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撕下早教標簽,寶寶巴士IPO再闖關:毛利率超九成比肩茅臺
近日,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寶巴士”)完成了財務資料更新,被深交所恢復了發行創業板上市審核。
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寶寶巴士定位為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本次發行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100 萬股,募集資金用于產品研發和系統升級等,擬募集資金18.48億元。
營收中廣告占比近70%
寶寶巴士成立于2009年,法人代表為公司創始人唐光宇。
招股說明書顯示,寶寶巴士是一家的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旗下的啟蒙品牌“寶寶巴士”在全球擁有眾多用戶,公司目前以0-8歲兒童及其家長為主要目標用戶,持續研發、制作、運營以“好聽、好看、好玩”為特征的音視頻、APP等產品。
有趣的是,寶寶巴士的主要營收方式與“教培”幾乎沒有任何關系,而是通過流量基礎進行廣告點位出售盈利。
從營收模式來看,寶寶巴士主要以免費的方式向用戶提供啟蒙音視頻、APP,并由此形成的互聯網用戶資源,再通過將APP接入廣告聯盟客戶(百度、谷歌等)進行合作推廣,同時將兒童啟蒙音視頻授權給第三方網絡音視頻媒體播放,以此實現流量變現。

2018年-2021年上半年,寶寶巴士的營業收入為2.54億元、5.26億元、6.49億元、3.95億元,凈利潤為1.11億元、2.68億元、2.61億元、1.33億元。
招股書中提到,寶寶巴士實現收入主要來自于:公司自主研發的APP接入互聯網廣告聯盟客戶(百度、谷歌等)的程序化廣告SDK,獲得分成收入;將音視頻產品授權給第三方網絡音視頻媒體(YouTube、愛奇藝、 騰訊視頻、優酷、喜馬拉雅等),獲取授權收入;兒童啟蒙衍生品(公仔、玩具、書籍等)銷售;用戶付費下載或訂閱等。
根據寶寶巴士主營業務收入分類來看,2018-2021年上半年APP合作推廣收入分別是1.85億元、3.83億元、4.98億元、2.7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分別是72.7%、72.87%、76.76%、69.02%。這意味著寶寶巴士主營業務收入的近70%來自于互聯網客戶的廣告。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2021年上半年,寶寶巴士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占比均在90%左右,客戶集中度較高,主要客戶包括百度、Google等廣告聯盟。2019年、2020年,寶寶巴士自百度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57.12%、50.74%,2018年接近50%。
相比于間接的廣告收入,寶寶巴士的直接收入一直占比較低。
除廣告業務外,寶寶巴士的收入來源還包括由用戶付費和衍生周邊銷售組成的其他收入,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占比分別為1.09%、0.59%、3.20%、6.41%。
不過,寶寶巴士的毛利率極高。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4.76%、96.55%、95.24%、92.71%。這一毛利率表現幾乎比肩貴州茅臺(600519)。
小米系、好未來系先后退出
寶寶巴士的上市過程也頗為波折。
2021年6月29日,寶寶巴士申請上市獲創業板受理,IPO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會計師為安永華明,律師為北京市中倫。
2021年09月30日,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因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的相關規定,深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2021年12月27日,因發行人已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六條的相關規定,深交所恢復其發行上市審核。
2021年12月28日,寶寶巴士對申報稿進行了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寶寶巴士上市前,小米系、好未來系已先后退出了對其的投資。
天眼查顯示,2013年寶寶巴士獲得順為資本100萬美元的投資;2015年,寶寶巴士獲得好未來及其旗下基因資本的4000萬投資。
順為資本屬于小米旗下,雷軍是其創始人之一。不過,自2018年下半年起,順為資本陸續將所持寶寶巴士21.42%的股權轉讓給明強投資,轉讓價合計約2218萬美元。
和小米系一樣,好未來也在不久后退出了寶寶巴士股東行列。2019年,好未來旗下欣欣相融將其所持寶寶巴士3%的股權以30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明強投資,不再是寶寶巴士股東。
與“線上教育”切割
從寶寶巴士的招股說明書中不難看出,寶寶巴士一直回避早教、游戲等字眼,盡力與“線上教育”進行“切割”,對自身的定位為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
但毫無疑問的是,寶寶巴士的產品線與幼兒教育存在高度重合。
根據招股說明書,寶寶巴士擬募集資金18.48億元,其中4.64億元用于動畫產品研發項目,4.49億元用于APP 產品研發升級項目,0.92億元用于兒童故事研發與升級項目,1.22億元用于幼師貝殼研發項目,1.7億元用于衍生品產業化及其配套項目,1.55億元用于運營系統升級項目,0.46億元用于大數據分析系統升級項目,3.5億元用于福州研發中心項目。

此前,寶寶巴士還曾在福建省教育廳備案了6款教育類App,涉及到數學、英語等教育領域,而近期相關的備案信息消失,福建省教育廳回復稱寶寶巴士已經主動申請下架了相關產品。
此外,教育部門此前發布的《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規定,教育APP不得植入商業廣告和游戲,同時相關的監管政策規定,針對3-6歲學齡前兒童不得開展線上培訓。
寶寶巴士此次募投研發、升級的APP和學前線上培訓類APP是否有相關性?能否真正擺脫“早教”標簽,避免受到來自政策方面的壓力?這些對于正在闖關IPO的寶寶巴士而言,都是擺在寶寶巴士面前亟待回答的問題。
知識產權訴訟纏身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8月,寶寶巴士子公司寶寶巴士網絡被 Moonbug Entertainment Limited和 Treasure Studio,Inc.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起訴,訴稱“Super JoJo”形象及相關視頻故意侵犯其知識產權。
目前,寶寶巴士創造的多個IP形象(如:“奇奇”、“妙妙”、“超級寶貝JoJo”、“猴子警長”等)廣為用戶熟知,并形成了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寶寶巴士”兒童啟蒙品牌,在用戶中擁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辨識度。
寶寶巴士稱,雖然公司高度重視品牌形象和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但仍存在公司品牌、IP形象、商標被他人冒用及搶注的風險,對公司日常經營和市場聲譽可能造成不利影響。
具體到上述訴訟來看,寶寶巴士表示,“Super JoJo”形象及主要作品均系公司自主創作,于2019年上線,其形象可追溯至2016年公司創作完成并上線的2D 版人物卡通形象“豆豆”。公司“SuperJoJo”從骨骼、五官上都比較精致小巧,是東方小男孩形象,與原告“JJ”歐美風格存較大差異,且原告主張的形象特征是幼兒卡通形象的常用設定,在原告使用之前已大量出現。
目前,該訴訟案件尚在審理階段,寶寶巴士已提交答辯狀并提起反訴;但若敗訴,寶寶巴士將可能無法再使用“Super JoJo”形象,且面臨對原告的賠償,從而可能會給發行人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寶寶巴士也在招股書中表示,研發過程中少部分環節存在需要使用他人版權的情況,公司已建立了一套版權管理流程,盡最大可能在使用前取得有權方許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避免侵犯著作權人相關權益的措施,但不排除第三方指控公司侵犯其知識產權的可能,從而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寶寶巴士稱,優質且豐富的視聽內容是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前期研發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因此,行業內企業面臨著內容被第三方盜用、抄 襲、未經同意私自傳播等侵權的挑戰。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字內容版權保護面臨取證難、維權成本高等問題。
報告期內,寶寶巴士存在4場尚未完結的訴訟,除前述訴訟外,還有3場是作為原告訴訟被告侵犯著作權、商標權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