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節氣|立夏始養心,怡神兼順氣
5月5日、農歷四月初十是立夏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明夏季伊始。
立夏后,人們會感覺到天氣突然變熱,江南地區雨季來臨,人們會進入一個相對濕熱的環境中。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符德玉主任醫師提醒,此時身體經過春天的生養變得慵懶,一時難以接受夏季的高溫,人們明顯出現心煩、心情郁悶的境況,因此提前做好立夏養生尤為重要。在養生時,應該注重養心,并做好飲食起居等各方面的準備。

【候】立夏見三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意思是開始;“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文中的“假”亦為大的意思。明人《蓮生八戕》:“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意思是立夏伊始,天地之氣交合,世間草木萬物皆開始盛長,以成繁茂之狀,寓為萬物生命力極其旺盛,到達了生長的最好時節。
從古至今,立夏時節關乎農家一年的收成,因此受到很高的重視。周朝時,帝王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足見立夏這一節氣的重要性。
立夏節氣具有氣溫明顯升高的特點,表明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 我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一候螻蟈鳴,意思是在立夏這個節氣中,人們會首先聽到螻蟈或者青蛙的鳴叫聲;二候蚯蚓出,接著隨著雨季的到來,人們會看到蚯蚓鉆出地面,活躍起來;三候王瓜生,緊接著鄉野間的野草,樹木的藤曼等植物競相生長而繁茂起來。
先民在立夏來臨時也有惜春之感,故會在立夏日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吳藕汀《立夏》詩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立夏嘗新、嘗鮮也是應有之義。蠶豆、莧菜、黃瓜為“地三鮮”;櫻桃、枇杷、杏子為“樹三鮮”;海螄、河豚、黃魚為“水三鮮”。還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立夏吃桑葚、櫻桃等食俗。蘇州一帶則有“立夏見三新”之說,三新為櫻桃、青梅和麥子,用以祭祖。
還有吃“立夏飯”、“立夏狗”、“立夏蛋”,喝“立夏茶”、“立夏粥”等食俗,民間有“一碗立夏粥,終身不發愁,入肚安五臟,百年病全丟”的說法。
【居】養心聽音樂
符德玉主任醫師提醒,“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夏是夏季伊始,是養陽的好時節,且“暑易傷心”,宜注重養心。因此應注重心臟的調護和心情的調節。
心臟的調護應該注重適宜的運動量,補充瘦肉以及維生素等有益食物。心情調節,應該注重“使志無怒”,戒燥戒怒,順從內心,心隨外物,怡神順氣,則百病無生。正如三國時養生學家嵇康在《養生論》中所說:“(夏季)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意思是,夏季時人們應注重調節心情,使自己做到心靜自然涼,且保持神清氣和、心情舒暢,切忌大喜大悲,要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從而避免傷心、傷身、傷神而導致疾病的形成。
立夏時節,溫度升高,但日升夜降,要注意衣被的添加,不可過早去掉保暖措施,否則極易引起受涼感冒。因此清晨與夜晚時分,應當衣著外套,夜晚睡眠時應覆蓋薄被,并關好門窗。
立夏之后,氣溫上升,雨水來臨,屋子里漸漸變得悶熱,細菌病毒極易增生,這時應該按時開窗透氣,天氣晴朗時適當曬曬被子,防止細菌病毒的感染。
此外,立夏之后,宜晚睡早起,堅持午睡。立夏之后,白晝時間變長,可以比春季時晚些睡覺,而早些時候起床,一天之計在于晨,晨時為一天之中陽氣之始生,宜早起做些適當的運動。白晝時間拉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之夏季身體更易疲乏,因此應養成每天午睡的好習慣,為一天的良好生活與工作做好精力準備。午時11:00-13:00,是手少陰心經運行時間,宜將午睡安排在這個時間段。
立夏之后,在室外活動的時候,應注意防曬的準備,盡量前往蔭涼之地,以免太陽曬傷皮膚。孩子們在室外玩耍的時候應注意不要弄傷自己。步行鍛煉身體的時候,宜注重適量有度,及時補充水分。宜選擇傍晚或者清晨時分外出鍛煉,以免太陽強光照射。
立夏之后,天氣炎熱,心情煩躁時可以聽些養心、清心的音樂,如《紫竹調》、《山景》、《見或不見》、《東山上》、《山花》等。這些音樂曲調婉轉悠揚,語音空靈,適宜在安靜時淡淡聆聽。總之,立夏養生,首重養心,心寧則神安,神安則身形自守,則百病除,百憂消。
【食】茶飲隨身備
符德玉主任醫師提醒,在飲食方面,立夏后可多吃姜蔥來養陽,姜性溫,屬于陽性食物,而且姜可緩解酷暑帶來的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癥狀。同時,適量吃姜還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欲,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蔥的藥用價值和生姜類似。因其含有揮發性蔥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時,能輕微刺激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
此外,夏季可多食用米粥,米粥具有生津止渴、滋陰的功效,能夠補充一天之中身體所丟失的水分。
介紹一款百合綠豆湯:
材料:鮮百合100克,綠豆250克,冰糖適量。做法:將綠豆洗凈,百合掰開去皮,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綠豆開花百合破爛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每食適量。
百合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性味甘微苦,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綠豆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因此濕熱的夏季來臨,常備一款百合綠豆湯,真是再好不過了。
立夏之后可以喝些夏季茶飲,緩解暑熱,調理身心。如荷葉茶,將鮮荷葉洗凈、切碎、水煎,放涼后飲用;荷葉浸劑和煎劑具有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的作用。
玉米須茶,25g泡茶飲用,可有降血壓、利尿、健胃等作用。
蓮心茶,12g開水沖泡,飲用。蓮心可降血壓、清熱、強心。
除卻茶飲,還可以準備一道涼菜,在炎熱夏季來臨時食用,爽口清心:取馬齒莧500g摘洗干凈,然后用開水微燙,加香油、蒜、精鹽、生抽等佐料若干,攪拌一下即可食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