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豆瓣9.1,時隔10年,他的死還是讓我后背發涼
原創 半碗 書單
講一個現實版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一個窮困潦倒的女孩和自己的大學老師成了朋友,老師不僅資助女孩,還將教師公寓借給她住。
兩年后,老師結婚生了寶寶,經濟壓力過大,只能暫時告知女孩不能再資助她,并且為了邊上班邊照顧孩子,只能讓女孩搬出教師公寓。
沒成想,女孩在得知這些消息的時候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指責老師自私冷血。
為了報復,女孩開始造謠老師私生活混亂,為此,老師差點被停職。
看完這個故事,也是一陣唏噓。
生逢投緣本是一樁幸運事,但當我們習慣以義字當頭、以善字為先時,請務必反思,這樣的誠摯付出是否值得。
值不值得?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為此,我還專門看了東野圭吾的名作《惡意》,想從中找到答案。

這本書講述的是知名作家日高邦彥將要出國的前一天,在家中離奇死亡的推理故事。
當迷霧散開,事實的轉折卻令人脊背發涼:
野野口步步為營,殺害了一路扶持信任他的好朋友日高,甚至連死亡都不夠,日高的名聲、榮譽他都要一并拿走。
作者試著提醒我們:
善良和愛都免費,但不是廉價的。
惡意的種子埋下,不會停止生長
—
野野口修小時候性格就陰郁內向。
自從跟父親的工作調動到鄉鎮讀書,他越發自閉沉悶,總是待在家,不愿意去學校,也盡量避免跟別人接觸。
后來,同年級的孩子日高邦彥每天來接他上學、和他結伴出游,像對待親兄弟一樣拼命照顧他,讓野野口獲得了相對正常的社交。
然而,在野野口看來,只是一個多管閑事的鄰居,有著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他背地里經常對另外的玩伴說日高的壞話,卻在面對面時一句話不說。

中學時,野野口和日高同時成為小混混藤尾的目標,日高是個有骨氣的「倔驢」,不論經受怎樣的威脅都不肯把錢交出來。
而野野口卻成了藤尾的錢包,還甘愿被當做下人使喚。
在野野口的唆擺下,藤尾對日高深惡痛絕。
東野圭吾在書中這樣寫道:
「他被人剝光衣服捆上透明膠帶,扔在體育館的角落;從窗下走過的時候,會突如其來地遭人當頭淋下鹽酸;還有,拳打腳踢、惡毒咒罵、刻意排擠也毫不留情地日夜折磨著他?!?/p>
同樣遭受校園暴力,野野口因此形成了陰郁怨毒的性格,而富有正義感的日高仍然保持初心:
「不管對誰,總是非常親切」。

如果在這里,日高清晰地看到了野野口與自己之間的鴻溝,也許多年后就不會出現悲慘的這一幕:
「在日高備受霸凌時,野野口不僅沒有出手相助,反而趾高氣昂地捉弄對方,讓日高所受折磨更甚。
與其說野野口是施暴者的幫兇,不如說這才是他的本心。他恨日高的不屈和正直,這仿佛更加襯托出自己的懦弱和陰暗。對自尊心極強的野野口來說,這就是無聲的侮辱。
復雜的恨潛伏在野野口的血液中,對方越優秀,惡意越膨大?!?/p>
米列曾說: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覺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
后來的事情告訴我們,日高的善良不僅沒有為他人帶來天堂,反倒把自己拖進了地獄。
始于妒忌的一切,終鑄成大錯
—
長大后的日高邦彥就讀于某私立大學附屬高中,隨后順利直升大學哲學系,一直是勤奮上進的好學生。
在廣告公司、出版社就職期間,他憑借短篇小說獲得新人獎。
從業第四年,一本《死火》讓他勇奪文學創作大獎,此后他的創作道路順風順水。
而野野口修經過一次落榜后,考上了某大學文學院,畢業后在公立初中執教。
盡管擁有穩定工作,野野口卻并不滿足,因為他同樣懷揣著作家夢。

一次偶然的機會,野野口在小說雜志上看到了日高的名字,他帶著貴重的禮物忐忑地登門,希望對方幫助自己達成作家夢想。
而日高則把早年的不愉快歸結為少不更事,與野野口恢復了友誼,并給他介紹了兒童出版社,積極幫他立足文學界,讓他能真正實現全職寫作。
面對日高的付出,野野口并沒有對自己曾經所作所為的愧疚,甚至滿心都是抱怨——
為什么日高要低估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看不上的兒童文學施舍給自己?
對每個人來說,遭遇校園暴力都會在心底埋下絕望與恐懼的種子,日高邦彥也是如此,他選擇用寫作的方式將這段往事詮釋出來,完成了《禁獵地》這本書。
當他多方收集小說材料時,意外發現了藤尾正哉強奸女孩的現場照,而野野口是共犯。

這時候的日高仍然想保護自己的好朋友,在藤尾正哉的妹妹美彌子找上門時,他并沒有將這張照片公之于眾。
但野野口卻沒有一絲感激之情,甚至為了銷毀照片對日高起了殺心。
升米恩,斗米仇,為什么當我們以寬容之心付出越來越多的時候,對方反而踐之如草芥?
因為那些忘恩負義的人,恨得從沒有來由。
正如日高之于野野口: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那么善良。
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我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的運氣不夠才能不夠。
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并給你,全部用來恨你。讓你帶著世人的罵名下地獄。在你死以后,我再繼續恨你?!?/p>
最深的惡意
—
作為本案的調查人,加賀恭一郎發現了野野口留下的很多漏洞,比如明顯的時間誤差、前后不一致的假口供、格外亢奮的狀態等等。
面對質疑,野野口很快對自己殺死日高的事情供認不諱,但就是閉口不提殺人動機。
加賀循著蛛絲馬跡發現野野口與日高第一個妻子有私情,又意外發現野野口受日高威脅,被迫成了影子作家。

當日高死后聲名狼藉,連野野口的舅舅都上門討要天價版權費的時候,一切真相才在查證中拼湊出來:
為人、名利的落差是野野口妒恨的開端,罹患癌癥是野野口加劇惡意的原因,而被日高發現當年的真相則是釋放惡意的最后一根稻草。
早在一年多前,野野口就開始了自己的謀殺計劃。

首先,他準備了大量的舊大學筆記本,將日高邦彥早期發表的作品謄寫下來,想盡辦法讓這些本子看起來像作品原型。隨后,他拍下了證明日高是個「偽君子」的錄像帶。
計劃實施之前,野野口又偷走日高妻子的相關物品,偽造出自己因為私情被發現,不得不成為日高捉刀人的「事實」。
當然,野野口沒忘記構思日高新書《冰之扉》的未完章節,以備作為自己的不在場證明。
在作案過程中,野野口有意無意地留下了漏洞,為的就是讓查案人發現他想讓別人發現的真相,因為他不僅想拿走日高的生命,還要拿走他的一切榮譽,讓他在死后被萬人唾罵。
加賀在揭開真相后告訴野野口:
「我衷心祝你手術成功。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你能夠活下來,因為法庭正等著你?!?/p>
為自己建立邊界,善良有度
—
野野口令人費解的復仇和日高無底線的寬容撕開了人性的真相:
世界上希望你過不好的,不僅是你的仇人,可能還有你的朋友。
他會把自己所有的遭遇與你作比較,
憤懣自己明明和你才華相當,卻不被老天偏愛;
他會想不動聲色地使絆子,用極端的方式換取心頭的一絲快感。
每個看似不成立的「恨」,都造就了不可挽回的結果。
日高至死也不會想到,他一次次的維護、退讓、原諒根本無法撼動野野口的內心本質。

國學大師季羨林有過一個總結:
「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而且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我所觀察的那些壞人,幾十年前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我想給他們辯護都找不出詞兒來。」
當你跟周圍的人交往,發現對方得寸進尺時,一定要提醒自己不為對方找借口,不要浪費自己的寬容與忍耐。善良如果沒有長出牙齒,與沒有武裝的國家沒有兩樣。
說到底,野野口的不得志并不是因為“命”不好,而是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在偏差中越選越糟。
在他明明可以反抗小混混時,選擇了成為對方的幫兇;
在他明明可以好好鉆研兒童作品的時候,選擇花時間妒恨日高;
在還有希望好好配合治療時,他卻用大量精力偽造證據,想要置好朋友于死地...
哀之不幸,野野口從沒有直面過自己的無能;
恨之不爭,他從沒有認真思考和打磨自己的人生。

而日高與野野口交往多年中,雖然沒有辦法預估對方的惡意,卻可以從蛛絲馬跡中判斷出應該與對方保持距離,比如面對霸凌時野野口的落井下石;比如野野口流露出的各種不滿;比如他得知野野口是強暴案的從犯。
遇到這樣的人,千萬不要和他走得太近,不要低估惡意的重量,不要期待對方能幡然醒悟,坦誠相待。
人生的邊界,只防真君子,難防真小人。
原標題:《豆瓣9.1,時隔10年,他的死還是讓我后背發涼》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