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檢測最苛刻,保質一年洋牛奶是垃圾
“保質期一年的進口牛奶是垃圾”,4月11日,在飛鶴乳業成果發布會暨湖南衛視臺網合作啟動儀式上,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一語驚人地如此表示并指出:8年努力,中國奶業已脫胎換骨,我們自己研制的奶粉更適合中國的寶寶。
“我要說的是中國奶粉好”,高鴻賓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中國政府和全體奶業人,包括企業,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以極大的魄力,對中國的奶業進行了改造、整頓、提升,現在無論是奶牛的品種,養殖的過程,養殖的技術,加工的水準和設備,幾乎是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高鴻賓還透露,現在我國奶業檢測是歷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嚴格的,甚至說是最苛刻的。國家食藥監總局每年的檢測經費有4個多億,其中有25%用于奶業的檢測。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歷史時期,有我們目前對奶業監管如此嚴苛。
“我說中國奶粉好,更重要的是,我們研制的奶粉非常符合中國人的特點,符合中國孩子的體質”,高鴻賓表示:“中國人的體質和歐美人的體質有很大的差別。”
但是目前還是有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半信半疑,對此,高鴻賓也指出,現在大家對中國奶粉,還有些顧慮,但遠遠不像8年前,談到中國奶制品就杯弓蛇影,心存疑慮,主要是大家對中國奶粉還不夠了解,對生產過程不夠了解,我們可以邀請他們參觀養殖場、加工廠,看看中國的奶業到底處在什么樣的水平。
不過高鴻賓也指出,還有一些消費者是盲目消費進口牛奶,他們以喝洋牛奶為榮,認為是一種必備的身份象征。
“可是你到超市去看看進口液態奶是什么狀態,保質期一年,這種牛奶你還能喝?那叫垃圾”,高鴻賓說,消費者總認為國外的牛奶比中國好,這是消費誤區,并不是身份的象征。
記者在超市發現,以常溫奶為例,來自德國的萊愛佳、德亞等品牌保質期都是一年;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進口牛奶保質期在9個月左右。而國內品牌常溫奶基本都是半年左右。
在京東商城里,歐德堡、德亞等德國進口牛奶保質期都長達一年。
就在此前不久,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奶業創新團隊負責人王加啟就以充分的科學檢測數據表明,即便是合格的進口牛奶,也根本不如中國牛奶質量。
王加啟表示,剛剛擠出的生乳中糠氨酸含量是最低的,但是牛奶經過滅菌方式受熱越高,糠氨酸含量就越高,其營養價值就降低。
而檢測數據顯示,國外進口常溫奶和巴氏奶與國內常溫奶和巴氏奶比較發現,前者糠氨酸含量均高于國內產品,即營養價值就更低。
“牛奶中最好的物質就是其獨有的生物活性物質,每種物質含量都非常低,但每種作用都非常大。而這恰恰是喝牛奶最主要的原因”。中國奶業協會乳制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顧佳升表示,“牛奶加熱,隨著溫度的升高活性物質也會減少,因此喝牛奶當然應當喝低溫巴氏奶,那些長途跋涉從國外進口到中國的牛奶又怎能和國產的牛奶相提并論?喝牛奶就不應當舍近求遠!”
(原文題為《進口奶保質期超一年為垃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