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報刊文談學前教育質量:師資缺乏,“小學化傾向”突出
【教改透視】
盡管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量大、面廣、線長,底子薄、欠賬多,學前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困難和挑戰。
學前教育質量難說滿意
“小學化傾向”仍是制約保教質量提升的“枷鎖”。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導致家長對孩子要求越來越高,錯誤的把開發智力等同于學習知識,更有甚者產生了拔苗助長的現象。而有些幼兒園為了經濟利益而喪失了教育立場,只是一味迎合家長的需求,不顧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接受能力而開設一些小學課程,使得幼兒園的生活如同小學上課一樣,對天真、好動、無拘無束的孩子如同上了一道無形的枷鎖,讓孩子失去了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對幼兒的一生帶來抹不去的陰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西部五個國家級貧困縣442所幼兒園的調研顯示,從桌椅擺放和教室布置、作息制度以及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等來看,大約2/3的幼兒園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小學化傾向”,做到基本符合幼兒園特點的僅占1/3。
幼兒園師資隊伍成為制約保教質量提升的“瓶頸”。
二孩時代,隨著幼兒園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幼兒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難以滿足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我國師幼比長期徘徊在平均為1∶20~1∶23的低水平,農村地區更低,與國家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近年來,教師中沒有評職稱的比例逐年攀升,從2009年時的61.3%提高到2015年的72.9%。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補充在各地普遍遇到困難,許多民辦幼兒園為降低成本,低成本聘用無資質教師,數量不足問題也普遍存在。由于編制、待遇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保障程度差,流動性大,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從事幼教事業,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堪憂。
評估督導體系不健全是制約保教質量提升的“桎梏”。
目前,幼兒園教育評估督導中名目繁多的所謂督導檢查,給本就壓力山大的幼兒園和教師雪上加霜,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因為安全檢查而不設活動區的現象。同時,幼兒園評估督導中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唯上主義等。所以,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希望能夠不要有那么多形式主義的檢查、評估、督導、會議,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在應付所謂的檢查工作上,能夠切實為園長和教師松綁,尊重其專業自主權,還給他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為他們打造一個更加自由的教育空間,能夠靜下心來做好幼兒園管理、潛下心來做好保教工作。
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
隨著“全面二孩”時代的到來,家長對學前教育需求增大,不僅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顯得尤為緊迫,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在追求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對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把好學前教育質量“指導關”。
為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首先,要創設良好環境條件,尊重幼兒身心特點,因地制宜設置開放、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提供豐富、適宜的玩具、操作材料、幼兒讀物等材料,鼓勵和支持幼兒根據自身興趣、需要和經驗水平,自主選擇游戲內容、游戲材料和伙伴,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開展多種游戲。其次,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體活動等形式,綜合組織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各領域內容,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為每個幼兒提供充分參與的機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等獲取經驗,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再次,要建立健全教研指導網絡,根據幼兒園數量和布局,劃分學前教育教研指導責任區,安排專職教研員,定期對幼兒園進行業務指導,完善區域教研制度,建立縣-鄉-村三級教研網絡,充分發揮城市優質幼兒園和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及時解決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
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把好學前教育質量“教師關”。
誠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所言,發展學前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師資的缺乏,二孩時代,家長對優秀幼兒教師素質的要求和期待也在提升。首先,要提高培養質量,各地要制定幼兒園教師培養規劃,合理擴大培養規模,逐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本科以上層次教師的數量和比例。其次,要補足配齊幼兒教師,公辦幼兒園要按照《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合理確定教職工編制,滿足正常教育教學需求,嚴禁擠占、挪用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民辦幼兒園按照配備標準,配足配齊教師。再次,提高教師待遇,公辦幼兒園教師執行統一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企事業單位辦、集體辦、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和社會保險由舉辦者依法保障,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幼兒園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最后,要加強幼兒教師培訓,要建立滿足不同層次和需求的培訓體系。
構建保教質量評估督導體系,把好學前教育質量“督導關”。
專業化的教育質量督導是保障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為了真正發揮常規性、制度化的督導評估對改進保育教育質量的作用,使督導評估切實促進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首先,要建立健全評估督導標準,制定學前教育評估督導標準,著重加強對師資配備、規范辦園、幼兒身心發展等方面的評估,建立科學的評估導向,形成科學完善的學前教育評估督導體系。其次,要改進評估督導方法,建立健全與督導職能相適應的、獨立行使督導職權的地方各級學前教育督導機構,努力建設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專業化督學隊伍,全面提升教育評估督導水平。再次,要完善督導問責機制,將學前教育質量督導結果作為地方政府考核、問責和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定期發布督導評估報告,讓全社會了解學前教育質量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并接受社會監督。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原題為:《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怎樣實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