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露天煤礦開采煤炭后,是如何變身良田的
你想象中的露天煤礦是什么樣子?是一大片黑黑的露天采場和忙碌的大型機械嗎?小神龍今天要帶你去內蒙古準格爾的萬畝良田看一看,這里盛產綠色食品,土豆、玉米、谷類、大豆、油菜......在這里,你既可以開始一場工業旅游,還能玩一次農家樂呦!

你知道嗎?這里曾經就是你印象中的露天采場,神華準能集團在開發煤炭資源之后,將露天礦變成了萬畝良田。


微科普時間
顧名思義,露天煤礦當然是露天開采。不過露天煤礦怎么形成的采場?煤炭怎么運輸?開采后環境怎么保護?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神華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去一探究竟:

如何露天開采?
在露天煤礦開采煤炭,首先要移走煤層上覆的巖石及覆蓋物,使煤敞露地表而進行開采。其中移去土巖的過程稱為剝離,采出煤炭的過程稱為采煤。露天采煤通常將井田劃分為若干水平分層,自上而下逐層開采,在空間上形成階梯狀。

開采露天煤礦可不只是挖掘這么簡單,首先得清楚了解煤層的地質條件怎么樣。
一般來說,除了煤層要連續穩定,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剝采比合適。剝采比是露天煤礦開采的一個專有名稱,露天開采與地下開采相比,重要特點之一是要進行大量的剝離。為了采出礦石,需要剝離一定數量的巖石,剝離的巖石量與采出礦石量之比,即每采一噸礦石所需剝離的土巖量就是剝采比。
經濟合理的剝采比在露天開采設計、采掘計劃編制以及指導日常礦山采剝生產中是一個重要的參數。

露天煤礦具備了開采條件以后,下一步就需要確定生產工藝系統了。在開采過程中,一套完整、先進的工藝技術尤為重要,根據各個工藝環節所采用設備的工作特點,一般分為間斷、連續以及半連續的作業工藝,我國的露天煤礦基本都采用綜合開采工藝。


上部黃土層的平均厚度為49米,采用輪斗挖掘機—膠帶輸送機—排土機連續工藝。但由于近些年黃土層變薄,分布不連續,2013年開始已經停用輪斗工藝。

中部巖石的平均厚度為56米,上層采用單斗挖掘機—自卸卡車的間斷開采工藝。


下部煤層的平均厚度為28.8米,采用單斗挖掘機—自卸卡車—坑邊半移動破碎站—膠帶輸送機的半連續開采工藝。
具體的工藝環節有哪些?
第一部分:礦巖準備
礦巖準備包括穿孔、爆破。




第二部分:采裝
采裝是露天煤礦的核心環節,利用挖掘設備將礦巖從整體或者爆堆中采出并裝入運輸設備或者直接卸載到指定地點。


將采出來的煤送到破碎站、儲礦場等地方;把剝離出來的巖土送到排土場;將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人員、設備和材料送到工作地點。以上構成露天煤礦運輸系統。運輸方式有間斷式運輸、連續式運輸、聯合式運輸。


排土就是上面說到的,把剝離下來的大量表土和巖石,運送到排土場等專門設置的場地進行排棄作業。


神華準能集團一直致力于綠色礦山建設,注重開發與保護并重,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開采后的礦區變成了良田。




很多人問:黑岱溝露天煤礦一層層的“臺階”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為了開采一個臺階并將采出的礦巖運出采場,從上部修筑一條具有一定坡度的運輸通道——出入溝,并垂直于礦山推進方向修筑一定長度的開段溝。


礦山之美,蔚為大觀
露天開采具有很多優勢,世界上固體礦產總量中約有三分之二采用的都是露天開采方式。
首先,勞動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建設速度快,資源回采率可達90%以上,資源利用合理;
其次,勞動條件好,安全有保證,露天作業不必擔心瓦斯和水,事故死亡率比地下采煤低等優點。
神華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的設計開采范圍是42.36平方公里,可采原煤儲量14.98億噸,核定生產能力為3400萬噸。


(原標題:露天煤礦變身萬畝良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