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西的鵝已經開始守邊疆了
原創 發財金剛 不相及研究所

在廣西的邊境線上走一圈,很難說能聽到多少次鵝叫。
它們經常在邊防關卡周圍游蕩,沉穩的步伐里藏著一絲警覺,老練的姿態提醒所有路過的生物,不要亂套近乎,它目前正在上班。


一般的家禽最多在下蛋技巧上做點努力,這里的鵝顯然具有使命感。
它們對自己定位精準,只要活著就不會混日子,在鵝生規劃中找到了更高層面的自我價值實現途徑。
鐵鍋不一定是大鵝的最佳歸宿,有機會也可以上崗巡邏。

高校里的貓有文化,邊防的鵝有編制,雖然沒穿制服,但業務水平不俗。
據說是為了重鑄恐龍家族榮光,它們才把這樣的重擔扛起,一路扛到了邊防哨所。
只要上了崗,就注定跟平凡的餐桌無緣了,它們是體制內的鵝,持證咬人。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的鵝是其中先驅,從上班那天開始,就把自己奉獻給了邊防工作。
它們可能早就知道自己不是普通的禽類,很懂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沒打算領工資,下班時間未知,一旦站在邊境上,身后的土地就是自己的責任。
這導致不少熬夜搞偷渡的人員,最后都被鵝給逮住了。

崇左與越南接壤,防偷渡工作壓力很大
在當地防控人員心中,鵝是紀律嚴明的戰友,不會放過任何風吹草動,比監控還管用。
它們永遠對周圍保持警惕,堪稱生物警報器,并且叫聲穿透力極強,附帶無差別精神攻擊。
有經驗的人知道,作為家禽界最負責任的警戒專家,它們比狗可兇狠多了,不用說陌生人,主人過來也得嚎你幾句。

“遇到陌生的東西靠近,迅速跑路是很多動物的本能,但鵝不同,它有領地意識,尤其是有人撐腰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是它的。”
“幾乎沒人能從那種犀利的目光中溜走,哪怕是在百米外的草地里穿著迷彩服匍匐前進,它們也能把罵街聲精準送進你耳朵里。”

高度戒備中
媒體報道顯示,當地曾做過試驗,在警覺性上鵝比狗還要敏銳,一般都是鵝先叫,狗才跟著叫,預警功能相當可靠。
走進它們的勢力范圍就好比踩到了地雷,誰也別想無傷通過,有時候對方只是聽到叫聲就會被嚇回去。
“比如去年12月2日凌晨,那貫卡點就靠著大鵝提醒抓住兩名偷渡客,而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

一物降一物,大鵝防偷渡,這就像是民間智慧的又一次延展,很多時候越簡單的操作越有效。
當地鵝也一樣秉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全物種都在其監控范圍內,聽說曾經還跟周圍的野豬大戰過。

公雞、土狗、大鵝,被稱為村里的三大王者,其中鵝屬于終極霸主級別,民間有無數關于它的傳說。
坊間傳言一鵝戰三虎,三鵝沉航母,五鵝滅天地,十鵝創世紀,而廣西朋友們在崇左市533公里的邊境線上,安排了五百多只。

“安全感一下就上來了”
有個朋友跟我說這是新時代全能部隊,海陸空三棲作戰還自帶雷達功能,同時配合四百多條狗,是精銳中的精銳。
尤其是當他回想起自己被鵝追殺的經歷時,更加確定了這個想法。

大概就這種感覺
“小時候被鵝追,現在看到鵝都害怕,它咬住你的肉還要再擰一下,當場掛彩,一只鵝至少能打兩個我。”
“鵝的戰斗力只有在你被它追的時候,才會有最真切的感受,它只要頭一低,翅膀一張,你就準備跑吧,有的鵝腿都被綁住了還能追著狗咬。”


三英戰呂布
在很多人心里,鵝就是戰斗力的測量標準之一,他們一般都被鵝追過,有人曾表示自己被追完嚇的發了高燒。
對于他們來說,如果有什么東西比一只鵝更恐怖,那就是一群鵝。

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人們對鵝的控訴,就像一部血淚著成的警示錄:
“小時候在奶奶家,正拉著屎它來了,劫了我的紙。同學被鵝壓制的不敢上學,那東西在路上堵他。”
“有次開車回鄉下,兩只鵝堵著路,我按了一下喇叭,它倆沖過來就咬我保險杠,這要是再長高點,完全就是迅猛龍。”

與大公雞配合還能完成雙重打擊,屬于恐龍后裔組合技
鵝不講究什么點到為止,全攻全守的姿態跟足球流氓差不多,深諳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大腿被鵝嘴擰過的人就會明白它在看家功能上的優勢,真正做到了對所有陌生生物一視同仁,逮誰咬誰。


“怕鵝可能是靈長類動物的傳統”
只需要一點動靜就能讓它們躁起來,你甚至都不能跟它對視,看幾眼它就要過來了。
有人透露家里自從有了鵝,狗就下了崗,晚上在養雞的圈里放上一兩只,黃鼠狼都不敢來。
“當然這種等級的預警功能也可以在其他方面發光發熱,隔壁養鵝那幾年我就沒睡過懶覺,它們一叫,周圍鄰居誰都別想睡。”

翅膀一扇就是沖
以前它們是村里的惡霸,也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但如今已經浪子回頭,站在了守邊疆的崗位上。
不止廣西,其他很多地方也有這些鵝軍的身影,比如云南西雙版納和騰沖的一些邊境,很容易就能看到正在巡邏的大鵝。

騰沖猴橋邊境的鵝軍
而早在2013年,新疆的民警還依靠它們抓過賊,給出很高評價,推薦人們養鵝防盜。
“一般一家居民養一條狗,入侵者可以丟藥包子毒死狗,而鵝一養一群,入侵者沒法喂藥,想要放倒很難。”


事實上古今中外的歷史中都曾記錄過鵝的功績,蘇東坡在《仇池筆記》中描述:鵝能警盜,亦能卻蛇。
它們也曾在高盧人手中拯救了羅馬,沒什么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聽到了偷襲的動靜開始大叫。
可以說這本身就是它們的傳統藝能,現在只是開始重操舊業了。

廣西人民顯然進入了返璞歸真的境界,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又將其推廣在所有可應用的地方,現在一個邊防關卡擁有兩只鵝已經成為標配。
它們在餐桌上守護人們的胃口,上了邊境就能守國門。

廣西的陸地邊境線有1020公里長,3個市8個縣與國外接壤,每天都需要有工作人員日夜值守,其中也包括鵝。
有位本地朋友說,自己對鵝的情感有點復雜,他永遠忘不了小時候回奶奶家,被大鵝攆出四五條街的情景。
盡管當時被追著咬了好幾口,但他現在仍然希望鵝能跑得再快點。

-
資料參考:
中國邊城“鵝軍”的春節:堅守南疆國門戰“疫”一線——中國新聞網
【疫情防控】在邊境線上,狗鵝來助陣疫情防控!——左江日報
寧明縣那堪鎮支援桐棉鎮戍邊守卡構筑堅固疫情防線——寧明縣委宣傳部
微博


原標題:《廣西的鵝已經開始守邊疆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