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膠囊》:小說不是VR,是AR
展覽可以成為小說,在現實空間創設虛構的情境;小說亦可以成為紙上的展覽,將虛構成分織入真實的生活。

《上海膠囊》
近日,上海作家btr的最新小說集《上海膠囊》由理想國推出。這本書搭建了一個個展覽空間,btr在其中觀看,想象,游蕩,又總在那些頓悟的時刻,輕盈狡黠地滑向另一個空間。19篇故事猶如19個虛實映照的鏡廳,19段虛實互涉的旅行,為這個時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滿迷思的奇妙膠囊。
在《上海膠囊》里,btr也嘗試了不同的小說方法,致敬了許多藝術大師,同時探索虛構的邊界,追溯時代的記憶,思考圖文與聲音的關系,重新理解“何為小說”。
2月26日,btr與作家、編輯沈大成,翻譯、編輯、評論人賴非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在書店從業者三爪的主持下,圍繞新書展開一場對談。

2月26日,btr與小說家、編輯沈大成,翻譯、編輯、評論人賴非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在書店從業者三爪的主持下,圍繞新書展開一場精彩對談。
整本書就像一個破碎鏡子的呈現
在沈大成看來,還原現實生活的小說就像一面面鏡子,讀者能在“鏡中”看到一個個真實的世界,但btr的小說就像是破碎的鏡子,上面有很多裂紋,有些小的鏡面已經碎落下來,這時候再去看鏡子,就會看到每一個碎片中都出現了一個不完整的成像。
“他的小說會給我這樣一個印象:破鏡子里出現了很多變形的不完整的成像,但它們都是真實的,同時又脫落了一些小的碎片,那些小碎片就好像拼圖板失去了一塊或者是一個解不開的謎。所以,整本書就像一個破碎鏡子的呈現。”沈大成說。
“破鏡小說!”聽到這里,btr開玩笑,“我創造了一個新的概念,對吧。”
同為小說家,btr透露沈大成經常問他有關小說觀的問題,但他好像沒有什么小說觀,如果非要說的話,他眼里的小說不是VR,而是AR。
“大家看過VR,就是戴了一個頭盔,然后你能看到一個替代了眼前真實世界的世界,一個虛擬的世界。而AR是一種擴增的現實,就是現實還在那里,但通過一種方法,讓你增強了對現實世界的感受力。我想小說就像是AR,它擴展了你感受世界的方式,給予你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這也回應了大成前面說到的‘碎片’,所謂碎片就是打破了一面鏡子原本單一的視角,它讓人看到了更多。”

btr
每篇小說都像獨立的藝術展覽
“btr說自己沒有什么小說觀,這一點或許恰恰是他作品中最激進的地方。他不是在構建有具體文學概念的作品,或者是忠于某種藝術形式的作品,而是把他的想法和他對藝術的種種觀念糅合在一個非常綜合的體驗里。”賴非說,從這個角度去看,btr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藝術評論者,也不是一個嚴格意義的小說家,但他的作品會給人一種解放的感覺,“因為他總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消解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
賴非還形容btr的每篇小說都像獨立的藝術展覽,讓觀眾/讀者可以從任何角度進入。“他的小說是有動線的,動線就是我們走進一個書店,一個空間,一個展覽,我們會被引導從這里或那里進入,然后下一個感官體驗是接著上一個感官體驗的。作為讀者,你可以從任何一篇作品或者任何一頁開始進入,最后你會得到一個和現實相關但又不那么確切的小說體驗感。”
因為書中有很多向藝術家致敬的引用,賴非也好奇,btr是否擔心這些引用會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障礙?
“其實我經常被這個問題困擾,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這個展覽,可能不知道這些藝術家是怎么回事,但我相信一個小說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去閱讀,也就是說,你在不知道這些的前提下看到的小說或許是和我的想法稍微有點不太一樣的小說,但你也可以看,如果它激發了你去了解那些藝術家,那就更好了。”btr說,在書中不少小說的結尾,他也附上了一份致謝的清單,“我在清單里告訴了大家我挪用了誰,如果大家覺得好玩,可以再去找,再去看。”
在膠囊化的世界里,重現現實
沈大成特別提到,《上海膠囊》里還有一個主題是探討真和假,“你不知道什么東西是真的,什么東西是假的,但真與假在btr的小說中是并列的,它們同等重要,這也是他的小說不同于別人的地方。”
“我想btr的小說打破了某種更傳統的文學或小說原教旨主義的追求,用一種個人自傳的經驗去重現現實,然后這個現實在今天這樣一個相對隔絕的、膠囊化的世界里特別重要,尤其我們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間要面對手機或者信息繭房。”賴非說,“而btr的現實生活體驗,可以幫助我們去破解一些我們沒有想到的隔閡。”
聽到信息繭房,btr當場的第一反應是他在活動前一天經過膠囊上海畫廊,走進安福路的弄堂,竟發現居委會信箱旁邊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蠶繭。

btr在信箱旁邊看到的蠶繭
“btr這種思維就真的非常藝術家。”賴非說,這個藝術家也不代表視覺藝術家,而是會用一個關聯物去聯結另外一個關聯物,“就像我剛才說到信息繭房這樣的觀念,他馬上想到的是畫廊旁邊的一個真實存在,這種想象力或者比較跳躍的思維是閱讀btr給我帶來的最愉悅的一種感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