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鹿角長生,背后機理是什么?
文/陳根
鹿因其美麗優雅的形象,自古就被人類當成瑞祥神獸。當然,除了觀賞,鹿的鹿茸更是具有營養價值。鹿茸是鹿剛長出不久尚未骨化的嫩角,外覆茸皮,內含軟骨、血管。
梅花鹿和馬鹿的鹿茸都可供藥用,其中,鹿茸的藥用價值最早見載于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稱鹿茸有“益氣強志,生齒不老”的效果。明代著名醫家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上記載鹿茸“善于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是強身健體的上好補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及時鋸取鹿茸,任其繼續生長,鹿茸便會褪掉茸皮,逐漸骨化為堅硬的鹿角。此時養鹿者只能再等一年,等鹿角在秋冬時脫落,于次年春季長出新的鹿茸,再進行收割。
然而,無論是入藥還是作為膳食進補,雖然多年來人們一直希望從鹿茸中獲得抗衰防病的能力,但卻對其中的機制不甚明了。現在,一份發表在《細胞發現》上的研究,通過對包括鹿茸干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進行代謝層面的分子圖譜繪制,揭示了鹿茸有再生的能力背后的生命活性物質。

根據論文,研究人員的分析既包括鹿茸干細胞,也包括“再生之王”蠑螈斷肢再生的芽基、還包括年輕的靈長類組織以及具有強再生能力的人類干細胞。
結果顯示,在鹿角的再生過程中,位于鹿角骨膜的鹿茸干細胞可以分化產生包含血管、軟骨、骨、真皮和神經在內的完整鹿角器官。也就是說,干細胞是再生的“主角”。這與人類干細胞的作用是相同的,人類的成體干細胞,也可以對多種組織和器官進行再生修復。
不同的是,在已有的代謝通路的框架內,研究團隊跨物種、跨年齡、跨組織地分析了大量的細胞,發現再生細胞對代謝途徑有自己的“偏好”,富集多胺代謝、尿嘧啶代謝、脂肪酸代謝等更頻繁地發生。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代謝通路是跨物種保守的、與再生密切相關。
同時,研究團隊結合已有的人類干細胞衰老研究平臺,對潛在的促再生代謝物進行了細致的篩選,最終發現了一種“明星分子”——尿苷。而此前,尿苷作為一種藥物具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等活性。
研究人員表示,單一代謝物尿苷能夠促進哺乳動物多器官組織的再生修復過程。年輕人血液與老年人血液相比具有更高的尿苷含量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這樣來看,“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慢說。唯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鹿茸的功效,確實不是徒有虛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