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超生教師”如何度過計生最嚴時期:丟飯碗,扮流產,罰巨款

李藝泓
2017-04-26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 思想市場 >
字號

【編者按】:

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的今天,回望之前的計劃生育政策,會有哪些新的思考?

本文講述了三位鄉鎮教師的超生故事。教師作為公職人員,受到“一胎化”政策最嚴格的約束,超生這一選擇,如何影響了他們的整個人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整個九十年代,是計生政策從收緊到調整的時期,也是執行最為嚴厲的時期。在這期間,普通人第一胎是女兒,隔四年可以生第二胎。公職人員卻無論第一胎是男是女,只能生一個,這成了這個群體最大的尷尬和無奈——他們的工作調動不易,很難像一些人那樣為了生育舉家遷徙逃離本地,即使想盡各種辦法冒險生下來,也可能輕則面臨巨額罰款和行政處分,重則丟飯碗斷送前途。

本文聚焦這一群體,講述來自江西贛州市某縣三個不同鄉鎮三位“超生教師”的故事,時間上橫跨1980年代末至2000年初。

王老師:為生兒子,從中學教師變成木匠

王老師,今年62歲,家在本縣G鎮。1985年前他一直是中學教師,在任教的七八年時間里,曾創出至今為人稱道的好成績。但從1976年有了第一個女兒之后,他妻子連續又生了三個女兒,除了前面兩個女兒,后面兩個都是一生下來就“嫁”出去了,即送給別人家做童養媳。

1984年,計劃生育政策到了趨緊階段。在人口與經濟發展比例失調日益嚴重的形勢下,政府將計劃生育提上了工作日程,在組織機構設置上,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各地區也建立了計劃生育工作機構,制定了“晚、稀、少”的生育政策方針,將1970年代“最多兩個”轉變為嚴格控制生育第二個孩子以及獨生子女政策。但是,一方面,獨生子女政策與農村生產實際、農民生育意愿嚴重脫節,造成政策貫徹執行阻力重重,惡性事件頻發;另一方面,為了完成計生目標,體制內又加強了執行力度。

恰逢此時,王老師的兒子出生了,直沖計生政策的風尖浪口。因為事先并沒有想好要隱瞞或者偷生,計生人員很快找上門。沒有經過太多動作,王老師便成了這項政策背景下最早丟掉公職的人和“反面典型”。

王老師一介書生,從前讀書,后來教書,雖然出生在農村,長在艱苦年代,但也算是吃慣了輕閑飯的文化人,盡管清貧但也還體面。教師工作丟了之后,他曾非常失落和喪氣,走路都低著頭,上有老,下有小,三個孩子嗷嗷待哺。為了維持生計,他決定學一門手藝。思前想后發現做木匠還挺吃香,于是拜了一個木匠為師。由于有文化底子,學得快,一年時間就入了門,第二年做到一半就出師自己做了。

拿起斧頭、鋸子、刨子,打門窗、打棺材、打木桶櫥柜、打梯子風車,王老師正式從一個吃公家飯的教書匠變成了吃“百家飯”的手藝人,流起了苦力人的臭汗水。好在大家因為認可他的手藝,又同情他的經歷,都還是尊重他,沒幾年他就做出了名,生活條件很快走在了全村前列。

多年之后他談起這段經歷,說自己雖然日子苦,但心里卻無怨無悔,因為“人比工作重要”。

兒子生出后,王老師視之為掌上珠心頭肉,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管教得十分嚴格。除了用自己的所學去教授兒子之外,平常的生活習慣、為人處世甚至交什么朋友都會管控。如今兒子長大成人,為他生了兩個孫兒,他每天幫忙帶著第三代,生活也算美滿幸福。而他送出去的那兩個女兒,也重新和他建立了聯系,雖然稱不上親近,但總算是有所往來。

劉老師:為超生裝病流產又假裝撿回的兒子

劉老師,是本縣X鄉的一位小學教師,今年56歲,丈夫曾是一家國企的員工。1988年,他們剛結婚沒多久便懷上了孩子,和許多人不一樣的是:從懷第一胎開始,他們一早便做好了超生的打算,并為之做足了準備。

孩子在肚里八個月的時候,劉老師便讓醫院的親戚幫忙開好了證明,證明自己得了重病,要告假休養。在得到批準之后,夫妻倆開始演戲,丈夫每隔幾天帶著妻子去醫院的親戚那里轉一圈,開一些便宜的藥,大包小包帶回家,造成自己生病的假象。家里有人來了,她就躺在床上,或者裝出無精打采的樣子。

到了第九個月,丈夫也請了假。他們對外說劉老師的病越來越重,可能孩子都保不住了,打算去贛州市的大醫院看病,實際卻是去山里一個親戚家中偷偷把孩子生了下來。生下孩子才一周多,她便將孩子留在親戚家喂米糊糊,自己悄悄回到家中。之后對外宣稱因為自己的病,孩子沒保住,生下的是個死嬰,還是個男孩,又假裝悲傷了一陣。

過了三個月,劉老師的父親讓山里的親戚把孩子放在籮筐里,弄好被子和小衣服,還放了些奶粉,再寫一張紙條“孩子檢查出有先天心臟病和肝炎,自己無力治療,希望好心人收留”,然后挑了個鎮上趕集的日子把籮筐往人來人往的橋頭一放,假裝遺棄孩子。

在那個時代,這是習以為常的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女嬰或先天殘疾的嬰兒被放在橋頭,等著別人抱走收養。當這個孩子安靜地躺在橋頭的籮筐里酣睡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懶得瞥一眼,只有少數人會湊前仔細看。他們中有些即使會因為是個男孩而心生抱養的沖動,但一看到這個孩子有先天心臟病和肝炎,又都會擔心是否撿了個麻煩而退縮。

而這時,劉老師的父親早就在旁關注著。等人圍得越來越多的時候,他趕緊假裝上前查看孩子的狀況,然后放出話說“我女兒剛剛得病生出的兒子沒了,剛好有個這么好看的男孩,有病又怎么樣,我就不信養不好他,抱回去我女兒要就給她,不要就我養”。旁邊的人勸他不要撿個“事包”(麻煩)回去,到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他故意爭了一番,便端起籮筐走了。之后,劉老師和父親又演了一場戲,表示自己無論如何不想要這個孩子,要養就老人自己養。從此,這個親外甥就成為了老爺子“抱養”的娃,孩子跟著姓了劉,管他叫爺爺。

第一個兒子經過這樣的“運作”之后,與劉老師撇開了關系,她又開始了第二胎的生育準備。當然這個過程她還得繼續把身體“調養好”,繼續去醫院,繼續找偏方,繼續買藥,繼續禁口。不過,隨著她的身體慢慢“好起來”,沒半年就又懷上了,十個月之后,生下來又是個男孩。這樣,她就名正言順地避開了超生可能帶來的所有風險,也絲毫沒有影響到夫妻倆的鐵飯碗,甚至還得到了單位同事和領導的特殊照顧。

過了五六年,大兒子慢慢懂事了,夫妻二人偷偷將秘密告訴了他,一邊想盡辦法彌補“棄嬰”名分為孩子帶來的傷害,一邊要求孩子對外保守這個秘密。孩子雖然不理解,但因為確實享受到外公外婆和親生父母的極盡關愛,所以也沒有太多怨言。之后又過了七八年,孩子上初中了,計劃生育政策也逐漸變得溫和,丈夫所在的單位也面臨國企改制和職工下崗,劉老師便托了親戚的關系請教育局領導吃了飯送了禮,說想把父親收養的這個孩子要到自己名下來撫養。教育局領導一聽這樣的情況,心知肚明,但也沒有深究追責。就這樣,既避免了為超生擔責,又終于讓孩子回到了他們身邊。

不過,對劉老師來說,始終有一種遺憾和愧疚——在大兒子童年的成長時期,自己無法給予更多的陪伴和照顧,造成了這些年來母子間一直有種無法消弭的生疏感,孩子更多時候并不愿意待在父母身邊,一放假就喜歡往外公外婆家里跑。但總的來說,相比其他丟了工作或深受打擊的“超生教師”來說,她感覺這些是值得的,自己也是幸運的。

黃宏、宋丹丹表演的著名小品《超生游擊隊》截圖。

張老師:超生被抓后,耗費15年才恢復元氣

張老師,本縣D鄉人,今年45歲。1995年第一胎生了女孩,雖然夫妻二人對女兒極為喜愛甚至是溺愛,但從生下她的第一天起,他們就一直在盤算什么時間、以什么方法再生個兒子。計生干部經常上門要求張老師的妻子進行結扎,他們便以身體不好不能做手術為由,上了個環就逃避了。

那些年正是他事業的上升期,經過多年煎熬剛剛從村小的教辦主任升為校長,一篇教學論文又得了全國一等獎轟動一時,在書法、音樂、繪畫方面他都才華橫溢,一時間得到了縣教育局領導的特別關注,準備將其列為特殊人才來培養。然而,這也正是他糾結為難之處。一方面,他有著強烈的生兒子的愿望;另一方面,他又很明白對于自己這樣的鄉村教師來說,一生中能夠上升的機會并不會太多,一旦因為生兒子的事情影響,不但可能前途不保,甚至連工作也要丟。在那些左右為難的日子里,他變得焦慮,開始打聽各種超生卻能逃避處罰的方法。

1996年,大約是終于想清楚了,覺得可以豁出去搏一把了,張老師找了熟人偷偷給妻子取了環,并開始研究生男生女的秘方。到了1997年正月,妻子某個月例假沒來,找了可靠的中醫一把脈,知道終于懷上了。前面四個月沒有顯懷,妻子就一直住在家里,正常生活,正常砍柴種地。

到了第五個月,肚子慢慢隆起,擔心被人發現,便搭了班車,去到七十里路外的岳父岳母家住。岳父岳母兩口子住在山村里的半山腰上,來來往往的人不多,平時多加注意不到村子中心走動,一般不會被發現,而且即便發現,憑著大舅子是村支書,上下溝通一番也能暫時遮掩。

第八個月時,妻子肚子特別大。計生干部天天在村子里進進出出,抓人牽牛搞了不少動作,許多懷孕的婦女都躲了或逃了。大舅子覺得繼續住家里不安全,自己遲早扛不住,于是,暗暗聯系了三十里路之外的親戚,他們住在深山老林中,周圍沒有幾戶人家。于是,找了個天還毛毛亮的早晨,張老師和大舅子,帶著大包小包,一路走一路扶著孕婦,上山下嶺,趕了三十多里石頭小路終于到達親戚家。這個親戚是妻子的親姑姑,為人特別熱情,特別注重親情,聽說侄女要來,早早就收拾好了房間,準備好了生孩子要用的各種東西。安頓下來后,衣食住行更是照顧得無比細致。

十月期滿,孩子順利生下,母子平安,并且如愿以償,是個男孩。因為沒有電話,張老師等到孩子出生第三天才見上母子倆。接著,母子倆又繼續住了三個月,等滿了百日才接到娘家住下,一住又是半年。

當張老師帶著妻子和新生的孩子回到自己家中時,他們早就想好了應對的方法。首先他給孩子取了一個跟著妻子姓的名字,然后教孩子叫自己和妻子為“姑父”“姑姑”,對外稱這是妻子哥哥的孩子,因為出外打工寄養在自己家里。

但在20世紀最后的幾年里,計生政策的執行已經到了最為嚴酷的程度。鄉政府為了完成計生指標,也為了收取更多罰款,越來越鼓勵人們舉報揭發超生者,一旦核實,有些地方獎勵一百元,有些地方獎勵五百甚至一千。于是,出現了許許多多告密者,他們一時間成為鄉政府的耳目,有些人甚至以此為職業。他們可能是鄰居,可能是眼紅的親戚,也可能是一個過路人……總之埋伏在四周,伺機而動。許多家庭因此破產,還有不少家庭不得不遠走他鄉。當然,一旦悲劇發生,告密者與超生家庭之間便會在其后幾十年的時間里勢如水火,陷入無窮無盡的斗爭。

盡管做了一切可能的掩飾,張老師還是沒能逃過告密者的舉報。他的一位鄰居因為一些小事的爭吵,一氣之下去鄉政府反映了情況。當晚,十多個計生人員就包圍了房子。張老師無論如何解釋,計生人員都不予理會,直接將家中的電視搬走,豬、牛牽走,然后掏出手銬就將張老師反手拷到鄉政府。第二天,縣教育局得知情況,準備立刻進行處罰,并且有人傳出話可能要撤職開除。張老師有親戚是國企的小領導,各方面都認識,一聽到消息,馬上四處走動疏通。最后,第三天才將其放出,出來時他的手腕已經紅腫,人瘦了一圈。

第四天,處罰方案出來,鄉政府要罰款一萬五,教育局則要他繼續回去教學,但必須停薪兩年,第三年到第五年只能每月給五百元工資。這意味著他要在承擔相當于現在十萬元巨額的罰款之后,連續四年正常工作但不拿或少拿工資。原本經濟條件不寬裕的家庭,瞬間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泥潭。

張老師回憶起那些年,說一開始自己身上連抽煙的錢都沒了,孩子也經常生病,每年都要花費幾千甚至上萬的醫藥費,親戚朋友的錢都借了個遍,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開口了。再往后偶爾去打牌,因為牌技好,時常能贏上一兩百,便把業余時間全部投入到牌桌上,也幸虧有牌運,那些年,好時一月能贏個一兩千,差時也有煙錢。就是如此才勉強撐過來。但在此期間,卻和妻子的感情出了問題,兩人一見面就吵架,鬧離婚,整個家庭幾乎崩塌,一直到2015年才恢復正常。而經濟上傷了元氣后,他想盡了一切辦法來彌補,讓妻子出去打工,女兒也早早出來工作,自己在老家則拿起鋤頭從種菜到種西瓜到養殖,到現在用業余時間跑保險業務,經過十多年努力,才算慢慢好起來。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武穴市| 龙井市| 漳州市| 大英县| 上蔡县| 安义县| 唐海县| 上思县| 集贤县| 洛扎县| 仙游县| 平罗县| 彭州市| 环江| 龙岩市| 沙坪坝区| 望江县| 淮滨县| 营山县| 阿坝县| 金沙县| 中宁县| 花垣县| 壤塘县| 萍乡市| 连南| 乐亭县| 广河县| 漾濞| 视频| 元江| 喀喇| 乐亭县| 合江县| 隆回县| 繁峙县| 安西县| 栖霞市| 安溪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