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觀影人次近五年最低,誰搶了春節檔電影的“客人”?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游戲產業觀察者)
春節檔不火了,這已經成為了現實。

盡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的春節檔(1月31日至2月6日)影院仍收獲頗豐,總票房收入已達60億元(含服務費,下同),排名影史第二。
媒體對此報道稱:需強調的是,高票房是高票價帶來的,今年春節檔期間平均票價為52.8元/張,同比上漲8%,與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相比漲幅達18%。
而在這個高票房的背后,則是春節檔觀影人數的大滑坡。
詭異的悖論,卻事實存在且太過實在。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2022年春節檔雖場播放場次創近五年新高,但觀影人次卻創近五年新低。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2022年春節初一至初四的電影播放場次分別為56.4萬場、51.8萬場、49.8萬場、46.5萬場,均為近五年新高;但觀影人次分別為2592萬人、1926萬人、1893萬人、1658萬人,均為近五年最低,由此計算出來的場均觀影人次亦為近五年新低。
五年新低,靠多少錢來維持繁華的泡沫,為何會如此?
電影不好看、疫情影響,還是和長視頻抱怨的那樣,被短視頻“偷了家”?

似乎上述都可以是答案,但總歸是似是而非。
疫情影響了嗎?
五年最低,也就意味著比較2020年春節檔,尚且不如。
當然,盡管可以去說由于疫情常態化帶來了影院各種成本激增(如消殺)、服務人員不穩定(裁員)以及院線收縮。但為何在2021年各個檔期還能保持熱力,反而在2022年春節檔出現了大幅度跳水呢?
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影響,這就是答案。
短視頻偷家了嗎?
長視頻平臺如優愛騰芒在2021年抱怨的最多的,就是短視頻切割了用戶和流量,還順便把影視劇變成了5分鐘秒懂版,導致自己的日子越過越憋屈。
可事實上,長視頻恰恰是自己的東西越來越注水,導致用戶反而樂意接受短平快。
話說,真的搬運和精剪了如《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又或者是《流浪地球》,你就真的只在短視頻上順便看一眼就好了嗎?

至于春節檔大熱的《開端》《超越》,里面過不了幾分鐘就前方高能,短視頻也沒法壓縮、更談不上搶客戶了。
于是,與其抱怨短視頻平臺在春節檔搶了觀眾,反而不如埋怨長視頻平臺們自己覺醒,在春節檔用幾個好劇鎖住了觀眾離開家的腳步,更靠譜。
于是,真相其實也就出現了——內容真心在拒絕觀眾前來電影院。
倒不是說春節檔沒有好片,《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都相當不錯。
前者延續《長津湖》的故事脈絡,真正讓國人感受到了比好萊塢大片更帶感的效果和真實的“王者榮耀”。
后者呢,之所以在初二逆襲,并和《水門橋》分割了春節檔四分之一的票房,則在于它是這個檔期里唯一可以用喜劇來稱呼的電影。

于是,春節檔“黃了”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合家歡的節日里,喜劇太少,還不如在家里點播刷劇更好。
何況,優愛騰芒上好玩好看的喜劇、綜藝和大片也是相當不少的說。
話說回來,春節檔真的唯有大片和喜劇不破嗎?也未必。
君不見,熱了2次、第三次票房不錯但口碑有點崩的《唐人街探案》,就不來湊熱鬧了。

理由不復雜。
2015年沒對手,大家還不重視春節檔。
唐探1活了。
2018年春節檔,有《紅海行動》這樣的大片,配合上唐探2這樣的開胃小菜也不錯。
但2019年局勢變了。
《流浪地球》的狂暴戰力輸出,讓《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這2個其實還不錯的喜劇,以及有成龍背書的《神探蒲松齡》都直接被KO了。
于是,大片化,而非喜劇化,似乎成為了不錯的選擇。
但疫情的影響,最終又促使2021年的春節檔近乎全面喜劇化、小成本化。
7部電影中,《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人潮洶涌》算喜劇。

《熊出沒·狂野大陸》、《新神榜:哪吒重生》屬于動畫、春節檔例行公事給孩子看的。
但,事實上后一部本質上是全年齡小眾垂直化的一個東方朋克的試錯,與之類似的還有《刺殺小說家》。
小眾,試錯,有人贊,就是成功,票房不是重點。
也就是《侍神令》,不尷不尬、不溫不火,不好歸類。
喜劇讓2021年春節檔有了熱度,但更重要的是,此處的喜劇,就如同昔日春晚上的相聲一般,笑中也有淚、淚中透著甜,反思社會、針砭弊端,也觸及心靈。
于是,過年的喜劇,就有了一定之形態,至少不是傻笑,偏無厘頭的唐探開始落寞。

多少還有點思辨風味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在2022年春節檔恰巧無對手,也就成了黑馬。
誰不讓我們去電影院看春節檔了?
答案是:春節檔自己。
缺少了笑聲的電影院,注定在春節檔是落寞的。而笑過之后,能讓自己獲得某種前行上的啟示,才能讓春節檔的風味真正濃郁而獨特。
畢竟,一年之計在于春,過完春節又要起航遠征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