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居民家門口風景大變樣:昔日“馬路菜場”變身濱河綠地

上海的“馬路菜場”——楊家橋農貿市場的改變正在悄然發生。
如今,“馬路菜場”已經成為集綠化、健身于一體的楊橋濱河綠地,居民可在此休閑娛樂。半年前,這里還隨處可見垃圾、污水,菜場頂棚大多生銹,有時甚至要捂著鼻子進入。
楊家橋農貿市場位于上海普陀區桃浦西路,上世紀90年代,隨著大量居民遷入,買菜難一度成為當時附近居民的困擾,由此催生了這一市場,而多年來隨著設施老化、消防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被列入區域內環境整治項目。
這僅僅只是上海普陀區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3月29日從普陀區政府獲悉,今年普陀區將重點完成拆違與河道治理工作,計劃完成110萬平方米的拆違任務。在區域“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用航拍記錄下河道環境治理進展,試點組建由居民組成的護河隊。
“馬路菜場”告別了“臟亂差”
楊家橋農貿市場距離蔡阿姨的家不到千米,她將這一市場形容為“馬路菜場”,近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菜場頂棚大多生銹,內部隨處可見垃圾、污水,有時候要捂著鼻子進市場。不僅如此,市場內部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市場門口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叢生,影響居民出行。
經過半年多環境整治,“馬路菜場”告別了“臟亂差”,楊家橋市場內約1.6萬平方米違法建筑被拆除、市場經營戶223戶被清退后,普陀區隨即推出城市更新方案,沿著桃浦河一側建設了集綠化、休閑、健身、文化于一體的、長約600米的楊橋濱河綠地,成為普陀區新晉的活力街區和社區公共空間。如今,出現在蔡阿姨家門口的風景完全變了樣。
據普陀區真如鎮街道相關人士介紹,上述僅僅只是桃浦河環境整治的一部分,今年,拆建結合、拆違還綠將成為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方向。今年,街道還將聯合建管委、綠化市容局等部門全力推進真如市民文化園、真如公園和蘭溪親水平臺“三園合一”,打造桃浦河沿岸全新的集人文、休閑為一體的生態親水園。
同時,依托真如古寺濃郁的寺廟文化,將沿河景觀設施與古寺建設呼應,形成統一的景觀體系,通過景觀改造將使得寺廟與周邊環境更為融洽,這一項目預計將從今年4月份開始實施建設。


重點完成拆違與河道治理
上海楊家橋農貿市場的“變身”只是普陀區環境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小部分,今年桃浦被列為市級生態環境治理重點區塊之一,桃浦河河道治理也被納入區域黑臭水體考核范圍之一。
據上海普陀區拆違辦副主任張文介紹,今年區域內環境整治將會結合中小河道治理,兩者總體目標為完成“2+13+110”,即2個重點、13個區級生態治理區塊和110萬平方米的拆違任務,其中2個重點為桃浦市級生態環境治理重點區塊和全區中小河道的生態治理。
張文指出,市級重點區塊為桃浦7.8平方公里區塊,這一區塊內違建存在“一條、一塊、多點”特征,“一是金昌路沿線‘條狀’違建,無證建筑面積20.58萬平方米,涉及企業190戶,二是4.2平方公里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內‘塊狀’違建,分為智慧城、春光、李子園、祁連、金環5個片區,三是其他‘點狀’違建,包括華環摩配城、黃家花園等地塊。”
截至目前,桃浦市級區塊內今年需拆違90處,涉及68.5萬平方米,目前完成率31%,預計在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違工作。
為推動區域內河道治理,目前,上海普陀區嘗試在區域“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持續用航拍記錄下河道環境治理階段性進展,計劃于今年5月底6月初配合桃浦鎮整個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一起開展。
同時,桃浦鎮還在新楊園區試點組建由居民組成的護河隊,在河道周圍巡查保潔,一旦發現有違法建筑、河面垃圾、水質變化等,及時通知上級部門協調整改,目前已經有30名志愿者報名參與,今后,這一護河隊形式有望在區域內逐步推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