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不下去的書就別看了

作者:搖鈴鐺
年前,在小店VIP群里和讀者聊天。
說起快過年了,在家沒事干。他們都讓我寫個春節推薦書單。
(當時就寫了,結果存到現在才發。)
其實我在閱讀上也是走了不少彎路的。
前兩年想多充實下自己,跟風買了很多暢銷書、歷史大部頭、世界名著。開始啃了才發現,要么就是晦澀到很難看懂,嚴重打擊了我的閱讀積極性;要么枯燥到看兩頁就想睡覺了,催眠效果非常好。
我因此一度自卑覺得自己水平太差,要不就是有閱讀障礙。
后來我改變了看書的理念,從看所有人都覺得有價值的書,變為看自己能看得下去的書。
簡單來說,就是別裝逼。能看得進去嚴肅文學和名著的時候,就多看嚴肅文學和名著;看不進嚴肅文學的話,就看看通俗小說;通俗小說也看不下去的話,就去看網文。
所以今天這個春節書單,我都是按自己的個人喜好來列的,不一定所有人都買賬。但我保證,里面全部都是我本人欲罷不能,一口氣可以看下去的書籍:)
至于那些看不下去的書,求求大家別逼著自己看了。再好的書,也得你能看下去才能吃進肚啊!
1、乙一《ZOO》
豆瓣評分:8.6

第一次入坑乙一,就是看的《ZOO》。
他的故事里有治愈的,也有暗黑的,個人更喜歡暗黑風格。
比如被翻拍成電影的《七個房間》,說的是一個連環殺人魔把人敲暈以后,挨個關進獨立的全封閉房間。每天會殺掉一間房里的人,尸體碎片順著這些房間正中央的水渠流過。最后主角怎么逃離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劇情挺震撼的,也比較催淚。
印象深刻的故事還有《So Far》。一個本來幸福的一家三口,突然有一天,父母都看不見對方了,也無法交談。只有孩子能看到他們。兩個人異口同聲的對孩子說,對方(媽媽/爸爸)已經因意外去世。真相到底是誰死了?當時我看完總有隱約感覺,乙一在借超現實故事諷刺現代婚姻相敬如冰的現狀。
其他小故事不多劇透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2、乙一《將死未死的青》
豆瓣評分:7.7

這本在乙一所有作品里相對冷門。內容是校園暴力。
一個飽受欺凌的孩子,被老師批評,同學嘲笑,成了一個班里名副其實的“最底層”。所有同學都以踐踏他為樂,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個臉色發青、嘴角被劃開、少了一只耳朵的小孩,他和他的報復開始了。
書里男孩被孤立和欺辱的描述,從不解到被動接受,再到醒悟暴起的心理活動非常細膩真實,青春期有過類似經歷的都會感同身受。結尾很爽,推薦觀看。
3、孫頻《鹽》
豆瓣評分:7.2

這本原本是我滿減湊單的時候隨便勾選的,沒想到看完以后很喜歡。安利給朋友,也一口氣買了她其他幾本作品。
我經常跟人說,作品分兩種。一種是讓讀者看了覺得“我也行,我也能上”;
還有一種是讀者看了驚嘆不已,而其他作者看了自慚形穢的,她的文筆屬于后者。
這本書全程我都是張大嘴看的。啊,人的比喻怎么可以精準精妙到這個地步;啊,這故事是怎么想出來的,我做噩夢都不會想到的情節。喜歡純文學的可以買來看看。
這本里個人最推薦的三個故事:《乩身》、《無相》、和《祛魅》。
(作為一個80后新銳作家,孫頻的文筆相當有靈氣,讀起來像利刃一樣鋒利又凜冽。情節也很陰暗壓抑重口味,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慎讀。但她的文字風格太單一重復相似,看多了感覺審美疲勞。所以只推薦她這一本。大家看了能接受的話,也可以再看看作者的另一本《疼》。)
4、茨威格《恐懼》
豆瓣評分:8.9

對茨威格,大部分人印象最深刻,大概就的是他在傳記《斷頭王后》里,用來評論奧地利公主瑪麗·安托瓦內特的那句: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句話也在很多文章中被廣泛引用。
《恐懼》是茨威格三則短篇故事的合集版。分別是《恐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第一和第三個故事都是圍繞“女人出軌”來展開的劇情,但今天我重點想聊第二個故事。這個故事還被改編成電影,由徐靜蕾和姜文主演,在國內上映了。
一個女人在13歲時,因為一面之緣愛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此后近20年一直沉溺在對他的暗戀中活著。但作家對她從始至終沒有留下絲毫印象。(比起她,作家估計對小區保安印象更深刻。)
哪怕她之后生下了她的孩子,哪怕她最后死了。在自己愛了一生的男人心里仍舊沒有激起任何漣漪。
看完我震驚了,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到底能付出和卑微到什么地步?
“除了你再也沒有一個我可以愛的人了。但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從來也沒有認出過我,你從我身邊走過,就像從一條河邊走過,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塊石頭上面,你總是走啊,走啊,不停地向前走著,卻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
5、葉真中顯《絕叫》羅翔推薦
豆瓣評分:8.7分

一本好的推理小說的魅力是,對揭開真相的好奇心促使你無法中途去做任何事情,直到看完最后一頁。
以前我沒有接觸過葉真中顯的作品。相比于更耳熟能詳的東野圭吾,葉真中顯的故事更有“宏大社會背景下的小人物敘事”感。
主角鈴木陽子是一個家境平平、長相也平平的女孩。從普通人走向罪犯,她的命運,跟日本四十年來社會各種變遷息息相關。泡沫經濟,消費主義,援助交際,高利貸,騙保。一環扣一環。
“懷才者的自憐是天鵝的挽歌,平庸者的崩壞是野獸的絕叫。”在一個爛透了的時代,一個人的墮落未必都是她自己的原因。
(江明補充,絕叫作者還有一本懸疑推理叫《blue》也超好看,推薦大家看看。)
6、阿爾貝托·莫拉維亞《鄙視》梁永安推薦 豆瓣評分:8.0分
該書獲得15次諾貝爾獎提名

婚姻中,一名妻子,到底會因為什么原因鄙視自己的丈夫?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心里一直有這樣的疑問。
在夫妻之間彼此相愛的幻覺中,男主突然出現了不被愛甚至被鄙視的感受。這種直覺來得如此猛烈,以至于此后他一直試圖尋找妻子疏遠自己的理由。
書的前三分之一,描述一個人面對愛情突然消失,感到既絕望又困惑的細節太真實,好多次我甚至需要深呼吸才能繼續往下讀。
看完以后理解了梁永安教授評價這本書時,為什么說在現代婚姻關系中,男性對女性的理解過于淺薄——因為大部分女性已經自我覺醒,不再愿意作為婚姻中的附屬品和犧牲品而存在;很多男人卻還停留在女人不需要了解和互相了解,婚姻就是吃飯睡覺過日子的階段。所以愛情注定消失,婚姻也注定解體。
只有當男性對女性不再停留在像喜歡寵物一樣單純“喜歡”的淺薄層面,還給她推力,發展她的價值,當女性不想當女強人,而是強女人,愛情關系才會有整體的進化。
翻到書的結尾,我才明白了寫在封面上的那句話是什么意思。
“我渴望的其實不是分手,而是重新相愛。”
作者簡介: 搖鈴鐺,長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新書《姑娘,你活的太軟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