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神龍汽車醞釀架構調整:中法雙方或將分別主導雪鐵龍和標致品牌
Stellantis集團和東風集團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將進行內部架構調整。
有報道援引神龍汽車內部人士的說法如此形容新架構:“東風內部稱為‘兩室一廳’模式,即神龍汽車作為生產基地保留,保持現有股比;旗下兩大品牌,其中東風標致由法方主導,東風雪鐵龍由中方主導。”
這是神龍汽車繼出售第二工廠給東風本田后的又一重大變革消息,對此,神龍汽車方面表示,“談判仍在進行中,有關未來產品規劃等細節仍有待敲定,更多細節將于3月1日Stellantis集團發布的在華全新戰略規劃中公布。”
另有消息稱神龍汽車股比將有所調整,調整后,東風標致由法方控股,外方擴股至75%,東風雪鐵龍由中方控股,中方擴股至75%,而原神龍汽車則將作為生產基地保留,成為兩大品牌的代工廠。
對此,神龍汽車相關負責人對外回應稱:“目前股東雙方還在談判,神龍汽車的股比不會調整,只是內部分工可能將有所變化。”
多數業內分析認為,綜合相關回應來看,神龍汽車內部架構會迎來調整,但目前暫未有定論,顯然,龐大的國內汽車市場讓股東雙方均對神龍汽車仍有期待。
公開資料顯示,神龍汽車成立于1992年5月18日,總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車企,神龍汽車也曾推出過富康這樣家喻戶曉的“一代神車”。
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產品更新迭代緩慢的神龍汽車在2015年創造了70.48萬輛的巔峰后便持續下滑,2016年至2020年,分別下滑15.2%、36.85%、32.89%、55.17%、55.74%,最嚴重時銷量連續兩年遭遇“腰斬”。
2019年9月,神龍汽車發布“元”計劃以改變持續低迷的銷量和業績,當年,其第一工廠由政府收購,第二工廠同設備一起整體出售。目前,神龍汽車僅剩武漢三廠和成都四廠兩處生產基地。
屋漏偏逢連夜雨,2020年初的疫情爆發讓身處武漢的神龍汽車再遭重創,年銷量跌至5萬輛。當年10月,神龍汽車又發布“元+”計劃,以“產品更中國、營銷更精準、服務更信賴、運營更高效”為口號,準備踏上復興之路。
2021年,在凡爾賽C5 X、2021款天逸、中期改款標致4008/5008等車型的助力下,神龍汽車累計銷量100,567輛,同比增長100.07%,如期完成銷售目標。其中,東風雪鐵龍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37%,東風標致全年銷量同比增長74%。
2022年是其成立30周年,神龍汽車方面表示,希望在2021年的基礎上翻番,沖擊20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
根據東風集團公布的銷量數據,在剛剛過去的1月,神龍汽車取得了超過13000輛的成績,據了解,其年內還將有中期改款雪鐵龍天逸、標致品牌跨界車等全新車型陸續推出,而根據“元+”計劃,神龍汽車將在5年內打造并投放14款新車型,實現產品矩陣的全面升級。
但扭轉頹勢并不容易,與虎年業績開門紅并存的,是神龍汽車始終備受詬病的新品投放速度。近三年來,標致、雪鐵龍兩個品牌僅有凡爾賽一款全新車型,令“元+”計劃的完成度大打折扣。而且,其電氣化領域的緩慢節奏也已成為掣肘隱患之一。
此外,近年法方股東并未展示出自身對中國市場的關注。相較其他合資車企,“BBA”和“兩田”的高管們早已學會在新車發布會上用中文致辭,大眾CEO赫伯特·迪斯甚至還能在國內社交媒體上與中國消費者們互動。
不過,隨著東風雷諾、長安PSA等品牌相繼退出中國市場后,法系品牌市場份額也在被蠶食,相對之下,仍在積極變革求生的神龍汽車更受關注。在自主品牌向上、主流合資品牌內卷、豪華品牌下探的壓力下,以神龍為代表的邊緣合資品牌正在被進一步擠壓,其復興之路仍是道阻且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