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著瞧 | 地圖界的活化石轉數碼,特柳賴德高山電影節來襲
Melissa 綜合編譯
世界上最大的地圖冊《克蘭基輿圖集》推出數碼版;藝術家托馬斯·丹波為哥本哈根森林“整容”;南非6大機場啟動太陽能供電計劃;還有,特柳賴德高山電影節又要來啦……一起來看看本周旅行界都有哪些新鮮事吧。

地圖愛好者們現在可去大英圖書館網站,欣賞剛剛完成數碼化的《克蘭基輿圖集》(Klencke Atlas)啦。《克蘭基輿圖集》是稱霸地圖界三個半世紀之久的世界上最大的地圖冊,在2012年《白金版大地圖》(Earth Platinum)出版之前,它憑借1.75米的高度和翻開2.31米的寬度,一直位居巨型地圖的榜首。同時,它《克蘭基輿圖集》也是荷蘭地圖繪制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在1660年,由荷蘭商人喬納斯·蘭基訂制并進獻給同年登基的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后者也是一位著名的“地圖控”。
這本巨型圖集曾在英國宮廷內存放逾一個半世紀之久,隨后于1828年,由英國國王喬治四世交給大英博物館保存,后成為大英圖書館的藏品。在2010年,大英圖書館針對《克蘭基輿圖集》進行修復,并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展示;而在今年4月,圖書館方面又邀請攝影師托尼·格蘭特(Tony Grant)對該書進行全面、徹底的影像還原,最終制作出了便于讀者線上查詢、輕松翻閱的高解像度電子版。

據大英圖書館古地圖部門的資深策展人湯姆·哈珀稱,《克蘭基輿圖集》是大英圖書館最重要的地圖收藏品,可謂“皇冠上的明珠”。其中包含的41幅地圖異常珍貴,而部分地圖在世的拷貝數量僅有三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這本書因為體積過于龐大而讓很多人望而生畏,盡管底部裝有可移動的滑輪,但閱讀起來仍然是十分費力。基于這個原因,我們推出了線上推出的數碼版《克蘭基輿圖集》供研究者免費查閱,相信很多人對于荷蘭古代地圖繪制工藝以及17世紀的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還是很感興趣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克蘭基輿圖集》數碼化的過程極為有趣,它每次出入圖書館需要多名職員貼身服侍,而進入影棚時,還需要使用XXXL超常規尺寸的特制書托架起,以便攝影師使用中畫幅相機進行翻拍。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托尼·格蘭特跟他的幾位助手也是不敢怠慢,對這本歷史悠久的銅版印刷典籍悉心伺候,例如,遇上書頁變色嚴重或光暗不均勻的情況,他們就以反板補光,而遇到特別難拍的拉頁式地圖,他們還會在拉頁背面加墊上薄板,讓地圖在平展的狀態下完成拍攝。關于拍攝過程的種種充滿挑戰性的細節,我們在倫敦古籍及地圖交易商Daniel Crouch Rare Books近日在Hyperallergic網站發布的短片中看到。

本周旅行界的熱門話題,還有丹麥藝術家托馬斯·丹波(Thomas Dambo)對哥本哈根郊區森林完成的“視覺改造”。托馬斯·丹波之前曾經歷時七年、利用廢棄木柴在全世界多個城市建造三千五百個鳥屋,而在最近三年里,他窩在老家游人罕至的偏僻地帶,創作了25件大型木雕作品,其中包括6件名為“被遺忘的巨人”的巨型人偶雕塑,而所有作品都是使用環保廢材及垃圾為原料,經過精心雕刻而成,并在當地志愿者的幫助完成搭建。這6個人偶,造型各異,分別有各自的名字——小蒂爾德、友善的泰迪、山上的托馬斯、橋下的奧斯卡、山頂的特安、沉睡的劉易斯,它們分布于不同地區,并且每一件都不同的自然環境微妙呼應,有的橫臥在小溪旁邊,成為幫助徒步者渡河的橋梁,有的屹立于山頂,允許孩子們爬上掌心,鳥瞰城市風光……

據說托馬斯·丹波稱,創作這些作品的初衷,是為了吸引人們走進那些“大多數市民從未聽過或想過要去的地方”,在自然中探險。他特意把所有的雕塑分散放置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鼓勵人們騎自行車前往,用一天時間欣賞于哥本哈根的郊野風景。由于不少雕塑的所在位置都相對隱蔽,藝術家還特意在雕塑附近區域的石頭上寫下謎語或詩句,并在個人網站上發布了手繪版“藏寶圖”,為那些進入森林的尋寶者指明方向。在藝術家的不懈努力下,現在這些地方已經是深受大人及小喜愛的戶外活動場所了。

說到綠色環保機場,很多人會想起印度喀拉拉邦省的柯欽機場,它是全球首個完全使用太陽能供電的機場,建于2015年8月。而在去年投入使用的南非西開普省喬治機場,則是非洲大陸上的第一例、全球第二例太陽能機場,之后,南非又馬不停蹄地建成了三座太陽能機場,包括北開普省的金伯利機場和阿平頓機場等。根據CNN記者凱蒂·斯各特(Katy Scott)報道,南非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另外三間太陽能機場的起航——伊麗莎白港國際機場、布拉姆-費舍爾國際機場和東倫敦機場,三大機場的太陽能供電站籌備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并將陸續于今年的10月、11月、12月發布它們的光伏系統。
南非機場運營商南非機場公司(ACSA)稱,它們的長期計劃是在2025年之前完成南非全境所有機場的能源綠化,同時實現碳中和及能源自給自足的目標。

一年一度的特柳賴德高山電影節(Telluride Mountain Film Festival)即將在本月26日重新回歸。這個為期四天的另類電影節外號為“世界上最可持續發展的電影節”,它主打紀錄片及非虛構影片,題材以環境保護、探險、為主,兼及文化、政治、社會、種族等延伸話題,每年針對參賽電影頒出7個獎項,其中也包括專為優秀登山電影而設立的,由知名登山運動員、探險家發起并命名的查理·福勒獎及以及諾曼·凡高獎。
比較有趣的一點是,特柳賴德原本就是科羅拉多州最受歡迎的戶外運動景區之一,絕大部分參加電影節的游客,都會在電影展映期間里嘗試垂釣、遠足、速降騎行、漂流等項目,而組委會官方提供的下榻選擇也一反傳統的以露營地、山間小屋為主。除了電影本身,電影節還有種類繁多的互動項目供觀眾參于,例如演講、論壇、徒步導覽、戶外運動及主題各異的免費社區活動,以饗觀眾,不用說,目的自然是為了激勵大家去探索、享受、感知高山,擁抱大自然、野生動物以及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存在。

今年電影節的演講嘉賓陣容空前盛大,包括首位成功登頂七大洲最高峰的盲人登山家艾瑞克·維漢梅爾,著名的高山滑雪探險者杰里米·瓊斯,環境科學家及電影人約翰·佛朗西斯,物理學家、前白宮科學顧問約翰·侯德恩,登山作家凱利·考德斯、海洋學家喬尼·克萊帕斯及野生動物學者雪莉·諾特等總計五十位專家學者。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