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化工大縣”灌云蝶變旅游城市:曾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

灌云提出“美麗城市”建設,底氣何在?灌云縣委書記左軍說:“游客還沒下車,刺鼻的化工氣味就來了,還搞什么特色小鎮、旅游城市?整治化工園區、全縣產業轉型,我們在認識上實現了從‘要我轉’到‘我要轉’的根本轉變。”
“不考慮GDP,不考慮財政稅收,就從群眾健康出發、從綠色環保出發,下狠心將臨港化工環保問題整治到位。”在灌云縣環保整治會議上,左軍表明了鐵腕治污的決心。
灌云縣臨港產業園區年納稅額超過10億元,是該縣推進沿海開發戰略的重要陣地。去年11月15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灌云縣臨港產業園區化工集中區給出反饋意見,提出整改要求。灌云縣高度重視,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成立“一辦六組”入駐臨港產業區開展工作,書記和縣長掛帥主抓,每星期到現場督查會辦至少一次,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環境問題盡快全面深入徹底整改到位。

4月11日,記者來到地處園區北部的光大環保(連云港)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固體廢棄物填埋場,光大國投副總經理朱光鼒告訴記者,這是連云港唯一的固廢填埋場、亞洲標準最高的剛性填埋場,一期工程庫容30萬立方米,已經投入1.4億元。灌云縣委常委、臨港產業區黨工委書記張啟銀說:“過去企業偷埋固體廢棄物,一個客觀原因是園區根本沒有填埋場。化工整治,基礎設施先行,無論如何也要把污水、廢氣和固廢處理好。”
和光大固廢同樣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9億元的華能熱電項目將于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投資2.1億元的2萬噸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完工,去年11月底已通過環保部門驗收;投入3000萬元建設的19公里“一企一管”工程已投入使用;74家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總投入超過1億元。
園區內的連云港銳巴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橡膠加工助劑生產企業,專事輪胎產業的配套,躋身國內同行前三名。企業的污染主要是廢氣,過去用活性炭吸附,一旦更新不勤就產生刺鼻氣味,投入100萬元新上文丘里+等離子處理后,效果好多了。“客戶來了,也問我們水氣達標不達標,要看環評、驗收。”總經理陳煥奇說。
“我們治理歷史遺留問題,不僅要理舊賬、還要把舊賬理好!”左軍這番話擲地有聲。幾乎每周都到化工園區現場督辦整治的灌云縣縣長朱興波說,未來將頂住經濟壓力,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真正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
根據灌云縣“十三五”規劃,圍繞“綠色生態、宜居宜業”發展方向和目標,目前該縣招商項目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食品加工、家用電器、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一季度,灌云縣新簽約過億元項目23個,過10億元項目6個;在談過億元項目19個,其中包括投資30億元的電動汽車、投資100億元的漢能移動電源等高新技術、新興戰略產業項目。
綠水青山,也是經濟發展的金山銀山。灌云縣把鄉村旅游作為潛力最大、增長最快的富民特色產業,通過發展旅游、建設美麗鄉村,使產業轉型升級與環境保護互為支撐。
一條泄洪通道沂河淌,將“兩灌”一分為二,這里是灌云最為貧困的地區,全縣貧困人口約有70%集聚在此。灌云縣努力從原生態中挖掘出致富路子,圍繞發展生態旅游的方向,制訂片區扶貧開發規劃,將利用沂河淌片區自然風光秀美的資源,結合美麗鄉村、扶貧開發,將沂河淌百里貧困帶打造為生態畫廊,實現產業轉型與低收入人口致富的雙贏。
今年一季度,伊甸園、潮河灣、伊蘆山這3個旅游景區的85個項目全部按序時進度推進,該縣旅游發展正邁上新臺階,全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最美生態旅游縣雛形初現。
(原標題為《鐵腕治污產業轉型,打造最美旅游勝地,“化工大縣”灌云今朝精彩轉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