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鹽城:氣象局科普樓對外出租成賓館年入百萬,規劃局調查

記者走訪:科普大樓被出租搞經營
科普大樓在鹽城市氣象局辦公大樓南側20米處。大樓大門朝西,呈現L形,主樓共6層,附樓2層,門頭上寫著幾個醒目的賓館酒店廣告牌。
記者從南門進去,發現里面是一家賓館,從四層到六層都裝修成了客房,二樓和三樓大門緊鎖。“二樓三樓以前是開飯店的,現在生意不好關了,客房共31間。”據賓館服務員透露,賓館和飯店都是租的鹽城市氣象局的房子,租金好像幾十萬。
“這棟樓確實是氣象局的,是老板租的,后面還有停車場。”在附樓一樓的店里,一位接待員稱。記者目測,整個大樓南北長40米左右,東西寬25米左右。
引發糾紛:沒產權證賓館沒法正常經營
“我是2006年左右整體租下了氣象局的這棟樓,部分被我轉租了。”季女士向記者提供了2015年7月鹽城衛生部門、公安部門要求補證的通知書,上面都寫著:缺少房屋產權證明。“沒有房產證,現在飯店和賓館辦不了許可證,沒法正常經營。”季女士很擔憂。
“行政機關已責令我們停業,飯店賓館開不了,我就一直沒有給租金,已經和氣象局打官司了。”季女士說,一審法院判決她敗訴,目前她已經上訴。記者找到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季女士按照年租金60萬向鹽城市華虹氣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支付租金,并于判決生效一個月內退還整棟樓。
記者發現,季女士提供的合同和判決書中提到的鹽城市華虹氣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并非鹽城市氣象局。“這是氣象局的下屬單位。”季女士肯定地說。通過查詢得知,鹽城市華虹氣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9日,注冊資本130萬元,股東為鹽城市氣象局,持股比例100%,股東類型為集體所有制。
氣象局:改變用途一直辦不了房產證
記者在一份日期為2004年12月15日、編號為2004224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看到,建設項目名稱為科普中心樓,建設單位是鹽城市氣象局,建設規模:3229㎡。“科普是公益事業,是政府劃撥的土地,鹽城市氣象局不能改變用途對外出租賺取租金,驗收肯定過不了關。”鹽城市國土規劃系統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
科普中心樓為何全部出租?“這是八項規定前的事情,我們經費緊張,將辦公樓的三樓改成了科普中心,科普樓就對外出租,每年60萬租金也可以補貼經費不足的部分。”鹽城市氣象局辦公室陳主任說,鹽城市華虹氣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就是氣象局的,加上雅家樂超市30多萬的租金,氣象局每年租金共100萬左右。這些租金用作何處?陳主任稱,省氣象主管部門經常來審計,監管非常嚴格,不能亂用一分錢。
“我們也和規劃建設部門溝通過,也想拿房產證,可是他們以科普中心樓改變了用途為由,不給我們驗收,什么也辦不了。現在準備租期到了全部收回,不對外出租了。”鹽城市氣象局紀檢組長劉青直言不諱,他告訴記者,現在正和承租人打官司,“所有問題的解決都要等法院的最后判決”。
最新進展:規劃監察支隊將現場調查
規劃的是科普中心樓,結果改變用途用來出租,此事該如何處理?“我將盡快安排城中大隊的同志去現場進行調查,弄清緣由。”鹽城市規劃局規劃管理監察支隊支隊長唐孝崗告訴記者,此事是10多年前發生的,時間較長,里面到底是什么問題,是在建設時改變了用途還是建好后改變的,都要弄清楚之后再處理。
鹽城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此事有兩種處理方式。其一,規劃部門對改變用途的事實認可,國土部門打報告由市長會辦,同意后,由產權單位補交出讓金,從科普樓的性質徹底變成商用樓。其二,國土部門發放整改通知書,或規劃部門現場執法,要求恢復到當初的送審圖紙和規劃用途,責令限期整改,再進行規劃驗收,通過后發放科普中心樓的產權證。
(原題為《鹽城氣象局科普樓怎么成了賓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