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融之最:中國面值最大的銅錢——國寶金匱直萬
原創(chuàng) 尹伯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文│尹伯

王莽篡漢執(zhí)政的十六年間,先后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史書載周室鑄錢以“貨寶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王莽便托古改制,借以證明自己乃周王室后裔的正統(tǒng)地位。第三次改革時王莽推出了寶貨制,六大類貨幣并行,《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二十九》記載道:“凡寶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ニ十八品中,“錢貨六品,金貨一品,銀貨二品,龜貨四品,貝貨五品,布貨十品”。“錢貨六品”即六泉(大泉五十、壯泉四十、中泉三十、幼泉二十、幺泉一十、小泉直一),“布貨十品”即十布(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在布貨中,小布重15銖,依次遞增1銖,至大布則重24銖。小布與小泉的重量比是15:1,兌換率卻是1:100。大布與小泉的重量比是24:1,兌換率高達1:1000。寶貨制的貨幣種類繁多,幣值混亂,更換頻繁,且大多數都是虛值大額貨幣,導致物價飛漲,使用極其不便,民怨沸騰,加速了新莽政權的覆滅。
國寶金匱直萬也是王莽改制的產物。該錢樣式獨特,上部為一方孔圓錢,篆書“國寶金匱”四字,“國寶”意為國之寶貨,即通行錢幣,“金”指黃金,“匱”為黃金的單位;下部為長方形,書“直萬”,意為此幣一枚可抵五銖錢一萬枚。此幣無論是從形制還是從文字上看,都與莽泉無違。第一,此錢上圓下方、外圓內方,與王莽深信的陰陽五行思想相契合;第二,其字體和寫法與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多有相似之處,“寶”字中部寫成雙王,代表王氏家族的統(tǒng)治地位,而其他歷代錢幣的“寶”字中部都寫作“王缶”或“王爾”。該錢錢緣流銅參差不齊,顯然出型后尚未經過打磨加工,很可能未正式流通過。關于此錢的性質,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這是流通貨幣,只是因為折價太高沒有正式進入流通領域;也有人認為該幣非通行貨幣,一說是用來記載王莽占有黃金的數量,一說是其為開爐、鎮(zhèn)庫之用。《漢書》中提到黃金一斤值平錢一萬,與國寶金匱直萬的價值相同,也許直萬錢就是兌換黃金的憑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國內載此錢存世僅一枚半,半枚是《古泉匯考》中記載的收藏家劉燕庭所存上半部殘品,一枚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出土于西安未央宮地區(qū),民國時幾經轉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現身香港拍賣市場,由政府買下,現藏于國家博物館。2000年以后,陜西相繼有國寶金匱直萬出土的消息,但真假難辨。
國寶金匱直萬鑄工精良,造型別致,字體雋美,傳世罕見,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被冠以“古錢魁首”之稱號。

鍾官遺址發(fā)掘的深溝(文獻記載,西漢至王莽時期,設有鑄錢的鍾官,有10萬刑徒參與鑄錢,鑄錢量高達280億萬)
原標題:《【金融之最】中國面值最大的銅錢——國寶金匱直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