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污染農田土壤中鎘原位固定化策略及評價獲進展
2022-02-09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李志安團隊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有害材料雜志》。
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是當前較受推崇的治理方法,通過施加土壤鈍化劑原位穩定重金屬以減少作物吸收重金屬。水稻是極容易吸收重金屬鎘的一種農作物,長期食用污染大米可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危害。鎘固定化有助于減少鎘在水稻籽粒中的積累,但其對消化過程中鎘在水稻中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響以及食用水稻的相關健康風險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將原位土壤鎘固定化和生物可利用性校正健康風險評估(HRA)相結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大米消費引起的鎘暴露風險和評價不確定性。在輕度鎘污染農田上單施或配施硅灰石與四種磷酸鹽,結果表明,硅灰石和四種不同的磷對水稻籽粒中鎘濃度的降低效果相同,但在模擬人體胃腸消化過程中,硅灰石和磷對水稻中鎘生物可利用性的影響不一致(53%~71%)。基于米鎘生物可利用性的HRA表明,硅灰石施用對稻米鎘的暴露風險最低,其次是硅灰石和六偏磷酸鈉共同施用。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4389422000516
(原載于《中國科學報》 2022-02-09 第3版 領域)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朱漢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