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復制單季場均三雙逆天神跡,那些質疑聲讓威少更偉大

在威少創造歷史前,媒體拋給他的問題全是關于“能不能破紀錄”以及“有沒有信心成為MVP”。
威少的回答很簡單,“為什么不呢(Why not)?”這是威少的人生格言,在每一次遇到挑戰時,威少總會這么問自己。
面對太陽隊,威少全場得到23分、12個籃板和8次助攻,提前完成了單賽季“場均三雙”的偉大成就。略微遺憾的是,球隊99-120輸掉了比賽。
然而,伴隨掌聲和歡呼的是越來越大的質疑聲——有人說他的場均三雙沒有意義,有人說他不配憑著這樣的數據成為MVP……
對于這些否定的聲音,威少并不沒有多爭辯,他還是用那句話回應,“為什么不呢?”
威少的場均三雙, 到底有多恐怖?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雷霆的比賽日里,相比與球隊的勝負,球迷更關心的是,威少是不是又“刷了”三雙。
1961-1962賽季,奧斯卡·羅伯特森在單個賽季拿下了41次三雙,創造了場均三雙的歷史數據。55年過去,這個神話一般的紀錄終于被復制,創造新紀錄的就是威少。
盡管威少本賽季的三雙此時目前還停留在41次,但他卻提前完成了場均三雙的“神跡”。
那么,單賽季場均三雙的數據又有多么逆天?
如果將55年前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數據拿來和威少的數據比較,球迷會發現,威少早已超越了“大O”坐穩了“NBA歷史第一人”的位置。
半個多世紀前,“大O”在出場的44.3分鐘里,場均能得到30.8分、12.5個籃板和11.4次助攻;而如今,威少砍下31.8分、10.7個籃板和10.4次助攻(威少的數據可能會稍微更新,根據最新這場比賽后的數據),每場比賽只花了34.8分鐘。
這樣的數據對比,放在兩個不同時代的不同籃球風格上,更能看出威少的偉大。

1961-62賽季,“大O”所在的辛辛那提皇家每場能跑125個回合,而整個NBA在當年每場比賽擁有107.7次出手和71.4個籃板;55年后,威少的雷霆隊是聯盟里最能跑的球隊,但每場也只有98個回合,而全聯盟場均出手85.3次,平均43.6個籃板。
美國媒體ESPN的數據專家湯姆·哈伯斯托將威少的攻防效率數據置于“大O”那個年代的比賽節奏和上場時間進行轉化,得到的結果是——威少可以得到場均接近50分、17個籃板和17次助攻。
55年后的偉大成就,為何飽受質疑
重點是,偉大的紀錄還在繼續,威少還有3場比賽,去創造這個可怕的成就。然而,在他的身邊,質疑的聲音卻越來越強烈。
威少的得分能力和傳球的意識已無需爭辯,所有的批評都集中在了他的籃板球上。

對于一個193公分的后衛球員來說,場均10.65個籃板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當威少做到的時候,人們卻開始質疑它的意義。
《華盛頓郵報》的數據專家尼爾·格林伯格這樣寫道,“威少的三雙其實并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樣令人驚艷”。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評價,是因為根據NBA的數據統計,威少在每場比賽有超過80%的籃板球是屬于“非對抗籃板”,這也就意味著,威少是在沒有任何人與其爭搶的情況下,輕松地將球攬入懷中。
“這個賽季你經常可以看到威少在對方發球的時候,’撿到’不少籃板球,亞當斯、坎特或者羅伯森幫他擋開對手,威少只是伸出手而已。”格林伯格這樣分析,“這就好像安排好的故事橋段,而不是真實比賽中的奮力拼搶。”
或許有人會為威少辯解,后衛搶下罰球后的籃板,然后立刻長傳發動快攻,這本來就是NBA常見的進攻提速手段,威少只是在扮演“快攻發動機”的同時,賺到了籃板的“福利”而已。
相同的情況在2006-2007賽季的杰森·基德身上,同樣發生過。那個賽季,基德場均13分、9次助攻和8個籃板,他在奮力搶下籃板之后,杰弗森和卡特早已奔向前場,等待他的長傳球快攻。
然而,據《華盛頓郵報》分析,Synergy Sports公司的數據顯示,威少在搶下后場籃板后發動長傳快攻的成功率極低,到目前為止,威少每一次這樣的傳球只能轉化成0.98分,排名NBA所有球員該項數據的下游。
更重要的是,因為籃板球,威少時常遠離自己的防守對象。NBA官方數據顯示,威少每場比賽平均讓對手出手8次,其中有4.4次是毫無防守對抗的。對手在威少的防守下,平均命中率為48.6%,高于他們的常規命中率45.2%。
不得不承認,威少的三雙大部分情況都能給球隊帶來勝利,但這些高階數據背后,多少反映的是威少為了數據犧牲了球隊的優勢。
選擇威少成為MVP,不因為他的三雙
常規賽接近尾聲,常規賽MVP的角逐也在哈登和威少之間進入了白熱化。

單賽季場均三雙以及即將完成的單季42場三雙的數據,是威少最有力的砝碼,卻也是反對者對他最大的詬病。
55年前,“大O”創造出神話般的場均三雙紀錄后,他并未贏得常規賽MVP的榮譽。事實上,在NBA歷史上,那些將將要打出相似數據的偉大球員,都沒有成為MVP——如同1982年的“魔術師”約翰遜以及1989年的邁克爾·喬丹。
哈登帶領著火箭穩居西部第三,從球隊的戰績上,哈登似乎比威少更容易讓一個團隊變得更好。
然而,那些選擇威少成為常規賽MVP的人,完全不需要以42次三雙或者場均三雙作為他們的說辭——因為威少的存在,讓一支原本可能無法挺進季后賽的球隊,勝率遠遠超過50%。
哈登擁有更好的團隊,球隊在賽季開始前就是圍繞他一人打造,戈登、安德森以及貝弗利不僅是他值得信賴的攻擊點,他自己也可以創造有效的得分機會;威少身邊,除了維克托·奧拉迪波,亞當斯和坎特都是依靠進攻籃板和威少的突破分球,其中,亞當斯的得分有65%與威少有關……
更重要的是,在賽季開始前,雷霆本是圍繞著杜蘭特和威少的“雙核”而打造的,但突然間,杜蘭特去了奧克蘭“享受”四個明星球員一起打球的美好時光,而威少選擇了留守。
“為什么不呢?”當初別人問威少留在俄城的原因時,他就是這樣回答的。
如今,不管是面對關于季后賽、常規賽MVP或是歷史數據成就的問題時,威少總是會加上這句他最愛的人生格言。
他不但以“孤膽英雄”的形象出現在球迷面前,他還是一位“人生導師”,用短短的幾個字啟發著球迷和身邊的人——不要被困難所束縛,沒有嘗試,永遠不知道極限在哪。
“我沒有那么優秀,甚至沒有想過能進NBA。我所考慮的一切就是父母不用再負擔我的大學學費了。我沒想過大學之后我會在哪里打球。”威斯布魯克出生在洛杉磯的貧民區,努力擺脫命運的束縛,就是他從小到大的人生方向。
正因如此,他的性格里注入了一種“永不屈服”的強硬態度,這驅動著他不斷向前。
就在這個賽季開始前,喬丹曾這樣評價過威少,“30年前,這就是我的樣子。他的態度,一直嘗試證明自己,還有對籃球比賽全身心的熱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