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環境保護不是軟指標
第二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近日起陸續向被督察省份反饋,既談成績,又講問題。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在督察意見反饋中,直指陜西省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夠。

事實上,從此前中央環保督察情況來看,不能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關系,是一些地區仍然存在的突出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實踐和經驗已經證明,沒有發展的保護不行,沒有保護的發展也不行。發展與保護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然而時至今日,一些地方還沒能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意識,沒能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有的地方把發展和保護割裂開來,以無節制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有的地方簡單地把經濟發展等同于短期增長,忽略可能帶來的長期負面影響。有的地方為追求GDP,沒有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具體到陜西來說,督察反饋意見指出,全省對環保工作的認識仍有差距,一些地方領導重經濟、輕環保,認為經濟發展是硬指標,而環境保護是軟指標。作為“關鍵少數”的黨政領導干部在發展與保護問題上都表現得左右搖擺、立場不定,更何況是企業等其他環保主體。
重經濟、輕環保的局面下,就很容易導致環保工作處境被動、環保責任無處落實、環境問題長期無解、轉型發展負擔沉重。就可能在需要加大投入時“資金不足”,在影響發展時“靠邊讓路”,在淘汰落后時“進展緩慢”,在考核問責時“綿軟無力”。
從對各地的督察情況可以看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關鍵在于理念的轉變。要扭轉以拼資源換增速、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要走出發展與保護割裂對立的認識誤區;要領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樸素道理;要提高尊重自然規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不是老生常談的小問題,而是必須解決的大課題。被督察地方要真正將接受中央環保督察視為一種契機,結合督察反饋意見,多反思為何中央強調的理念在落實過程中偏了向,在執行過程中走了樣,在操作過程中變了形。越是經濟落后越要保持綠色發展的定力,越是經濟下滑越要增強綠色發展的決心和勇氣。
理念是實踐的先導。結合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各地在作決策、辦事情、謀發展的過程中,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在經濟發展新方位中統籌協調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變為生動實踐。
(本文原題為《環境保護不是軟指標一論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意見反饋與整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