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香港回歸20年來,粵港合作成效顯著

人民網
2017-05-27 13:05
港臺來信 >
字號

馬興瑞 資料圖

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于5月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馬興瑞在座談會上表示,香港回歸20年來,粵港合作成效顯著,為兩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大動力,得到兩地民眾的高度認同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他指出,實踐充分證明,中央香港工作的決策部署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是完全正確的,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實施是卓有成效的。

馬興瑞說,香港基本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憲法為依據、以“一國兩制”為指導制定的全國性法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具有憲制性地位。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基本法為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法律保障,也為推動粵港合作、惠及兩地民生福祉注入了強大動力。他同時指出,深化粵港合作,是中央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央交給廣東的重要責任。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中央賦予粵港合作的定位要求和各項政策,全面落實CEPA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深入推進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粵港合作在制度層面、基礎設施建設、平臺建設、科技合作、經貿合作、民生領域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從五個方面回顧了粵港合作歷年來的成果:

一是合作體制體系日益健全。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粵港合作機制日益完善、創新政策不斷推出。2008年,中央在CEPA框架下出臺在廣東先行先試政策;2010年,粵港雙方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粵港率先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兩地在政府層面建立了高層會晤、聯席會議、專責小組等合作機制,合作模式不斷拓展。

二是合作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10年在深圳前海建設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5年,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設立,成為粵港合作新的高水平平臺;2016年,“深港通”正式開通;2017年1月,與香港簽署《關于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合作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三是重大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順利合龍,廣深港客運專線內地段建成通車,深圳東部過境高速公路等加快推進??诎督ㄔO和通關便利化取得重大突破,深圳灣口岸、福田地鐵口岸等順利建成投入使用,口岸自助查驗模式全面推行,全面落實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等便利政策。兩地要素流動越來越便捷,2016年粵港兩地人員往來超過2億人次,日均往來人員超過60萬人次。

四是經貿科教人才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依托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政策,兩地服務貿易合作迅猛發展,一大批香港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在粵設立分支機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成開學,6所香港院校在我省設立8家研發中心。支持香港青年到內地創新創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平臺加快發展,有力促進了粵港雙創資源的融合、開放和共享。青少年交流合作廣泛開展,打造了粵港暑期實習計劃、香港青年服務團、粵港姊妹學校、香港青少年國防體驗營等一批品牌項目。實施粵港創新領域聯合資助計劃,對粵港聯合科技創新項目予以支持。

五是民生合作務實有效。圍繞建設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兩地深入推進珠三角空氣質量聯防聯控、東江水質保護等合作,區域環境質量穩步改善。醫療衛生合作成效明顯,全省共有港資醫療機構30家,粵港共同有效應對H7N9、登革熱等疫情。東深供水工程安全運行52年,廣東供港食品農產品連續19年優質、安全、穩定供應。體育、養老、消防等社會民生領域全面拓展,合作成果更廣泛惠及兩地民眾。

馬興瑞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粵港合作正面臨新的重要機遇。中央對粵港合作高度重視,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確要求廣東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對此,馬興瑞表示,廣東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精神和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各界人士一道,全面深化粵港各領域更緊密合作,并從三個方面加以表述:

一是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深入實施粵港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攜手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二是加強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突出抓好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等跨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口岸通關創新,加快形成粵港澳1小時經濟圈。

三是以改善社會民生為重點,加強兩地水、大氣環境協同治理,建設國家級森林城市群,打造國際化教育高地,全面深化粵港兩地科技創新、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使粵港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兩地民眾,更好促進粵港共贏發展。

(原題為《馬興瑞:粵港合作為兩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大動力》)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镶黄旗| 海丰县| 麦盖提县| 台州市| 岱山县| 霍城县| 华容县| 云南省| 吴川市| 九龙城区| 湘乡市| 安国市| 济源市| 昌吉市| 乐陵市| 措美县| 凤山市| 陈巴尔虎旗| 广宁县| 班戈县| 环江| 景泰县| 闵行区| 高安市| 济阳县| 随州市| 扶绥县| 攀枝花市| 共和县| 湟源县| 华池县| 绥宁县| 郯城县| 朝阳市| 饶河县| 慈溪市| 林甸县| 台南县| 中山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