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承認烏東兩地獨立后,美法德開始選邊站,中方發布5條提醒
面對美歐的咄咄逼人、步步緊逼,俄羅斯終于還是“掀桌子”了。

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簽署政令,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地區的“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獨立,并與這2個“共和國”簽署了互助條約,其中包括提供“軍事援助”,同時還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
隨后,俄聯邦委員會通過相關決議,批準俄總統在境外動用武裝力量,何時出兵、出動多少兵力以及俄軍在境外停留的時間,都將由普京決定。
不過,據俄外交部最新消息,俄“到目前為止”不打算向烏東地區派兵,但如果出現“威脅”,俄方將立刻采取行動。
可見,在俄羅斯宣布烏東兩地獨立、給國際局勢造成巨大動蕩之后,普京并沒有繼續采取“過激行為”——例如出兵烏東地區,加速惡化緊張局勢。
但不論如何,普京承認烏東兩地獨立的決定,還是讓俄羅斯再次面臨了西方勢力的聯手施壓,同時也引發了國際局勢的劇烈動蕩。
主要3個觀察點吧。

一,美英法德等國紛紛開始“選邊站”了。
首先,唯恐天下不亂的美國,先是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發起制裁,禁止美國人和美企在該地區進行任何新的投資和貿易,隨后對俄羅斯發起了金融制裁,主要目標是俄金融機構與相關精英人士。
在美國帶頭后,英國、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亞也采取行動了,宣布要對俄發起一系列金融制裁。
至于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對于俄方的決定感到氣憤、發出了譴責,畢竟忙前忙后了這么久,好不容易撮合了新一輪“普拜會”,過沒兩天就黃了,這無異于“外交敗筆”。
但與美英不同的是,法國沒有直接對俄發起制裁,馬克龍僅表示會通過歐盟方面、對俄此舉采取制裁措施,同時呼吁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尋求解決方案。
很顯然,馬克龍并不打算將法俄關系徹底鬧僵,也不愿俄歐關系按照美英意愿、徹底走向“勢不兩立”,如今還是寄希望于安理會介入、推動局勢平穩落地。

德國總理朔爾茨
然而,相比法國的“謹慎”,德國的回應也十分微妙。
德國外交部先是呼吁俄收回“承認烏東兩地獨立”的決定,隨后德國暫停了“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認證流程,如果說制裁的話,那么這個應該就是主要代表了。
2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如果俄軍進一步進入烏克蘭,歐盟和德國將在必要時、擴大對俄方的制裁。
總的來說,除了“北溪2”管道被暫停認證,德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幾乎“不痛不癢”。
當然了,由于“北溪2”項目事關俄歐天然氣貿易,以及美國天然氣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白宮對于德國暫停認證該管道一事,自然是喜聞樂見,很快就表示了“歡迎”。
事實上,不論德國也好,法國也罷,都一眼看穿了俄方承認烏東兩地獨立背后的“隱情”,并沒有按照美英意愿、徹底與俄鬧掰。
對此,俄副總理哈貝克便發出警告,稱如果歐盟對俄采取嚴厲制裁,那么歐洲經濟也將大受打擊,尤其是天然氣貿易和能源危機方面,損失會更大。

所以,在回應俄方這件事上,西方內部出現了很明顯的分歧——美英澳加是一幫,巴不得看到歐洲與俄羅斯勢不兩立;而法德是一頭,擔心且在避免被美國強行“綁上車”,損害歐盟的整體利益。
或許,也正因為美英法德“選邊站”、態度不一,令俄在出兵烏東地區一事上,開始猶豫并釋放“暫時不出兵”的信號。
二,美英法德紛紛選邊站,聯合國也在積極介入。
這幾天,聯合國在積極開會討論此事,尋求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案。23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呼吁各方暫停敵對行為、保持克制和理性,并稱恢復建設性外交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總之,局勢越是緊張,就越應該保持克制,避免沖突、維護和平。
三,雖然西方都在反對俄羅斯的決定,但還是有不少國家支持俄方,例如敘利亞表示很快也會承認烏東兩地獨立;尼加拉瓜總統認為俄方此舉將有利于處境地區安全,為國家間互相理解創造挑戰。
總之,美英在抱團,俄羅斯也并非孑然一身。

除了以上3個方面之外,中方呼吁各方保持應有的克制與冷靜,避免任何加劇局勢緊張的情況發生,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采取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同時,中方駐烏克蘭大使館還向在烏中國民眾和企業發出了5條安全提醒:
1,注意當地發布的安全提示,避免前往局勢不穩定的地區;
2,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適當儲備食品、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
3,加強與在烏華人、商會以及親朋好友的聯系,必要時互幫互助;
4,防范安全的同時,注意防控疫情,切勿放松警惕;
5,及時關注中方使館發布的信息,遇到特殊或緊急情況及時與中國大使館聯系等等。
總之,俄烏局勢仍在發生變化,該有的警惕與戒備還是不能放松。

最后,且談三點粗淺看法吧。
第1,對于俄烏局勢,西方不僅存在分歧,還十分“騎虎難下”。
一方面,俄方此次展現出來的態度與立場都很強硬,美英等要是繼續挑釁,惹急了俄羅斯,局面很可能往沖突方向滑落。
屆時,不僅俄烏會卷入沖突,歐洲也將被拉下水,作為“始作俑者”的美英自然免不了遭到譴責和針對,甚至俄方可能再次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對美英本土出招。
總之,一旦最糟糕情況發生,俄羅斯絕不會給美英作壁上觀、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另一方面,美英既不想看到西方陣營分崩離析,也承受不了沖突爆發的代價,接下來估計還得回到談判桌。
但此時,已經“掀桌子”的俄羅斯,估計也沒有什么好脾氣跟西方掰扯了,要想避免更糟糕的情況發生,西方就得拿出實打實的誠意,同時停止對緊張局勢的“煽風點火”。
說到底,西方還是沒有與俄羅斯“魚死網破”的決心和勇氣。

畢竟,手握數千枚核彈頭的俄軍,可不是好惹的。曾直言“要是連俄羅斯都沒有了,那還要這個世界干什么”的普京,更不是泛泛之輩。
第2,折騰來折騰去,損失最大的還是烏克蘭。
原本,已有“自知之明”的烏克蘭,壓根就不想與俄發生沖突,扮演西方“馬前卒”與俄對峙,也不過是想換來一張“加入北約的門票”。
但如今,美國不僅沒有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還損失了烏東兩地,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要注意了,烏東地區是烏克蘭的重工業區,其中頓涅茨克還是烏克蘭第一個經濟特區,一旦失去這兩地,烏經濟將大受打擊。
更糟糕的是,即便烏克蘭損失如此之大,美英可能都不會給任何補償。
不得不感慨,跟著美英混、三天餓九頓,烏克蘭真可謂是“遇人不淑”啊。

第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當前局勢在升級,各方也都在忙著合縱連橫、縱橫捭闔,但不可否認,沖突發生的可能性依舊存在。
還是希望各方都能保持冷靜與克制,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危機,避免兵荒馬亂、山河破碎的一幕發生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