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胰腺癌研究獲最新突破:腫瘤生長機制被發現,可被顯著抑制
為胰腺癌細胞提供養料的“元兇”之一找到了。
胰腺癌是目前人體中惡性程度最高的消化惡性腫瘤,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5年生存率小于6%,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號稱“癌中之王”。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4月18日獲悉,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志剛和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孫勇偉,共同帶領團隊在國際著名醫學雜志《胃腸病學》上發表研究成果,闡明胰腺癌腫瘤微環境中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系統的存在及其失調現象,證明了5-HT通過調控有氧糖酵解促進胰腺癌細胞在代謝應激條件下的生長,進而促進胰腺癌的惡性進展。
這意味著,該研究提供了神經遞質系統對腫瘤調控作用的直接證據,進一步詮釋了腫瘤的系統性調控理念。其具有重要的臨床轉化意義,對胰腺癌治療效果的提升及相關患者的預后改善均有積極作用,將為今后廣大胰腺疾病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孫勇偉透露,胰腺癌最典型的的特征就是結締組織增生,致密的間質成分可達到腫瘤組成部分的90%。由于癌細胞的快速分裂和生長需要大量能量,它們通常依靠分解葡萄糖來獲取能量,這就導致胰腺腫瘤細胞血供少,營養缺乏。那么,胰腺癌細胞如何在這種極端的生存條件下,繼續充分利用這些有限的能量來源,保持生長從而完成自己的惡性生物學功能呢?
4年來,研究團隊找到了影響胰腺癌細胞生存的重要因素——腫瘤微環境中紊亂的5-HT系統。即腫瘤細胞自身來源的5-H通過自分泌作用于HTR2B受體,增加了腫瘤細胞在代謝應激條件下的有氧糖酵解,為細胞的生長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對此,HTR2B受體的抑制劑SB204741能夠顯著抑制KPC和PDX模型中胰腺癌細胞的生長。同時,HTR2B 受體的抑制劑已進入肺動脈高壓的臨床實驗,因其安全性較好,有可能作為胰腺癌治療的一種候選藥物。
張志剛表示,這一研究發現了一個胰腺癌能量利用的“法寶”,并闡明了它的作用機理。“當我們剝奪了胰腺癌的這一‘法寶’時,它的生長被顯著抑制了。更有意思的是,針對這一法寶的藥物已開始用于肺動脈高壓治療的臨床實驗,該研究為胰腺癌的治療提供了老藥新用的新策略,這將大大縮短研究成果進入臨床實驗的時間,為胰腺癌提供新的治療方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