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疑有人對愛女圖謀不軌沈陽男子扎死假想敵,經鑒定有精神疾病
傅某懷疑蔣某要對他的女兒圖謀不軌,持刀將蔣某扎死。經鑒定,傅某患有分離(轉換)性障礙精神疾病,為限定責任能力。
今日,記者從法院了解到,傅某因故意殺人犯罪被判無期徒刑。懷疑有人對女兒圖謀不軌 男子先持刀把人殺了
2015年8月3日17時許,30歲的沈陽男子傅某因懷疑蔣某對他的女兒圖謀不軌,駕駛摩托車到沈陽市一家熟食店,從店內案板上拿起尖刀進入臥室,刺扎蔣某頸、肩、胸部等處數刀。
蔣某的妻子聽見蔣某的呼叫聲趕來,在與傅某搶刀過程中,被傅某持尖刀割傷雙手。之后,蔣某的妻子撿起傅某掉落的尖刀刺扎傅某的四肢等處,將其制服。
案發后,傅某在案發現場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
經鑒定,50歲的蔣某被銳器刺破心臟造成心包填塞而死亡;蔣某的妻子右手刀割傷,右食指功能性障礙為輕傷二級、左手小指近節皮裂傷為輕微傷。
經鑒定,傅某患有分離(轉換)性障礙精神疾病,為限定責任能力。
男子故意殺人被判無期 賠償死者家屬2.3萬余元
2016年6月,法院根據傅某的具體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一審認定傅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傅某賠償蔣某家人經濟損失共計24555元;賠償蔣某的妻子各項經濟損失23991.8元;上述款項應從傅某本人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監護人(傅某的母親)賠償。
宣判后,蔣某的家人不服,提出上訴,要求增加賠償金額。
法院二審此案認為,傅某因懷疑蔣某對其女兒圖謀不軌產生矛盾,而持械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應予依法處罰。
原判附帶民事賠償部分并無不當,蔣某家人增加民事賠償金額的上訴理由,經查于法無據,不予采納。
今日,記者了解到,二審法院已經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鏈接: 什么是分離(轉換)障礙
分離性障礙又稱分離(轉換)障礙,曾稱癔癥或歇斯底里癥。分離性障礙是一類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分離性癥狀,另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各種形式的軀體癥狀,其癥狀和體征不符合神經系統生理解剖特點,缺乏相應的器質性損害的病理基礎。這些癥狀被認為是患者無法解決的內心沖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轉換。
分離性障礙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因此給予患者疾病的心理學教育、及時消除病因、改善患者的人際關系及改變某些不利的人格特點,可有助于預防疾病復發。(原標題《懷疑有人要對愛女圖謀不軌 男子持刀扎死假想敵》)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