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膠濟鐵路調查③青島段:尷尬的歷史痕跡
【編者按】
膠濟鐵路是一條百年鐵路,除了歷史遺產價值,早已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之中。而我國對鐵路遺產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起步階段,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工業遺產研究工作室發起志愿者招募活動,計劃利用2016及2017年兩年的暑期,對膠濟鐵路沿線4個區段(濟南、淄博、濰坊和青島四段)內56處大小站點及其配套設備進行全面的田野調查。本系列共5篇文章,總結了2016年的調查結果。調查參與者們認為,對膠濟鐵路沿線工業遺產進行保護迫在眉睫,而用兩年時間去完成的調查工作還遠遠不夠。
本研究是第一次在山東境內開展的線性遺產普查和研究工作。在我們田野調查開始之前,沒有人能夠準確的說出目前整段膠濟鐵路還剩下多少火車站,哪些仍在使用,哪些已被停用,而哪些已經被拆除,甚至連鐵路的工作人員都無法準確回答出上述問題。而田野調查的最大優勢在于它的直觀性和可靠性。
通過田野調查,我們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意識到膠濟鐵路的工業遺產保護在現階段,也只能做到田野調查的程度。在中國鐵路大發展的背景之下,有太多的車站正在或已經隨著高鐵的建設消失掉了。在我們的具體走訪調查中,經常要偷偷摸摸地完成,公對公的介紹信幾乎起不到什么幫助作用。在面對鐵路系統這個相對獨立的管理體系時,想要完成調研都有很大的難度,文物保護意識更無從談起了。
調研過程中,我們也對膠濟鐵路沿線的工作人員和生活的居民進行了一些訪談。傾聽這些個體的聲音,讓我們感受到膠濟鐵路已經成為一種集體記憶的載體。在老膠濟鐵路線衰敗的背景下,雖然這些個體的聲音顯得弱小無力,卻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情感,而這些情感的訴求正是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青島段
1898年1月《膠澳租界條約》簽訂以后,同年9月膠濟鐵路開工。在修建方面,德國人是按照地區分段來進行實施的。其中最早修筑的就是從青島到膠州的一段,即今天的青島段沿線。自1898年9月動工到1901年4月完工,建設周期歷時兩年半,距今已走過115年的歲月。
在最初的膠濟鐵路設計中,整個青島段包括青島、大港、四方、滄口、女姑口、城陽、南泉、藍村、李哥莊、膠東和膠州11處車站,除此之外,青島段還設有一處機務段,是膠濟鐵路全線青島、高密、坊子、張店和濟南五處機務段之一。具體信息如下表:

以下是我們在青島段調研中獲得的各車站一手資料。
青島站
青島站位于青島市南區泰安路1號,始建1899年,是一座歷經百年的老火車站。膠濟鐵路的起點站。建筑師是德國人魏爾勒和格德爾茨。

青島火車站在1991年為了擴建,將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并在原址基礎上重建及擴建了新站。在火車站原址北側新修建了二層的候車樓,其南側依原風格新建南候車廳,新鐘樓增高 3米,為德國青年風格派風格。原火車站建筑為兩層建筑,平面為一字形。站臺兩側為票房與值班室,二樓為辦公室。現在,新建筑東西一二層和地下一層都為候車室,塔樓處改建為自動取票處和售票處。
建筑整體外觀色調為紅瓦黃墻,車站鐘塔高約35米。建筑屋頂為四坡頂,頗有北歐哥特建筑風格,上覆蓋紅色屋瓦。但是從高處拍攝時,發現車站東西立面各有兩處屋頂沒有面層覆蓋,鋼結構層直接暴露在外,目前已經生銹。

選擇并找到最佳拍攝的地點并不順利。首先,火車站站前廣場下正在修建青島地鐵一號線,廣場中有相當大的空間被圍合,對拍攝造成視線障礙。其次,拍攝俯視照片條件也非常匱乏,火車站周邊基本是大型的酒店賓館和私人單位,并不容易進入。我們逐樓嘗試,希望能取得進入高層陽臺的許可。經過多次嘗試,最終順利拍到車站北面照片,青島站是頭式終點站,從空中俯瞰,為凹字型布局。
膠州站
膠州站,在膠縣青州西路235號。始建于1901年。現為二等站。建筑為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表普通,道路鋪裝及環境相對臟差。只有少量老建筑存留,原老建筑幾乎廢棄,被民房占用,破敗嚴重。膠州站目前還用于客運和貨運中。

因此,我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調研膠州站——乘坐5026次火車從青島站出發,到達膠州站下車,也可以對沿線的車站進行系統的了解。在火車行駛途中,通過與車上乘客以及乘務人員的溝通中了解到,其實有很多人都在關注鐵路遺產的保護,雖然他們并不是很明白什么是遺產保護,但會因為一座老車站被拆毀而感到惋惜。
火車行至藍村站時,有一次短暫的停留。藍村站為小站,低調無名,藍村站位于即墨藍村鎮,距煙臺站183公里,離青島站52公里,藍村站始建于1901年,無老建筑遺存。
到達膠州站下車,該站工作人員提到,距離車站不遠就有老建筑,可自行尋找。在一排排低矮的小瓦房里,我們發現膠縣車站的老建筑出口,建筑背面標有“臺1680”的標記。該建筑為兩層,混凝土結構,2012年6月20號被列入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但是該建筑卻并不是老照片里的德式老站房。隨后在東側發現的涵洞,現場無法斷定是否為老涵洞。站內的水塔單從外觀也很難判斷建筑年代。

大港站
大港站位于青島市市北區商河路2號甲,始建于1899年。離起點站青島站2.87公里左右。

大港站隸屬于濟南鐵路局青島鐵路分局管轄,現為四等站。該站已經停辦任何業務,現在為封閉的車站,作為青島火車站一處辦公地。大港站是目前膠濟鐵路青島段上唯一保留下原始站房的火車站,大港站的工作人員允許我們進入建筑內部進行建筑細部拍攝。原建筑尚留存,建筑整體為仿歐式建筑,周圍環境為綠色紅瓦黃墻,自然協調。建筑主體為兩層,建筑材料為磚、石、木、鋼四種材料混用的結構。

大港站目前還有附屬涵洞一處,位于包頭路商河路路口。此處涵洞為鐵路底下的一個地下通道,用于通車和人行,該涵洞主要以花崗巖為主,花崗巖石主要來自于嶗山,盡管天氣酷熱,太陽毒辣,但涵洞內盡是涼爽的微風通過。我們爬上涵洞邊的石墻,察看了鐵路的周邊的情況。涵洞的對面是海關,建筑看起來非常漂亮。
除此之外我們在涵洞附近鐵路沿線發現了一棟非常不起眼的庫房建筑,通過屋頂上的牛舌瓦斷定,此建筑也屬于百年前與大港站同時期的建筑。通過對紅瓦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其背后書寫有一行德文為“R.KAPPLER&SOHN.TSINGTAU”,為一家在青島的德國制瓦公司的名字。當年青島大部分老建筑上的牛舌瓦皆為這家公司所燒制。
青島機務段
青島機務段位于孟莊路1號,隸屬于濟南鐵路局,位于大港站和四方站之間。
由于前期在衛星圖中發現一個機車轉盤類似物,而前往查看,意外發現了青島機務段。青島機務段位于鐵軌之間的中島地區,老建筑僅存有倉庫及機車轉盤。在通往機車轉盤的路上,可見眾多廢棄老機車頭。我們發現了擔負著蒸汽機車轉向任務的機車轉盤。轉盤周邊附屬機車車庫已拆除,但轉盤諸如環軌、鐵軌、電力線路等所有設備都保留了下來。

倉庫屋頂墻體保留比較完整,門窗基本都已拆除,用磚石填補。廠房已廢棄,鐵門緊鎖。廠房周圍有后來搭建的居民住房,住戶均為機務段職工。由于大都是最近搬入的新住戶,對此處歷史都不了解。
四方站
四方站始建于1900年,是德國侵占青島時期與膠濟鐵路同段建設的,占地面積4.41公頃。是一座貨運混三等中間站。建筑為現代鋼筋混泥土建筑,相對樸素簡單,周邊景觀環境冷清。隸屬濟南鐵路局管轄,現為二等站。

四方站原有老建筑皆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站房是一座新建筑。其客運業務已經停運,只剩下少量的貨運任務。

據鐵路工作人員介紹,站房建于上世紀80年代。建筑兩邊設有立面樓梯。與四方站并列的是四方機廠,現四方機廠已經搬遷。我們還意外發現四方站附近也有一處涵洞和鐵路橋。我們嘗試從涵洞下面的縫隙爬到橋上,沿路荒草叢生,老鐵路的木枕已經荒廢多時。但此處的鐵路枕木依然為木材,經仔細觀察后判斷或許為膠濟鐵路原始枕木,仍需要其他輔助資料來佐證或證偽。
滄口站
滄口站位于青島市李滄區滄臺路,始建于1901年,三等站。原老建筑已拆除,現建筑為鋼筋混泥結構,外貼黃褐色瓷磚。外部景觀相對破敗。由于2013年青島北站的建立,滄口站鐵路工作人員幾乎都遷往了北站。滄口站正式停用。

滄口站距離之前調研的其他幾處車站較遠,進站的入口,被鐵柵欄攔起,也是銹跡般般。車站內異常荒涼。

車站周圍有涵洞,設有兩大洞口,用于臨時的火車過往。沿著鐵路繼續向前走,有建國后設置的婁山站,但已基本廢棄,附近的監獄也已棄用。
女姑口站
女姑口站位于青島市城陽區流亭鎮,建于1901年。離青島站25公里,隸屬濟南鐵路局青島鐵路分局管轄。現已撤站,且站房由于高鐵線的鋪設于2014年被拆除。在首次調研時,并未發現任何與車站相關的建筑或構筑物,由于在網絡中發現了女姑口站遺留站房建筑,我們懷疑調研地址有誤。后經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現場確認及更詳盡的資料調研,最終判定原調研地址無誤,女姑口站站房被全部拆除,只留有一座變電站。
城陽站
城陽站在青島市城陽區,是青島最小的火車站,建于1901年。離青島站31公里,現為三等站。現有站房為現代建筑,于1990年代修建,現已破敗,即將被拆除。周邊一系列民房都處于破敗狀態。城陽站隸屬濟南鐵路局青島西車務段管轄。這里將改建為高鐵站,將保留城陽站原站舍,在北側建高鐵站。
城陽站目前正在建設新的高鐵站的施工狀態。前期資料收集時得知,這里保留了一處百年的車站郵局建筑。在現場看來,該建筑位于城陽車站站房南側,主體建筑已廢棄停用,大門上鎖無法進入內部。從外部觀察可以判斷該建筑為一層加閣樓,內有吊頂,設老虎窗。
車站建筑的裙房現用于工人宿舍,保存和使用狀況惡劣。該建筑已經過翻新,外墻分別用黃灰兩種顏色的抹灰做拉毛處理,屋面瓦也被替換。建筑檻墻,窗臺和西北側入口保留了原始的花崗巖材料,目前整體效果很差。站房門口貼有告示,上書:“從2015年3月6號起,閉門謝客,現有建筑將拆除,將在原址的基礎上重建成高鐵站。”
從站內進入后,繞車站發現有一棟建筑較為獨特,初步判斷為老車站的附屬建筑,應為早年車站工作人員的員工宿舍。現場工作人員提到站內有一德建水塔,為混凝土結構,現場單從外觀無法判斷其修建年代。

2016年,青島段的調研中,我們完成了青島、大港、青島機務段、四方、滄口、女姑口、城陽和膠州八處調查點外業走訪。2017年,青島段的外業調研任務除了完成剩下的南泉、藍村、李哥莊和膠東四處站點之外,還會新增山東鐵公司舊址和四方機車廠舊址的調研,同時也要對今年已經完成站點的全部回訪。
(作者系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講師,是此次膠濟鐵路田野調查活動的發起人。聯系方式:muqipeng@sdjzu.edu.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