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成品油消費稅或5月開征,補上留存多年的稅收監管漏洞
近期,市場盛傳中國即將開征成品油“周邊”產品消費稅,主要來自于進口的混合芳烴、輕循環油以及稀釋瀝青將成為重點納入對象。有消息人士透露,早前海關曾與上述油品的主要進口商談話調研,詳細了解其貿易鏈及最終流向情況,結果指向汽油、柴油以及燃料油等應稅油品,故此次再提征收消費稅很可能是動真格的,鐵板釘釘。
有消息稱,消費稅新政將可能自5月1日開始執行,這意味著自中國全額征收成品油消費稅以來,留存多年的調和原料稅收漏洞終將出現根本性的監管,調油玩家以及地方煉廠可能受到較大震動。
2014年年末2015年年初,財政部連續三次大舉上調成品油的消費稅稅額,累計上調比例超過50%。此后,混合芳烴及輕循環油參與調和市場出現巨大的進口套利空間。據安迅思統計,部分大型調油貿易商混合芳烴在汽油中的調入比例高達30-40%。
有業內資深人士指出,隨著消費稅等重磅監管政策落地,加上目前國稅總局正在推行的增值稅發票監管系統,可能使得在成品油批發市場“夾縫中生存”的調油貿易商以及地方煉廠的合規成本進一步上升;此外早前中石化和中石油成品油外采政策收緊,再加上地煉無法獲得暢通的成品油出口渠道,也很大程度上削弱調油貿易商和地煉的議價能力。社會資本成品油市場參與者的2017年開局實在艱辛。
據悉,已有大型國際貿易商緊急取消了來自韓國煉廠的混合芳烴和LCO訂單,以防止出現跳樓貨風險。
2016年,混合芳烴和輕循環油(LCO)進口達到巔峰,不過稀釋瀝青則大幅度被更具性價比的進口原油替代。當年中國分別進口混合芳烴和輕循環油超過1000萬噸和400萬噸,參與貿易商甚眾,最終分頭流向汽油和柴油調和市場。海關數據顯示,混合芳烴進口中,有至少10%流入地煉。
根據兩年前財政部最新的消費稅稅額政策,目前國內汽油和柴油的消費稅分別達到約2110元/噸和1411元/噸,若計入增值稅因素,則這部分稅賦成本分別高達近2500元/噸和1650元/噸。混合芳烴和輕循環油稅額可能相應參照制定,以堵住調油過程中產生的稅收漏洞。
(李莉,安迅思中國能源研究總監,逾10年中國油氣市場分析咨詢經驗, 對中國能源結構、能源替代、市場化進程及政策遠見,煉油烯烴供應鏈及成品油、燃料油、天然氣市場格局變化和中長期預測有深入理解和濃厚興趣,對國際能源和石油市場格局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場有一定關注和研究。2013年創建安迅思能源研究團隊,擅長新建大型煉化項目、區域零售市場布局以及天然氣應用市場等可行性分析和投資類大宗咨詢項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