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洲觀察|科特迪瓦:政府勒緊褲腰帶,半年內發生第二次兵變

卷入兵變的包括總統衛隊營、最精銳的第一傘兵突擊營(1PCO)等科特迪瓦王牌部隊,番號涉及這支僅有8400人小規模武裝的許多單位。被被兵變波及的城市分布廣泛,包括經濟首都和最大城市阿比讓(位于這里的全國最大軍事基地——加里耶尼兵營camp militaire Gallieni被兵變士兵控制,部分兵變者一度沖出軍營來到大街上),第二大城市、位于科特迪瓦中部的布瓦凱,以及北部的科霍戈、奧迭內和西部的曼等城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探究“一年兩次兵變”的根由,就必須從2010-2011年科特迪瓦內戰說起。
科特迪瓦原本是西非法語國家中較為安定富庶的,但2007年以后,由于民族、宗教構成發生劇烈變動,時任總統巴博(Laurent Gbagbo)和總理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間矛盾公開化,盡管在法國和西非國家介入下,兩人勉強同意通過選舉解決問題,但2010年巴博輸掉選舉卻拒不認賬,更不肯交權,“一國二公”的僵局最終只能靠內戰來打破:勝選的瓦塔拉依靠自己組建的武裝力量,在法國軍隊幫忙下于2011年活捉巴博,如愿當上了總統。
雖然是國際承認、選舉產生的總統,但誰都知道瓦塔拉能給就職,靠的是“武器的批判”而非“批判的武器”,為此他論功行賞,對一干打天下的士兵給予優厚待遇,幾年間倒也相安無事。
但自去年9月起,科特迪瓦卻遭遇了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該國國名的含義是法語“象牙海岸”,可經濟支柱卻不是象牙,而是可可出口,前些年可可的國際市場價格十分堅挺,也還罷了,2016年可可市場卻突然崩盤,導致科特迪瓦國民經濟頃刻間步入拐點。據該國財政部今年1月估計,僅可可價格暴跌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將近10億歐元——科特迪瓦在西非法語國家中雖素稱小康,卻也沒幾個10億歐元好敗。
沒奈何,瓦塔拉政府只好勒緊褲腰帶量入為出,不料卻因此惹惱了昔日的“打江山功臣”——軍人們。

今年1月初,全國多座兵營在秘密串聯后同時發難,首都亞穆蘇克羅、經濟首都阿比讓和全國許多城市都被波及,阿比讓這座西非著名商埠一度近乎癱瘓,亞穆蘇克羅更爆發短暫而激烈的槍戰,導致4人死亡。
盡管影響最大的是加里耶尼兵營,但知情者透露,真正的兵變源頭,是位于布瓦凱的工兵營,他們也是兵變立場最頑固的一群人。
在1月的兵變斡旋中,兵變軍人索要每人1200萬西非法郎(FCFA,約合18000歐元)保證金。
因擔心兵變曠日持久造成財政進一步崩盤,以及惟恐其他暫時未兵變、但同樣對待遇下降不滿的軍人起而效尤,當時瓦塔拉總統和總參謀長色古將軍(Touré Sekou)決定息事寧人,在退役軍中元老烏斯曼(Chérif Ousmane)和一個名叫“軍官和支援者聯盟”(UCS)的組織斡旋下,和兵變軍人談判并達成妥協:政府承諾付款,1月先付頭款500萬FCFA,剩下700萬由政府擔保,自5月起分期支付;作為回報,兵變者發表致全國民眾的道歉信,并保證重返軍人,服從指揮。
誰也不知道倘政府信守承諾,兵變會否死灰復燃——因為囊中羞澀的政府最終賴賬了:5月轉瞬即到,面對兵變者的一再催促,政府和軍方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自5月9日起,不耐煩的兵變者便聲色俱厲表示“必須給錢,負責否則后果自負”,而政府和軍方則試圖用權術來化解:5月11日深夜,科特迪瓦國家電視臺突然發布以“8400指戰員”名義起草的一份聲明,稱對“自己所引發的一系列不幸事件表示歉意”,并“自愿放棄所有索款要求”。被這一聲明激怒的士兵們隨即揮舞各種武器,狂呼著“誰不要那些錢自己站出來,反正老子似乎要定了”之類口號沖上了街頭,兵變又爆發了。
耐人尋味的是,政府方面的態度似乎并不一致。
總統瓦塔拉態度依舊顯得比較和緩,絮絮不休地表述著政府的苦衷,并要求兵變者重返兵營;總參謀長色古則擺出一副“舍命不舍財”的姿態,在12日晚發布了“任何從事不法行為的軍隊成員都將依法受到軍紀嚴懲”的聲明,與此同時,共和國衛隊、警察、憲兵等仍然服從軍方指揮的武裝力量乘坐輕裝甲車和從各地征集的幾百輛皮卡,源源開往兵變城市。
在一些地方,局勢顯得較為克制,如阿比讓,“勤王軍”和兵變部隊達成君子協定,后者退回軍營,前者則不開槍、不緊逼。但在另一些地方(如布瓦凱)則爆發了零星武裝沖突,截至14日晚已有至少20人在各地沖突中傷亡,其中沖突最嚴重的布瓦凱已有1人死亡(13日),6人受傷。
5月14日晚,色古再次向不肯妥協的兵變軍人發出最后通牒,并譴責他們“違背軍人倫理道德”,但得到的回答則相當令人沮喪:“賴賬又算哪門子倫理道德?”
有些兵變者似乎動搖,在布瓦凱,幾名兵變士兵跑到鎮壓者這一邊,但隨即遭到狂怒的兵變者射擊,后者仍控制著城市要點,一些兵變士兵表示,瓦塔拉是他們當初拼了性命送進總統府的,“如果忘恩負義最好小心點”。
正如一些本地民間人士所言,兵變者并不算太“狂躁”,只要拿到“糖”,他們大約就會一下子安靜下來。
然而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就算這次砸鍋賣鐵補上窟窿,今后這幫兵老爺欲壑難填,得寸進尺,又如何是好?
一位當地評論家說得好,如今政府恐怕只能指望可可市場迅速反彈,或遙遠的“一帶一路”等平臺能給他們帶來一些久違的經濟領域好消息,否則這樣的事還會一再發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