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這個連環畫展讓你了解納西族史詩,他們用絲線編織月亮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17-05-27 13:29
來源:澎湃新聞
? 文化課 >
字號

納西族的東巴文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仍在使用的原始文字,被稱為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長久以來只有納西族祭司掌握這種文字。如今雖有不少學者研究,但對于大眾來說,東巴文仍是難以親近的艱深文字。

5月25日,“納西族史詩《黑白戰爭》連環畫展”在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開幕。

“納西族史詩中有那么美的故事,大家卻不了解,很遺憾。” 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云南納西學會會長、云南大學博士導師楊福泉在這次連環畫創作中擔任學術顧問。長期從事納西學研究讓他深感這一文化普及的不易,他曾經將納西族史詩改編成文學作品,但傳播程度依然不盡人意,“做成連環畫以后,大眾都能理解這個故事,再加上漢文翻譯,讓所有人都能看懂,我覺得這是讓經典走出深宮的辦法。”

改編自史詩《黑白戰爭》

《黑白戰爭》是一部用納西象形文記載在東巴經中的英雄史詩。描繪了在白天白地中的東部落和在黑天黑地中的術部落之間為爭奪日月星辰發生的一場浩大戰爭。術部落偷去東部落的日月,引發兩族曠日持久的戰爭。在戰爭中,東部落的王子與術部落的公主相愛,二人以生命為代價,最終換取了兩個部落之間的和平。

連環畫展將《黑白戰爭》的故事切分繪制為65張長為1.5米的連環畫的進行展示。每張連環畫下方都附有東巴文史詩原文,右側則附有漢字翻譯。

“觀眾可以通過漢字進一步了解連環畫內容,感興趣還可以比對東巴文,幾種表達形式可以形成互動。” 楊福泉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據主辦方介紹,項目創作團隊根據原東巴文經書內容,深入納西族歷史文化、民族風俗、自然景觀中發掘資源,經過多方考察、走訪,將故事用漢文翻譯過來,參考納西族東巴畫、民族服飾、圖案紋樣等進行了視覺創作,以傳統連環畫的創作結合納西族東巴繪畫風格,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間繪畫藝術。

“只有納西族有這種圖畫象形文字,是圖畫進化到文字的中間階段。而且這個民族還有3萬多字的經典,這個其他民族都沒有。” 楊福泉認為,因為這樣的獨特性,讓納西文化傳承下去很有必要。

《東巴經》記載的神話中最著名的是《創世紀》《黑白戰爭》《魯般魯饒》,合稱納西族的三大史詩,又被譽為納西文學中的三顆明珠。其中,《黑白戰爭》的故事性最強,也最有戲劇沖突,成為此次改編的對象。

這一展覽由麗江市古城區文化館申報了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已在云南麗江、四川成都、浙江杭州等地展出過,今年春節還走出國門,在歐洲參加了“巴黎新春中法文化藝術節”活動,這也是麗江也是納西族史上首個國家給予立項資助的美術類文化項目。

展現納西族瑰麗文化

曾敏是來到開幕式現場的四位主創中唯一的漢族人。從小生活在麗江古城,她總能看到廟宇壁畫中的納西族元素,也很早就聽過《黑白戰爭》的故事,“現在只有從事研究的老一輩知道這個故事,年輕人很多都不了解了。”

曾敏為此感到十分遺憾,2015年麗江古城區文化館想把這部史詩變成連環畫形式做普及,館長楊紅忠邀請她參與創作,她聽到后十分興奮,立刻答應了。

《黑白戰爭》想象瑰麗宏大,要具象地表現出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其中一幅《創造日月》中,東巴文的“日”“月”兩字居于中央,分別被繁復的火焰紋和水紋包圍著,結實的納西族漢子掄著大錘打造太陽,婦女們結著長長的線編織月亮。

“這個民族很有意思,他們認為太陽和月亮都是人做出來的。太陽是用寶石金屬打造出來的,月亮是編織出來的。”

主創團隊時間緊、任務重。2015年9月,有了《黑白戰爭》連環畫創作的構想,并正式立項,2015年12月主創團隊開始繪制,半年時間完成了65幅作品。

當地研究納西文化的潘宏義老師擔任文字編輯,把史詩原文節選分段,一共分為7個段落,一個段落又分為幾個小節。

創作過程中,曾敏覺得難度最大的是既要考慮構圖連續性,又要盡量保證每一幅連環畫都有獨特性,可以單獨欣賞。

為了保證整體風格的統一性,主創團隊采用流水作業的方式。曾敏根據文字先繪制構圖和人物形象,楊紅忠組織線條和黑白關系,另外兩位主創成員做勾線和點染工作,“東巴繪畫很多都是宗教繪畫,我們結合了很多這里面的元素。”

“因為創作時間緊張,這些畫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以后還會逐步完善。”曾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把納西族史詩創作為連環畫這件事很有意義,現在愿意了解納西文化的人不斷增多,一般學生、老百姓也開始喜歡東巴文,但這種了解并不深入。這次連環畫畫好以后舉辦的系列展覽,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經典。” 楊福泉說。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东丽区| 宜春市| 武功县| 抚顺市| 察雅县| 苍溪县| 建瓯市| 宾阳县| 枝江市| 南宫市| 德庆县| 锡林郭勒盟| 巴彦县| 辰溪县| 灵璧县| 延川县| 伊宁市| 高青县| 汶川县| 且末县| 运城市| 宁武县| 伊春市| 西盟| 香河县| 迭部县| 巴楚县| 洪湖市| 康保县| 轮台县| 余姚市| 章丘市| 遂平县| 汉阴县| 眉山市| 武川县| 福鼎市| 汶上县| 河北省|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