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建長樂整治婚喪大操大辦:今年1至4月節約資金三千余萬元
“謝謝鄉親們!沒有這筆錢,我就真的要放棄自己了……”近日,正在醫院化療的長樂市古槐鎮石門村村民陳某,等來了1萬元“救命錢”。陳某在今年初查出患了癌癥,早已花光積蓄的他,曾想到要放棄生命。
這1萬元,來自一筆原本用作大辦喪事的經費。4月底,石門村村民陳氏兄弟張羅著母親的喪事,按照舊習俗,他們打算在酒宴上發錢。經過村主任陳學鏗做思想工作,陳氏兄弟決定響應長樂市移風易俗的號召,把錢捐給了村里的慈善基金會。
紅白喜事越辦越儉,公益捐贈越來越多,長樂群眾與干部從沉重的陋習中解放,一股慈善“新風尚”正在吳航大地形成。
從去年9月至今年4月底,湖南鎮仙富村共辦紅白喜事31場,節省資金170多萬元,其中100萬元捐贈給村慈善基金會。
仙富村是長樂市開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一個縮影。今年1至4月,長樂市共操辦紅白喜事2629場次,節約資金約3525.52萬元,捐贈公益慈善金額約157.8萬元。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群眾對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滿意率達到99.72%,支持率為100%。
群眾滿意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文明新風實實在在地減輕了百姓負擔。過去,為了“撐排場”,一場紅白喜事下來,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上百萬元,一些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不得不背負債務,有苦難言。
“不發錢,怕沒了面子,在村里被說吝嗇,我一度想到了借錢辦喪禮。”72歲的江田鎮漳流村老黨員高再梅向村書記陳春明倒苦水。今年2月5日,高再梅原本準備為母親的喪禮辦60桌酒宴,還打算發錢。聽聞此事后,陳春明當即趕到他家做思想工作。
“那我給你一個擋箭牌吧!”陳春明告訴高再梅,全市都在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儉辦喪事,不但可以響應全市號召,更可以用老黨員的身份,做一個榜樣。于是,高再梅修改了計劃,縮減酒席桌數,并將計劃發放的10多萬元捐給教育基金會。“我和5個兄弟姐妹都覺得,這錢花得更有意義!”老高樂呵呵地說。
與此同時,對領導干部而言,也減輕了負擔。曾幾何時,長樂群眾婚喪嫁娶喜歡請市里及鎮村干部,企業家更是以請到領導干部為榮。有的老板請領導干部時,甚至講“我給你留了幾桌,你自己帶人來”。
正人先正己。“帶頭抵制大操大辦,主動做到不吃請、不請吃、不收禮、不送禮、不發禮……”2016年12月12日,長樂市51名處級領導干部在《不違規操辦或參加婚喪喜慶事宜承諾書》上簽名承諾。此后,長樂市定期將處級領導干部操辦或參加婚喪喜慶活動的情況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制度約束之下,操辦婚喪喜慶先行報備,嚴格做到“非親不請、非親不去”,已逐漸成為長樂黨員干部的共識。營前街道長安村黨支部書記林巖元表示,組織上對操辦或參加婚喪喜慶事宜的嚴格規定,不僅給身邊的村民起到帶頭示范作用,也實實在在減輕了黨員干部的負擔,“過去,礙于面子,去或者不去都很為難。現在,符合規定的我們可以去,不符合規定的,我們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去了”。
“我們明顯感到,整治大操大辦深入人心,移風易俗已成為社會共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節儉操辦婚喪喜慶、弘揚社會新風尚,才是長樂最大的面子,這更加堅定了我們深入推進這項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長樂市領導表示。
(原題為《整治大操大辦,推進移風易俗,減輕群眾經濟負擔——長樂:婚喪節儉辦 鄉風美起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