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評展·資訊|當美術館淪為“潮人”打卡之地,是幸還是不幸
【編者按】“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kxwhcb.com)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此次評點的展覽有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的“KAWS:始于終點”,似乎只淪為一個“潮人”的打卡之地;正值扎哈去世一周年之時,在中國香港舉行的“實驗永無止境”,展示了曾不被人理解的扎哈親手描繪的愿景;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米開朗基羅和塞巴斯蒂亞諾”展示了文藝復興的波瀾壯闊。
KAWS:始于終點
地點:余德耀美術館(上海)
時間:2017年3月28日-8月13日
票價:150元
點評:參觀KAWS展覽的觀眾大多穿著“潮范”,巴黎世家的襪子鞋、Supreme的包隨處可見,這場展覽也許只是成了“潮人”打卡之地,對于一個在美術館的展覽來說,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
澎湃評星:三星
去年的賈科梅蒂回顧展讓余德耀美術館的新展備受關注,同樣大展廳大型雕塑作品,小展廳雕塑和繪畫作品的組合,不同的是,賈科梅蒂是追憶那個時代法國的哲學和藝術,而KAWS立足的卻是當下的時尚消費文化。
走進一樓展廳,眼前展現的是一只只玩偶,他們雖然模樣巨大,材質各異,身著米老鼠同款背帶褲,但用色素樸,而且玩偶們大都將頭埋于雙手之中,這似乎顯露出一顆脆弱、自閉、不愿面對世界的心。這些似乎呈現出一個“潮牌”創作人在時尚的表象下,對深層情感的探究。或者,這只不過是表象而已。

在經歷了大展廳“波瀾壯闊”后,幾個小展廳似乎有點平凡,盡管其中的不乏有卡通人物喚起共鳴,但這些作品僅證明KAWS在商業上的成功。在展廳現場,為數不多的觀眾中穿著“潮范”,“巴黎世家”的襪子鞋、Supreme的包隨處可見,這場展覽或許在“潮人”群體中已經自帶了“網紅”特質,不過,對一個美術館的展覽而言,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文/小松)
實驗永無止境: 建筑師扎哈·哈迪德早期畫作展
地點:ArtisTree(中國香港)
時間:2017年3月17日 - 4月6日
票價:免費
點評:通過展覽或許我們能夠部分地理解扎哈的建筑設計并非無中生有,也許,我們今日在展廳里看到的一切,終究會逐漸滲入世界的現實。
澎湃評星:四星
據說,這是扎哈生前參與籌備的展覽,曾于去年年底在倫敦蛇形畫廊呈現,香港是扎哈的福地,她的“山頂”(1982-1983)計劃給她帶來了首個國際性的獎項,盡管像她很多項目一樣,這個設計最終沒有建成。

很多人會說,扎哈的作品形式大于內容,但在參數化設計領域,她這些極富流線型特征的建筑的確是這一技術實踐的最佳范本。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有機會從一兩座建筑中覷見扎哈的風采。但更多時候,她的光輝始終籠罩于聲明與爭議的云霧之間。
但走入展覽現場,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凝視扎哈·哈迪德的親手描繪,才更能體會她不凡的愿景。現場展示了包括她早期對于建構主義、至上主義和俄羅斯先鋒派的解讀和分析,通過展覽,我們見證了馬列維奇的影子如何消隱在扎哈自己的碎片色彩之中。我們或許能夠部分地理解她的超越凡俗的設計并非無中生有,恰恰是對于后現代城市生活的回應和抽象化的提升。

在展廳的盡頭,還有一個VR體驗區。通過虛擬實境,觀眾被引領著進入她所創造的參數化的世界。
或許,我們今日在展廳里看到的一切,終究會逐漸滲入世界的現實。扎哈·哈迪德,只是一位引路人。(文/小樹)
米開朗基羅和塞巴斯蒂亞諾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倫敦)
時間:2017年3月15日-6月25日
票價:18鎊
點評:觀眾可以揭開一些關于文藝復興的疑問,包括教皇利奧十世對米開朗基羅帶著敬畏、崇敬和令人生畏的評價;米開朗基羅和塞巴斯蒂亞諾合作與拉斐爾競爭;兩人在藝術上的互相影響等。
澎湃評星:三星半
“米開朗基羅和塞巴斯蒂亞諾”(Michelangelo & Sebastiano),是一個不對等的名字,無限光環的米開朗基羅(1475-1564)和常年被忽視的塞巴斯蒂亞諾(1485-1547)存在著何種合作關系,讓他們的名字在500年后并置?

過去英國發生的米開朗基羅相關的展覽主要展出的是米開朗基羅的繪畫作品。但此次展覽卻出人意料。主辦方并沒有只展出一些素描草圖,而要求觀眾想象草圖被制作成雕塑或壁畫的樣子。展覽的展品共有70件,其中米開朗基羅作品包括英國國家美術館的2幅、皇家藝術研究院的一尊浮雕和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哀悼基督”的石膏復制品和來自羅馬的教堂壁畫的數字復制品,以及米開朗基羅相關信件。盡管如此,相比我們所認為的文藝復興的風起云涌,還是略顯單薄的。要真正體會20多歲創作的大衛雕像的米開朗基羅的超然偉大,還是得去意大利。
但通過這個展覽,觀眾可以揭開一些關于文藝復興的疑問,包括教皇利奧十世對米開朗基羅帶著敬畏、崇敬和令人生畏的評價;米開朗基羅和塞巴斯蒂亞諾合作與拉斐爾競爭;兩人在藝術上的互相影響等。

不過展覽對于塞巴斯蒂亞諾著墨不多,米開朗基羅的光彩始終籠罩著這位合作者,塞巴斯蒂亞諾的究竟藝術成就如何?米開朗基羅對他的影響到底是否有益,英國人給出了不同的評價,《衛報》藝評人喬納森·瓊斯認為,在米開朗基羅令人著迷的草圖下,塞巴斯蒂亞諾的成稿顯得平庸。但亦有評論人認為,展覽對塞巴斯蒂亞諾并不公平,應該對塞巴斯蒂亞諾的用色、造型等做更多的研究。(編譯/小松)
更多展覽資訊:
上海:
互補與契合:中國留學德國藝術家作品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上海延安西路 1609 號)
時間:2017年3月29日-4月16日
此次展出的60余件作品幾乎涵蓋了近四十年來中國留學德國的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反映了他們的基本面貌、創作理念、繪畫語言、研究成果以及他們對待藝術市場的別樣態度。
和光同塵——海上名家佛學書畫印展
地點:朵云藝術館
時間:2017年4月2日-4月20日
這次展覽是滬上知名藝術家參與的大型佛教題材的書畫印展,參展的藝術家皆是在佛教題材的創作上有一定的造詣的名家,每位名家都特意為本次展覽創作了高質量的佛教題材作品,有精心書寫的《心經》、《大悲咒》,也有帶有禪意的橫幅、書房對等。

心源的舒展——海上名家手卷展
手卷是中國書畫一種獨特的形式,它的形成,可能是為了畫家敘事的方便。已知最早的如顧愷之的《洛神賦》《女史箴》等,將多個單一的空間連成一個整體,無意間卻為以后畫家的自由表達,提供了同樣自由的空間。此次參加海上名家手卷邀請展的畫家有蕭海春、江宏、陳家泠、樂震文、車鵬飛、王漪、陳翔、朱敏、朱新昌、邵琦、丁筱芳、汪家芳、湯哲明、張弛、石禪、鮑鶯、洪健、顧村言、龐飛、邵仄炯、奚耀藝、鄔敏敏、沈一波、甘永川等。

地點:中華藝術宮
時間:3月11日起
展覽涵蓋了中華藝術宮33米層整整一層共四個展廳展示賀天健的作品,以“汲古開今,與時俱新”、“造化為師,熔鑄風骨”等不同時代劃分為線索,逐層展開。

蘇州:
玉葉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出土文物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時間: 2017年4月3日-6月4日
展覽展示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的105件(組)文物,由江西省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聯合主辦。明代江西三藩——寧藩王、淮藩王和益藩王的歷代陵墓出土了數千件精美文物,其中玉器與金器尤為精彩。

臺北:
行篋隨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書畫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17年4月1日-6月25日
乾隆皇帝對書畫的收藏并非一味積累,而是一位會撥冗吟詠玩味,尋覓作品會心處的收藏家。本次展覽以他六次南巡作為觀察的切面,透過巡行期間的書畫題詠,揀選出曾與他一起旅行的書畫作品,希望對他的鑒賞活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根據題跋的時間與內容,可看出乾隆皇帝常搭配南巡所經地點,欣賞展玩與自然風光或相關故實對照的作品;若干銘心之作更成為他行李箱中的常備物件,不吝一再吟詠。

美國:
帝國時代:中國秦漢時期文物展
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時間:2017年4月3日 - 7月16日
展覽共展出164件(組)秦漢時期文物,包括秦始皇陵跪射兵馬俑、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金縷玉衣等,來自中國13個省市的32家博物館,參展文物中近半數是首次在境外展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