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華教授程文浩:中國公益慈善正爆發性增長,但仍不夠透明
郭士玉/新華網
字號
“截至2017年4月13日,我國現有基金會5688家,凈資產近1200億元,中基透明指數平均值為48.29。”近日,在由基金會中心網和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公益基金會信息公開與透明”研討會上,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程文浩公布這樣一組數據。
中基透明指數即FTI,是一套綜合指標、權重、信息披露渠道、信息完整度等參數,以排行榜單為呈現形式的基金會透明標準評價系統,每月更新,排名越高代表基金會透明度越高。
2012年8月29日,旨在促進中國公益慈善行業的公開透明“中基透明指數”上線運行。“五年前,我們推出中基透明指數時全國基金會總數是2752家,總資產572億元,現在已經增長了一倍。”程文浩表示,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正在出現爆發性增長,但公益基金會中基透明指數平均值只有48.29,透明現狀仍不盡如人意。
慈善法頒布實施后,對于慈善組織信息公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鄧國勝教授表示,慈善法明確規定了信息公開的對象、內容和程序,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由之前的軟約束升級為硬約束。
“接下來兩年慈善組織的認定數量會快速增長,基金會根據慈善法要求對信息披露進行調整也是迫在眉睫。”鄧國勝建議,中基透明指數本身也應結合慈善法規定以及實踐中的反饋不斷升級完善。
“中基透明指數由60個指標縮減為41個,分數也由129.4分壓縮到100分,更利于大家理解和使用。”基金會中心網總裁陶澤對此表示認同,“中基透明指數過去五年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的過程,成效也基本達成了中基透明指數開發的初衷。”
陶澤提供了一組數據,2012年時,只有17家基金會能夠拿到滿分,5年后,截至2017年4月16日,已有193家基金會按照中基透明指數的要求達到滿分,數量增加了10倍。
“越來越多的公益基金會開始以FTI分數作為自己透明公開的憑證。社會公眾和企業也開始利用中基透明指數來判斷各個基金會是否透明公開,并以此為標準決定是否給予捐贈。”陶澤表示。
(原題為《中國公益基金會信息透明離“滿分”還有多遠?》)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