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魯鎮到布魯克林|自由比故鄉更動人
《東京夢華錄》記宋代除夕夜,“爆竹山呼,聲聞于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魯迅在《祝福》中也正是在除夕前夜回到故鄉魯鎮的,“空氣里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
少時記憶中,在魯鎮咸亨酒店當伙計時,“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艾麗絲在愛爾蘭恩尼斯科西小鎮雜貨店做柜員時,也大抵一樣。科爾姆·托賓(Colm Toibin)就說,中國和愛爾蘭的小鎮很像。
在去布魯克林之前,艾麗絲一直住在恩尼斯科西小鎮的弗來瑞街,“與許多同齡人一樣,找不到工作,前途茫茫”。雖然已在職業學校學過會計,艾麗絲還是只能在周末去凱莉雜貨店做柜員。小鎮上都是熟人,雜貨店很是無聊,夜晚的舞廳里也滿是討厭的人。
艾麗絲以為自己會像母親一樣,一輩子住在小鎮上,“認識所有的人,有同樣的朋友和鄰居”。但是姐姐終于為艾麗絲覓得去布魯克林的機會,自己卻留下承擔照顧母親的責任。
弗勒德神父說,在布魯克林,只要受過教育,努力誠實,就能得到白領的工作。在伯明翰工作的哥哥杰克也告訴艾麗絲,在外工作,只要盡忠職守,就會受到欣賞。杰克起初也曾不顧一切地想回家,“但如今我習慣了,喜歡我的工資袋和我的獨立性”。
去布魯克林的船,從利物浦啟航。艾麗絲下鋪的乘客一上船就大聲抱怨:“再也不乘三等艙。再也不帶箱子。再也不回利物浦老家。”等平靜下來,她才說雖然乘船很遭罪,但還是每年都要從布魯克林回來一次探望母親,“我們不會再年輕了,我們誰都不會,所以一起待一個星期很愉快。”
弗勒德神父為艾麗絲推薦了工作和住處,還支持她去布魯克林學院上夜校學習美國的會計師課程,一切都充滿希望。艾麗絲就這樣“奮斗過布魯克林的兩個冬季和許多艱難時日,并在那里陷入愛河”。她給母親回信說,在布魯克林人人都是整夜開著暖氣的。
布魯克林也有討厭的人,舞會上多嘴的多洛莉絲們,但你能輕易擺脫。如果不是因為姐姐意外去世,艾麗絲不會這么快又回恩尼斯科西,也不會遇到小鎮的戀人。留下還是離開的困惑,也就不復存在。
但是,凱莉雜貨店老板的毒舌,還是驚醒了艾麗絲,恩尼斯科西還是從前那個小鎮。走出雜貨店,艾麗絲就找出了輪船公司的訂票電話。
像是回到魯鎮的第三天,“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明天就回布魯克林。
彭益鴻|上海律師,人權、法律與公共政策研究員,先后畢業于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法學院,在《中國不動產法研究》《中山大學法律評論》《光華法學》《南方都市報》《人民法院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法律評論。pengyihong.com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