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平安中國行⑤|先確權再戶改,浙江實現戶籍性質城鄉統一
【編者按】
近日,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平安中國·調研行”采訪團,深入公安基層一線進行了集中采訪。澎湃新聞先后趕赴貴州、廣東、浙江等地,從科技強警、便民政務、打擊違法犯罪等方面,深入了解公安機關在過去5年里的發展變化及成果。
即日起,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將陸續刊發相關報道。
經過30多年不斷探索和改革,如今在浙江省農村人跟城里人之間再也沒有戶口性質的差別。
浙江省公安廳治安監督管理總隊總隊長阮文廣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浙江戶籍制度改革是一項綜合性、基礎性改革,涉及經濟社會領域多個方面的制度改革,“這不僅是從字面上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那么簡單,其背后涉及住房、國土、教育、衛生等十多個領域的全面改革,是一項龐大的民生工程。我們要通過戶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徹底實現農村人與城里人的平等化。”阮文廣介紹,目前浙江省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在徹底打破戶籍城鄉二元化壁壘的同時,也讓外地人逐步享受和本地人同等基本公共服務待遇。
保留農民原有利益,拉平城鄉居民待遇差距
德清縣作為全省戶籍制度改革試點,在2013年就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性質區分。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浙江省德清縣五四村發生了大變樣,全村1500多名村民,如今大部分從事二三產業,村里原有的耕地則通過聯合承包的方式,交給少數人負責耕種經營。戶籍制度改革讓村民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能夠安心進城從事工業和商業生產活動,人均收入達到大幅提升。

“最初提到戶改時很多人擔心宅基地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會被收回。”五四村黨總支書記孫國文告訴澎湃新聞,德清縣戶改工作在一開始就為村民們吃下一顆定心丸,“政府提出‘先確權,再戶改’的方案,為村民在保留了原有農業戶口應有的權益外,又爭取到非農業戶口的各項權益,徹底打消了大家的顧慮。目前,我們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442本、宅基地確權發證442宗、村經濟合作社確定股東1496人。”
阮文廣介紹,浙江在統一城鄉戶口的過程中,一方面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從制度上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在改革過程中加大政府投入盡可能拉平城鄉居民待遇差別,又保留對農民有利的福利待遇,“在這項龐大的民生工程中,公安部門作為牽頭部門責任重大,要確保不因取消戶口性質區分出現政策真空引發社會不穩定。因此,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成為難點和重點,住房、國土、教育、衛生等多個部門先后參與進來,實現了如今的局面,這讓每一個人都享受到社會福利,感受到社會的公平!”
阮文廣告訴澎湃新聞,通過戶籍制度的改革,在消除城鄉戶籍性質差異性的同時,全面清理整頓,糾正差錯、重復、虛假戶口,解決無戶口人員問題,也成為此次戶改工作中的一向重點。目前,浙江省累計清理糾正重復戶口3.7萬余個、應銷未銷戶口8.4萬余個、戶口登記項目差錯2.9萬余項,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1.4萬余人。
新型居住證制度讓外來人口和本地居民權益均等
在浙江省戶籍制度改革的整個進程中,除了通過對本地居民實現了城鄉戶籍性質一致的優化外,對于外來人員,新型居住證制度也讓外地人和本地人在社會福利及配套服務方面達到空前一致。

郝二召7年前從老家河南平頂山來到浙江德清縣生活,在一家日用品公司上班。2013年,德清縣實行戶籍制度改革,郝二召成為第一批戶籍制度改革后申領到居住證的外地人。現在,他把父母和孩子全都接到了德清,不僅孩子有學上,還申請到一套兩居室的公租房。他說,新型居住證制度帶來的各項惠民福利,讓他在異地他鄉也有了歸屬感。
實際上,郝二召所感受到的歸屬感也為當地企業解決了一大難題,他所供職的日用品公司一名管理人員介紹,此前許多企業用工都存在留不住人的問題,人員流失讓許多企業感到頭疼。新居住證制度的實施,不僅確保新居民享有均等權益,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與歸屬感,還為當地企業實現了用工穩定,“之前公司員工的流失率在10%—15%,戶改之后企業員工已趨于穩定,近幾年流失率都低于2%。”
阮文廣介紹,浙江目前推行IC卡式居住證,具備行政管理、公共服務、金融服務、商業應用和企業管理等5大功能,既增加了流動人口的獲得感,又提升了社會治理能力。自2016年7月1日以來,共有220萬流動人口申領了IC卡式居住證。 “浙江戶籍制度改革從1980年開始摸索創新,經過公安及各部門30余年共同探索,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讓本地居民及外來人口的各項權益得到保障,提升人民獲得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