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正式批復《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
5月16日,江蘇省政府正式批復《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批復指出,南通濱江臨海、緊鄰上海,區域樞紐優勢明顯,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綜合承載能力較強,對接服務上海具有良好的現實基礎和廣闊空間。加快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是南通搶抓國家系列重大戰略機遇的關鍵舉措,是策應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實際行動,有利于推動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融合發展,在實現江蘇“兩聚一高”和建設長三角城市群中發揮更大作用。
昨天下午,南通市召開南通建設上海“北大門”座談會,聽取落實《總體方案》的意見建議,探討如何以方案獲準為契機,深化南通對接服務上海工作,加快把南通建設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北大門”。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市長韓立明、市政協主席黃巍東、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莊中秋等市四套班子全體領導出席座談會。
會議首先對省政府批復的《總體方案》進行了學習討論。方案提出,要充分發揮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地域優勢,積極參與上海大都市圈協同發展,全面推進交通互聯互通、城市功能互補、產業協同配套、文化相通融合、生態共保共治,以江海組合港、航空港、信息港為支撐,以創新創業生態城、通州灣臨港產業城、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為平臺,以現代先進產業協同發展基地、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優質農副產品市場服務保障基地為重點,加快形成“三港三城三基地”全市域對接服務上海的空間格局。經過3至5年的努力,全面對接服務上海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建成一個集“生態屏障、產業腹地、創新之都、文化名城”于一體的上海“北大門”。
陸志鵬主持座談會。他指出,《總體方案》是在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南通建設上海“北大門”的行動指南,要進一步加強學習、研究和宣傳,抓好《總體方案》的落實。在對上海“北大門”內涵和建設重點等進行闡述時,陸志鵬說,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是建設上海“北大門”的書面表述,其內涵就是建設生態之門、產業之門、創新之門、文化之門,也就是《總體方案》中提出的集“生態屏障、產業腹地、創新之都、文化名城”于一體的“北大門”。《總體方案》提出的“三港三城三基地”,是對南通城市空間結構的一次新優化,必將有力推動港口、產業、城市融合發展。
陸志鵬強調,學習、貫徹、落實好《總體方案》,要抓緊制訂出臺《實施方案》。推進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使“北大門”建設成為“兩聚一高”在南通的新實踐;始終堅持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使“北大門”建設成為江蘇新一輪發展的新增長極;始終堅持貫徹國家戰略、開拓國際視野,使“北大門”建設成為南通擴大改革開放的新平臺;始終保持狠抓落實、爭先創優的拼搏精神,使“北大門”建設成為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新機遇。
韓立明就抓好《總體方案》落實作了發言。一要有更寬廣的視野,把“北大門”建設放在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背景下來審視,立足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推進與上海協同融合,在國家戰略布局中深度接軌上海。二要有更扎實的措施,突出交通互聯互通、產業與科技對接、載體平臺合作、生態環保共治等重點。三要有更協同的機制,形成整體聯動的合力,并用行政推動撬動社會廣泛參與。四要有更創新的精神,依靠制度創新、政策配套,釋放對接服務上海的活力和紅利。
南通市領導黃巍東、莊中秋、單曉鳴、孫建華、金元,致公黨南通市委主委施學雷,市交通運輸局、城鄉建設局、經信委主要負責同志分別發言,圍繞《總體方案》落實提出了很多富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各縣(市)區、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原標題: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 《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