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錢大媽敗退北京啟示錄: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
2020年底高調進軍北京的網紅生鮮品牌錢大媽,在2022年春節前后敗走北京。在京門店幾乎全部關閉,其在北京區域的加盟業務也暫停開放。

“錢大媽兵敗北京,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戰略上的貪功冒進,也有經營選址上的不足。但是,很大一個原因在于它采用了催發人性之惡的一種模式。不賣隔夜肉、分時折扣機制本身是一種創新,但無限制的打折直至0元免費送,只會把人性中貪婪、占小便宜的一面放大,久而久之商業邏輯存在的合法性就沒有了。”在和幾個朋友探討錢大媽問題時,我提出了我的看法。

那為什么在廣州、深圳等南方城市,錢大媽的模式卻可以運行多年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南北氣候和生活習慣有差異。南方氣候潮濕食物容易變質,為避免浪費,南方人習慣按頓買菜,很少囤貨。反觀北方,氣候相對干燥涼爽,存儲食物是很多家庭的日常習慣。所以,在南方,錢大媽往往打到五六折的時候就已經搶完了,在北方,消費者愿意等到晚間更低折扣再購買。
第二,廣州等城市經營多年,成熟的門店一般不會為了攬客而讓出太大利潤。比如廣東深圳那邊的店鋪現在有個新規則,每個顧客最多在店里等一個折扣,比如8折的時候段去,可以挑菜等到7折的時間段結賬,7折時間段去,可以等到6折時間段結賬,再多不允許了。反觀北京,店鋪大多新開,為了所謂“獲客引流”,可以無限制打折,大幅度犧牲利潤。
生活和氣候習慣+錢大媽在北京不計成本的大力布局+資本的催化,北京的錢大媽門店一開始就走上了畸形發展的道路。消費者或許薅到了羊毛,嘗到了一時甜頭,但苦了廣大加盟合作伙伴,陷入了“生意越來越好,錢越虧越多”的怪圈,最終只能關店大吉。
錢大媽敗退北京既成事實,無力改變。相比它的倒下,我們更想探討,錢大媽在北京遭遇的大敗局還能夠帶來哪些啟示,進而警示和啟發后來者。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少談一些互聯網概念 多給加盟商一些獲得感
加盟傳統超市,品牌方如果上來就讓加盟商做好巨虧一年的準備,加盟商肯定不干。
錢大媽不同,它雖然是一家傳統企業,但開口閉口提互聯網、新零售、數字化管理、社群營銷概念,傳統生意加上互聯網,就可以講清楚“現在虧損,是為了引流,花錢買客戶,有了客戶還怕將來不賺錢嗎”的邏輯。
這套邏輯看起來很老套但很有市場,但在一些期待創業致富的人群中很有市場,BAT哪個不是先虧損再盈利的呢?
就這樣,合作加盟商被錢大媽的美好前景所吸引,都抱著“我現在虧損是為了吸引顧客,將來再賺錢”的想法,一步步陷入了虧損泥沼,往往等不到所謂的“將來盈利”就撐不下去,只能關店止損。
所以,有了錢大媽的前車之鑒,各大品牌和平臺,一定要立足于業務本身來開拓業務、招收加盟商,一開始就應該讓伙伴看到清晰的發展和盈利路徑,多給加盟商一些獲得感,別搞一些虛頭巴腦的概念,更不要畫餅。
遇到問題首先檢討自己 不要找“鍋”
錢大媽退出北京之前,已經被央視報道了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指出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隱患。

按理說,央視的報道非同小可,錢大媽應該正視問題,積極整改,對不?
錢大媽的昏招在于,都已經退出北京了,還把“鍋”甩給了北京市場,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毛病一概不提。在退出北京市場之際,錢大媽發文表示:北京市場有它的特殊性,我們低估了北京市場的難度,更低估了北京市場房租租金高給企業帶來的經營壓力。門店的單日客流量未達到預期水平,如果繼續發展北京市場需要更多的投入。在經過公司綜合評估后,我們計劃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在相對穩定且成熟的市場。
這個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北京最賺錢的商鋪,往往也是高租金商鋪。相比發言邏輯問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發言的姿態,把問題都推給北京市場而不檢討自身問題,北京市場的消費者和主管部門怎么看待你?以后難道不想重回北京了嗎?
正確姿態應該如下:北京是經濟活力之地,蘊含巨大機會。很可惜因為我們的經營決策和戰略執行出現了問題,導致資金出現虧空。經過集團開會決定,很遺憾要和北京的消費者暫時告別,我們有機會再會。
尊重市場規律 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
錢大媽在全國的門店總數超過3500家,加盟店的比例約為90%。有人說錢大媽問題的關鍵在于加盟問題,如果全部搞直營就不會出現問題?
也有人認為,分時折扣機制本身就有問題,不是鼓勵消費者貪小便宜嗎?
我以為,加盟問題倒不是錢大媽問題的本質,分時折扣機制也沒問題,主要問題在于其模式在執行過程中的走樣。舉個跨界的例子,美團民宿也有分時折扣機制,房東為什么能長久支持?就在于這個折扣有一個度,從9折打到5折之后,就已經到底,無法再行打折,把那些想進一步占便宜的消費者排除出外。
所以做任何生意,都要尊重客觀市場規律,不要去考驗人性,類似無限打折這種違背市場規律的做法,短期可以依靠燒錢、虧損維持,長期必然死路一條。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