。有村民為給孩子辦婚事,欠下了一大筆錢,“收的禮金還不夠喜宴成本”。
因此,黃公平倡議,“死要面子活受罪”這種心理應該遏制,他覺得應該成立一個組織,勸導村民改變舊觀念。于是黃公平從去年開始籌建紅白理事協會,在東至縣民政局、昭潭鎮政府的支持下,今年初昭潭鎮紅白理事協會正式成立。
新風尚傳遞正能量
為落實“限菜令”,昭潭鎮要求各村紅白喜事登記、備案,并形成事前打招呼、事中勤跟蹤、事后抓總結的工作機制,同時把“限菜令”倡議書送到農民手中,讓“限菜令”家喻戶曉。這些做法有效遏制了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之風。
采訪中也有村民向記者表達了顧慮:宴席規格下降,有點不習慣,以前別人家辦得好,自己家規格也不能太低。對此,黃公平表示,移風易俗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事,新風尚需要由黨員、干部帶頭做,起到對社會良好風氣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記者了解到,也有少數人不聽勸告,堅持大操大辦。“紅白理事協會只是民間組織,我們只是鼓勵這種節約的做法,向村民發出倡議,但是沒有權利強迫別人。”黃公平說道,遇到不聽勸告、特別鋪張的人,他們會直接拒絕承辦這樣的酒席。
(原題為《紅白喜事有“標配” 甲魚黃鱔青蛙一律不準上桌 我市首個“限菜令”在東至昭潭誕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