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誰不想要一個黑陶瓦貓呢?
原創 匠匠 了不起的匠人

手藝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簡單”。性格簡單,生活簡單,追求也簡簡單單。而簡單、厚重,沒有復雜的花紋,只有表面的細紋,也是我第一眼看到劍川黑陶的感受。



劍川黑陶是一門傳統手藝,制作黑陶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海門口遺址出土的文物,使世人認識到黑陶制作深厚的底蘊。

整個制作流程精細復雜,包括淘泥、分揀、踩泥、練泥、盤泥條、拉坯、拍制、修制、雕花、打磨、晾干、裝窯、柴窯燒制、封窯、開窯、出窯等工序,完全靠手工制作、傳承。
烤茶在滇西北由來已久,過去是趕馬幫人的最愛,在茶里還要放一些鹽補充體力,而使用的是火塘或野外的篝火。

為了方便人們體驗烤茶,董月暢老師開發了酒精烤茶的茶具,這套茶具不用再依靠火塘,讓城市的家庭,也可以品味原始野性的茶滋味。

這種新式酒精烤茶,和傳統的炭火烤茶在口感上沒有太大的區別,特別是冬季來上一杯烤茶,那叫一個舒適和溫暖。

除了黑陶,董志明還制作瓦貓。陶土做瓦貓,自古就有,但傳統瓦貓形態圖案都比較單一,用途也是只是放在屋頂鎮宅。董志明在開發土陶產品時,把注意力逐漸放到了瓦貓的開發和制作上,他收集資料,自己琢磨各種款式和造型,想把瓦貓的文化挖掘出來。

到現在,董志明已經制作出上百種的瓦貓,有體態高大,有威嚴,有震懾、有喜慶,更多是具有祥和、唯美的樣子。

董志明制作的瓦貓迅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從前只是置于屋頂的瓦貓,如今成了萌寵擺件,無論是放在辦公室還是房間,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然啦,最主要的還是它寓意很好。

瓦貓最大特點是隨性,不拘于形式,他說有時孩子做著玩的,卻在款式上有所突破,沒有條條框框,只有心中所想,甚至對他的創作都有啟示和影響。

瓦貓看似簡單隨意,但制作還是有一定難度,除了董志明力求完美,不做完全一樣的,還有工序的復雜,一天往往也就制作兩個,完全是手工“捏泥巴”,還要修坯、打磨和燒制等后續工作。

劍川黑陶獨有的黑色美,色澤敦厚內斂,集制陶、雕刻、繪畫于一身,溫潤而又不失質感,這門技術門檻極高的手藝通過制陶者輩輩相傳,延續至今。

如今,黑陶產品涵蓋了餐具、茶具、花瓶、擺件等生活用品,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劍川黑陶不僅讓古法制陶得到了延續,讓今天的我們還能觸摸,更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古色書香的味道。
原標題:《誰不想要一個黑陶瓦貓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