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如何為街鎮營商環境賦能?送政策、配資源、解難題、強活力
5月8日上午,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加力提速推進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有媒體提問,街鎮是城市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營商環境的“最后一公里”。這次十大攻堅任務把夯實營商基層基礎納入,具體有哪些舉措?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彥峰表示,在上海三百多萬的經營主體中,近九成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這些經營主體量大面廣,遍布上海城市的各個角落、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他們可能是新能源汽車中的一顆螺母,也可能是街頭咖啡店的一杯卡布奇諾,看起來很細小、毫不起眼,但對這個城市而言又不可或缺、無可替代。他們是暢通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更是吸納勞動就業的大江大河。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讓這些經濟主體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壯大開來,對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主就業基本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街鎮營商環境直接面向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街鎮聯動園區、樓宇和商協會,組成營商環境的基層基礎,他們是服務企業發展、解決企業難題的身邊人、貼心人,直接關系到經營主體對上海營商環境優化的感受。為此,必須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大的力氣,打通“最后一公里”,夯實營商環境基層基礎,更好服務各類經營主體發展。
陳彥峰說,這次將街鎮營商環境列入攻堅突破任務,核心就是兩個字:賦能,更好地為基層賦能、為街鎮賦能。重點有五個方面:
一是送政策,把政策解讀的“直通車”開到街鎮。圍繞涉企服務和監管相關政策需求,歸集發布涉企政策口徑問答,建立“政策直通車”宣介培訓網絡,對高頻惠企政策、行業監管合規指引等,高效常態宣介,穿透觸達基層末梢。
二是配資源,把服務企業發展需要的資源牽引到街鎮。做實“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協調機制,鼓勵各區搭建項目落地、產業發展、社會建設等重點部門與街鎮溝通機制,建立覆蓋宜居宜業各領域政策資源的綜合服務和咨詢渠道,提升街鎮服務企業能力。
三是解難題,通過機制創新幫助街鎮解決企業訴求。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和各區,推動12345工單考核機制優化,開展反向評價,激勵各級部門支持街鎮先行先試。
四是強活力,通過市區合力激活城市街區煙火氣。積極發展活力街區,對店招、外擺、戶外餐飲、夜間經濟等業態,優化審批流程,制訂合規指引,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合力激活城市煙火氣。
五是樹品牌,打造獨樹一幟的街鎮營商環境品牌。支持街鎮結合自身產業特色、企業需求,創建“一街一品”“一鎮一品”,開展“街鎮營商漫步”,積極宣傳街鎮營商環境典型案例,講好基層營商環境故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