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還在平替,就總歸會被替代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游戲產業觀察者)
當網紅們聲嘶力竭的叫賣國貨美妝時。
昔日輕松爆款,如今卻只有叫賣。
當國貨美妝繼續用包裝來震撼視覺時。
殊不知,買櫝還珠的故事開始上演。
你還在平替,就總歸會被替代……

2020年11月,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迅速登陸美股。
這距“完美日記”品牌誕生不過3年時間,上一個上市速度如此之快的是瑞幸咖啡,從品牌創立到上市只用了18個月。
然而,一切如魔咒,完美日記開始不完美了。

2021年2月,逸仙電商的股價最高曾攀升至25.47美元/股,市值接近161億美元,隨后卻一泄千里。
截至2022年2月2日,逸仙電商股價為1.52美元,公司市值現在不足10億美元,較去年高點蒸發了151億美元(約960億人民幣)。
對此,多個媒體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平替看上去很完美,其實替代之下終歸是票房毒藥。
花幾十塊就能享受大牌的快樂,完美日記憑借“大牌平替”成功抓住年輕人的心理。
小紅書上喜歡“大表姐色”的同時又擔心錢包?完美日記推出的小黑鉆220足可“以假亂真”的話題點贊上百萬。
如此一來,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
但這只是一個表象成功罷了。

長期以來,國貨美妝通過性價比上沖擊中低端市場。
同時由于國潮對Z世代的營銷營銷和其收入水平的限制,讓主打國潮風的國貨美妝能夠在Z世代的美妝消費中成功達成孵化和成長。
據德勤報告,七成以上國產彩妝消費者來自二三線城市,這屆年輕人不再迷信大牌,更加追求產品的性價比。
但這種成長伴隨,也在Z世代自身的收入水平爬坡過程中,開始有掉隊的問題。
國貨美妝整體在技術層面上還缺乏和國外大牌的競爭力。
因此更偏重于性價比的消費心智破襲,而各種砸錢營銷和蹭熱點如國潮,則成為了快速崛起的方法論。

完美日記等國產美妝的成功,也使得營銷手段(比如KOL、電商等)變成了一種必殺選擇。
國貨美妝里,完美日記起步早營銷得法,也由此在一味注意營銷的國貨美妝中獲得成功。
但在整體定位上,國貨的概念不清,整體技術上又缺乏真正的護城河。
因此一旦真有在技術上超越且體驗良好的品牌,則風光不再,尤其是國外大牌同樣很容易學會國產美妝的營銷打法的當下。
由此,此路在初始階段還能有效,在進入中高端市場時則力不從心,甚至于早前拿下的中低端市場也會失守。
畢竟,沒有靠譜的定位,其走國貨美妝的營銷路數,其實已經被友商復制粘貼,只是跟風而難以超越而已。

簡言之,美妝靠概念和營銷開路,但最終還是要落到定位之上,前者能打開市場,后者確保長久。
這也是國貨美妝近來各種發力和過度營銷帶來審美疲勞的緣由所在。
在中高端市場,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型不再強烈,而對化妝品的技術含量和實際功效有更多的期待。
能否在技術層面而非包裝層面真正比肩國際大牌,將成為國貨美妝在中高端市場能否站住腳的關鍵。
然而,與歐萊雅擁有超過1300多種專利相比,截至2020年末完美日記僅有69項專利,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設計專利32項,發明專利36項(部分正在轉讓),全球待批專利23項。
另一方面,簽約流量的動力,在完美日記身上則強悍異常。
據不完全統計,完美日記各類產品的代言人超過12位,包括朱正廷、吳青峰、羅云熙等。
這種狀態,足以說明國產美妝重營銷而輕研發的弊端。

突圍,成了一種選擇,但國貨美妝在突圍道路的選擇卻未必正確。
國貨美妝在國貨、國潮和中低端市場等開拓和引流上,已經遭遇了天花板。
其線下布局、并購小眾高端品牌或開發男士彩妝,都是想要打通過去電商美妝所覆蓋不到、原有產品定位所涉及不到的人群。
如線下消費人群、中高端用戶、海淘用戶和男性消費者,其發力點都是在垂直細分市場的不同維度上用力,屬于瓶頸狀態下較為常見的突圍方式。
然而,這些都只能保證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就和平替這個定位一樣,早晚淪為票房毒藥。
突破平替定位,才是活的更完美的唯一道路。
事實上,完美日記也開始收購國外高端大牌護膚/彩妝品牌,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突破這種“大牌平替”的定位。
完美日記在收購上海彩妝品牌小奧汀后,還收購了雅漾母公司旗下的高端美妝品牌Galénic。
然而,靠購買并不足以支撐技術上的差距。
尤其是后續研發運營投入上,購買回來的品牌未必能持續用技術含量來確保中高端定位。
因此,僅靠賣不是破局的良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