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籍律師在滬遙寄新春家書:望奶奶身體康復,如從前那般活潑
“親愛的奶奶,今年,因為一場大病使您不便搭乘飛機、一場疫情使我們不便返臺,而將我們相隔兩岸。從小帶我、照顧我的您,一直說想看我生小寶貝,說要牽著小寶貝去逛公園,但小寶貝出生了,您卻病倒了。現在小寶貝會走會跑了,您在臺灣有沒有好好康復,準備帶她去公園呢?”日前,在滬過春節的臺籍律師馮大綱,向遠在臺灣的奶奶遙寄新春家書。

馮大綱(右四)與家人合照。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馮大綱的奶奶與剛出生的女兒。
質樸的家書,字字情真,聲聲催淚。從小跟奶奶感情比較好的馮大綱,向奶奶道思念和祝福,“少了您在身邊過年,才理解什么叫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在上海一切安好,從各有各的學業變成各有各的事業,都有謹記您的教誨,沒讓您擔心!您在臺灣也要聽伯父、姑姑們的話,好好復健,當疫情過去、我們團圓時,您一定要變回那個活潑、可愛的奶奶!”

馮大綱與奶奶的合照。
馮大綱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他們的祖籍是浙江省寧波慈溪,爺爺在小時候就到了上海生活,后來因戰亂輾轉去了臺灣工作,在臺灣待了近60年,并與一位臺灣澎湖姑娘相識相戀成家,也就是馮大綱的奶奶。
半輩子在外奮斗,馮大綱的爺爺晚年時思鄉心切,希望回到熟悉的上海落葉歸根,并于2000年獨自一人先回到大陸。而后,為了照顧爺爺,馮大綱的爸爸也帶著一家老小舉家搬到了上海。爺爺過世后,奶奶因不適應上海冬天的寒冷而回到臺灣生活。
一家人的生活在上海與臺灣兩地間奔走。距離雖被拉長,親情未被稀釋,每年春節親人們都會相聚。2020年,馮大綱的女兒出生了,奶奶卻因病臥床,只能在床上或是輪椅上與曾孫女逗玩。2021年3月,馮大綱帶著女兒回到上海工作生活,他的父母、妹妹、弟弟和妻子也都留在了上海。今年因疫情他們沒能回到臺灣,只能通過視頻跟奶奶拜年。

馮大綱的奶奶與剛出生的女兒。
“往年,不論是您來上海,或者我們回臺灣,總會一起過年。今年因為疫情,我們第一次沒能和您一起過年。”馮大綱叮囑奶奶要照顧好身體,期盼親人早日團聚,可以讓奶奶看到長大的曾孫女。

馮大綱與家人合照。
小時候就跟著父親來上海的馮大綱,也習慣了在大陸生活,畢業以后他選擇留滬工作,現于上海尚士華律師事務所就職。也是在上海,他結識了他的妻子,她也是一位臺灣人。馮大綱說,未來會在上海或深圳定居,“到上海這么久了,上海是一個有人文、歷史氣息的城市,對我來說也是有感情、有故事的地方,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作為臺灣青年的馮大綱,也在大陸找到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他說,大陸在后疫情時代可以說是經濟恢復最快、發展增速最快的地方。自從2018年惠臺“31條措施”(指《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也紛紛出臺落實了相應的惠臺政策。
馮大綱介紹,經過了四個年頭的優化,大陸無論是創業就業居住或者社會福利等各方面,都非常有利于臺灣青年到大陸來發展,各地方政府也會結合地方的發展規劃,面向一些行業有針對性地精準扶持。除了惠臺政策,大陸還有著完善的法律體系保護,以及嚴密的疫情防控。
他向臺灣青年發出新春寄語,“歡迎‘登陸’,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定會如虎添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