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張佳瑋|威少的人生信條:一切紀錄,只要是人創下的都可以破
我們都知道,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完成賽季場均三雙了,還有10號的單季第42次三雙。
他跟奧斯卡·羅伯特森的這場單挑,贏了。

但是,再仔細回想一下:
七八年前,我們這么開玩笑:基德總是差著幾分,沒得到三雙;當然他在2005-2006季11場季后賽里,確實場均15分11籃板11助攻,了不起??!
朗多和基德差不多,但2008-2009季,他也是差了一點,完成季后賽場均三雙。
我們也常會嘆惋:喬丹1988-1989季場均32+8+8,而且擔當組織后衛期間連續七場三雙;如果他那年真打了組織后衛呢?
又比如,“魔術師”三年級,場均18.6分9.6籃板9.5助攻,四舍五入也算個場均三雙賽季啦。
又比如,2009年勒布朗在紐約完成那場50分三雙,之后又被取消時,大家都感嘆:可惜呀可惜;如果勒布朗牟足勁,能不能場均三雙呢?
事實上,2015年總決賽,勒布朗打出兩場39+的三雙,后五場比賽合計差5個助攻就能打出五個三雙時,大家都說:了不起啊,勒布朗還可以場均30+的三雙呢……
有許多人,似乎都接近了,或者說,有能力打出賽季場均三雙,只是差那么一點。
于是,歷史上只有奧斯卡孤絕的身影,站在1961-1962季那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直到本季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出現。

威少要完成的,還不只是場均三雙,或曰基德式三雙;而是奧斯卡式、勒布朗式、以后該叫威斯布魯克式三雙:場均31+10+10。
威少映照著1961-1962季,奧斯卡那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場均30.8分12.5籃板11.4助攻賽季三雙。
半個多世紀前,奧斯卡是場均44分鐘里得到31+13+11,威少爺場均35分鐘里得到31+11+10。
1961-1962季,奧斯卡所在的辛辛那提皇家每場跑125個回合,還只是NBA中游的速度;全隊每場投籃105發罰球37次,抓到71個籃板球和27個助攻,得到123分。
威少爺這邊:雷霆本季已算是聯盟最能跑的球隊了,每場跑98個回合,投籃87次罰球26次,全隊抓到46個籃板球21個助攻,得到107分。
這么說吧:奧斯卡當年是得到全隊1/4的分數,抓到全隊1/6的籃板和一半助攻;威少爺是得到全隊3/10的分數,抓到全隊1/4的籃板和一半助攻。

1961-1962季,NBA平均身高196公分,體重93公斤。2016-2017季,NBA平均身高201公分,體重100公斤——這是一個從雷·阿倫到皮爾斯的體格差距。
奧斯卡身高196公分,是1961-1962年NBA的平均身高。而且,用凱爾特人巨星、188公分的得分后衛比爾·沙曼老爺子的說法,他初遇奧斯卡時,大吃一驚:“奧斯卡能玩出我們這種身高的后衛用的技巧,還比我們高半個頭?!?/p>
考慮到小前鋒之王埃爾金·貝勒當時也不過196公分,奧斯卡在當時的NBA,其實是勒布朗·詹姆斯的前身了。
而威斯布魯克?穿鞋身高193公分。組織后衛里算是高挑,速度也驚人,但身高與力量這方面的天賦,差了奧斯卡很遠。
許多人都會說,威少爺每場有80%的籃板是沒人跟他搶的那種,但他畢竟有這么多籃板。
與此同時,奧斯卡在1960-1965的籃板場均兩雙后,有個巨大落差:1965年之后,奧斯卡的場均籃板從八九不離十掉到場均六七個。什么原因呢?

——有過兩個場均20分20籃板的賽季。NBA歷史上類似偉業,只有倆人完成過。一個他,一個張伯倫。
——他吞食一切籃板球,最喜歡抓對方罰球時無人干擾的后場籃板。
所以,不用多非議威少的籃板數字:球隊需要他抓后場籃板發起快攻,全隊為他卡籃板無可厚非,魔術師與基德都得到過這種待遇。
何況,奧斯卡早年“偷籃板”這活,干得比威少爺利索多了。

奧斯卡是天才中的天才。高中就名震天下。大學三年場均34分15籃板7助攻,年年都是全美第一陣容、各種年度球員,大學三年獎項十三個。
1960年當仁不讓的NBA狀元(榜眼是老爵爺韋斯特)。從進NBA第一年就是全能王,直到他退役十二年后,紅衣主教才敢說出“我一直以為奧斯卡是NBA史上技術最全面的人,直到伯德出現”這樣的話。
所以他打出賽季三雙,簡直順理成章。他在辛辛那提皇家隊時,隊友比如恩布里和盧卡斯,都承認奧斯卡的卓越,以及他的兇惡。
尼克斯名將比爾·布拉德利說:“也許他根本不給隊友犯錯的空間(有隊友認為他更愿意跟毒蛇逛街)……但如果你按他的做了,他能把你送進全明星。他在場上沉著冷靜,就像交響樂指揮一樣控制著場上局勢?!?/p>
而威少爺?
他在UCLA第一年時是個替補,每場打9分鐘;他剛進雷霆時簡直不會遠射,連贊美他的球探報告都承認他除了擋拆外談不到什么組織能力。
他身邊是凱文·杜蘭特,三年級就成為史上最年輕得分王,但威少一直在提高自己……到現在,他28歲了。他獨力支撐一支球隊。
威少用無限的熱情、爆發力和一輪又一輪的反復沖刺,贏到了這種數據。他不是奧斯卡那樣的指揮官,但每次威少爺倒地,隊友們就像兩年前的此時那樣,爭先恐后地拉他起來:他們都明白,這家伙在燃燒自己支撐著球隊。
他兇惡得近于莽撞,他肯定也明白這么做無法持久,但他還是這么做了。
而且居然挺下來了,一個賽季。

當然了,他和奧斯卡一樣,可能都打出了不朽數據,卻拿不到常規賽MVP。
1961-1962季,張伯倫的場均50分25籃板、奧斯卡的場均三雙、貝勒的場均38+19外加服兵役,最后都輸給了拉塞爾。本季,威少可能也會輸給哈登。
但是無所謂了。
以前說過,高中時哥們巴爾斯死后,威少從此抱定了“why not”為人生信條。他沒有時間自我懷疑。他要成為世上最好的球員,為了他,也為了巴爾斯。
“為什么不呢?”威斯布魯克如是說,“這就是我對待一切質疑時的答案?!?/p>
奧斯卡的不朽記錄高懸天頂,本是不可逾越的,但現在……世上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呢?
威少的自信,他的大膽妄為,他的直線思維,他的勤奮不懈,他永遠像在打人生最后一場球般的不滅熱情,這就是答案。他的思維一如他的打球方式,直線沖刺。Why not?
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一切紀錄,只要是人創下的都可以破。于是現在:得分王、場均三雙、最艱難的場均三雙、最多的單季三雙紀錄。
NBA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一個賽季,從此就屬于拉塞爾·威斯布魯克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