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紀懸案:末代沙皇真假公主之謎
原創(chuàng) 格雷格·金 中國畫報出版社 收錄于話題 #“螢火蟲”書系 81個

1918年7月17日凌晨,在關押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伊帕切夫豪華別墅的地下室中傳來陣陣槍聲。
30分鐘后,一輛卡車轟隆隆地開出大門,消失在西伯利亞漆黑的夜里,再也沒人見過沙皇一家。

▲1913年沙皇和家人的合影
就在兩個月前,四位年輕女性來到伊帕切夫別墅,她們分別是奧爾加、塔季揚娜、瑪麗亞和阿納斯塔西婭,尼古拉二世和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女兒。
這座監(jiān)獄與1901年6月18日阿納斯塔西婭出生的富饒世界有著天壤之別——那是充滿宮殿、游艇以及鞠躬的群臣的世界。
不過,和她的三個姐姐一樣,她并沒有被嬌生慣養(yǎng),她和瑪麗亞同住一屋,睡軍營床,洗冷水澡。
她在滿是灰塵的礦業(yè)小鎮(zhèn)度過了17歲生日,周圍都是粗魯?shù)氖勘kS著紅軍和白軍的內(nèi)戰(zhàn)延燒到葉卡捷琳堡附近,他們感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了。

▲被軟禁的四位女大公
蘇俄政府對外宣布,尼古拉二世已于1918年7月17日被處決,但并沒有提到家人的名字。
白軍調(diào)查員尼古拉·索科洛夫聲稱,伊帕切夫別墅的軍官雅科夫·尤羅夫斯基和他的手下槍殺了沙皇全家和隨行仆人,但是索科洛夫從未見到過尸體。
由于沒有人親眼見到沙皇一家的遺體,所以人們猜測可能有一個或多個成員逃跑了。

▲處決沙皇的地點,伊帕切夫別墅地下室
沒有人知道1918年7月那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雖然人們懷疑沙皇全家都已不在人世,但許多逃到歐洲的俄國難民還是抱著有人幸存的希望。

1920年2月某個寒冷的夜晚,有人在柏林的運河中救起一位年輕女子。
她渾身是傷:下巴被打得已經(jīng)斷裂,牙齒松動,醫(yī)生判定有一顆子彈擦過了她的頭部。
因為她拒絕說出自己的姓名,當局只好把她送到達爾多夫精神病院,在那里她仍然保持沉默。醫(yī)生和護士都能證明她精神正常,但她對過去只字不提。
直到1922年,她突然宣布自己是阿納斯塔西婭,行刑時被好心的士兵奇跡般地解救出來,并偷偷地送出俄國,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女大公阿納斯塔西婭是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亞歷山德拉的第四個女兒
這個消息像野火一樣在俄國移民社區(qū)傳播開來,流亡的貴族們來到床邊探望她。
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姐姐普魯士的伊雷妮公主說,“我一看就覺得不是外甥女”,因為她自稱“阿納斯塔西婭·柴科夫斯基”,顯然不可信。
不過事后她痛哭著喃喃地說:“她很像,如果她不是的話,那這說明什么呢?”
伊雷妮和其他人一樣都驚訝于她們驚人的相似:
一樣的身高、藍色的眼睛、腳部都有拇外翻,而且似乎還知道沙皇家庭生活的細節(jié)。

▲自稱自己是“阿納斯塔西婭”的神秘女子
如何證實她的身份呢?1925年夏天,尼古拉二世的姐姐,女大公奧爾加請求阿納斯塔西婭之前的督導教師皮埃爾·吉利亞爾前去探望。
雖然吉利亞爾找不到這個女子和阿納斯塔西婭有一點相似的地方,但他又不想成為最后做出決定的人。
同年秋天阿納斯塔西婭的教母奧爾加來到柏林,她也是極少數(shù)經(jīng)常拜訪尼古拉和亞歷山德拉的人,因此她最有資格做出判斷。
支持這個女子就是阿納斯塔西婭的人堅信,奧爾加和吉利亞爾證實了她的身份,可奧爾加私下卻吐露說并沒有在柏林找到侄女。

▲1914年四位女大公合影,站在中間的是阿納斯塔西婭
奧爾加的表兄弟安德烈大公(他認為此人是阿納斯塔西婭)說奧爾加是被迫不與外甥女相認的,或者說不想傷害年邁的母親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皇太后的感情。
此事成了大家共同的話題:大公、女大公、王子和公主在家庭壓力下要么承認要么否認的狀況導致歐洲王室內(nèi)部矛盾不斷。

“阿納斯塔西婭·柴科夫斯基”的最堅決支持者有兩位,一位是格列布·博特金,另一位是博特金的姐姐塔季揚娜。
這對姐弟倆的父親在葉卡捷琳堡和沙皇全家被一同處決,他們堅信年輕女子就是阿納斯塔西婭,盡管他們承認她的外表有些變化。
1928年博特金成為她的保護人,安排她前往紐約拜訪阿納斯塔西婭的堂姐,俄國公主齊妮婭。
這位女子傲慢的舉止、藍色的眼睛以及“直覺上貌似是一家人”等特征給齊妮婭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是數(shù)月之后她終于發(fā)現(xiàn)此人不好相處,之后“阿納斯塔西婭·柴科夫斯基”搬到了紐約某上流社會貴婦家里。

▲1929年在美國時的“阿納斯塔西婭·柴科夫斯基”
人們難以理解這名女子古怪的行為,也無法接受其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最后歇斯底里的她被拖進了收容所,隨后她就回到了德國。
1928年尼古拉二世的母親去世后,沙皇一家的12位親屬公開譴責“阿納斯塔西婭·柴科夫斯基”是騙子。
十年后,她以“安娜·安德森”的名字向法院提起訴訟,對沙皇一筆財產(chǎn)的分配提出異議。
這筆存在柏林一家銀行的財產(chǎn)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時被凍結(jié),1933年,這些價值已經(jīng)大大縮水的錢被尼古拉二世幸存的親屬瓜分。
這起訴訟從1938年斷斷續(xù)續(xù)地拖延到1970年,成為德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訴訟案件。

▲1931年安娜·安德森的照片
大部分時候,審判變成了痛心的指控、雙方證人誅心的戰(zhàn)場。
控方律師找來人類學家和筆跡專家證明安德森就是女大公,辯方則針鋒相對進行反駁。
然而安德森自己卻總是拒絕與律師合作,她曾說:“你要么信,要么不信,我都無所謂。”這種態(tài)度反而增加了她身份的可信性,畢竟哪個騙子會如此喋喋不休還拒絕合作呢?
1956年根據(jù)安德森的故事改編的電影《真假公主》上映,女演員英格麗·褒曼因此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全世界的雜志報刊繪聲繪色地描述失蹤公主的傳奇故事、走向悲劇的現(xiàn)代童話,這些鋪天蓋地的報道使安德森名聲鵲起。

▲英格麗·褒曼憑此片獲得第2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70年最后的判決公布時,沒有人感到滿意,安德森無法證明她是阿納斯塔西婭,而聯(lián)邦德國最高法院稱也沒有決定性證據(jù)說明真正的女大公死于1918年。
此時的安德森已經(jīng)離開了德國。1968年格列布·博特金再次帶她前往美國弗吉尼亞夏洛茨維爾,并把她介紹給富有的歷史學教授杰克·馬納漢。
1968年12月23日她和馬納漢結(jié)婚,博特金做伴郎,這位教授自豪地說自己是“沙皇的駙馬”。

▲安娜·安德森晚年生活照
1984年2月12日,她因身患肺炎而不治身亡,享年82歲(根據(jù)她的說法),很多人是通過她去世的新聞記住了她。

安德森是不是阿納斯塔西婭,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一個無法解開的謎。
1989年,蘇聯(lián)政府公開了負責行刑的伊帕切夫別墅指揮官雅科夫·尤羅夫斯基留下的幾份報告,詳細描述了槍擊和處理尸體的過程。
報告中說運送尸體的卡車在波季亞奇森林拋錨,于是他們焚燒了阿列克謝和其中一個姐姐的尸體,并將其與其他九名受害者分開埋葬。

▲雅科夫·尤羅夫斯基是列寧的密友,負責處死末代沙皇
1991年,沙皇一家的埋葬地被發(fā)現(xiàn),英美專家提取了骨骼殘骸上的DNA,其中四組DNA與愛丁堡公爵(他的外祖母是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姐姐)捐贈的DNA相匹配,而另一組與羅曼諾夫家族成員的DNA比對后可以證明是尼古拉二世。
但疑團并沒有因此消除,反而激發(fā)了人們的好奇心:
還有兩具遺骸下落不明,一個是患有血友病的皇儲阿列克謝,另一個是他的一位姐姐。
尤羅夫斯基描述的第二個埋葬地經(jīng)過長期搜查也未能找到,也許是為了解決關于幸存者的懸案,俄羅斯科學家采用照片比對法,堅持認為已經(jīng)找到了阿納斯塔西婭遺體,不過女大公瑪麗亞失蹤了。

▲女大公瑪麗亞
美國專家指出,根據(jù)牙齒發(fā)育情況、骶骨以及骨骼的發(fā)育情況,能夠說明阿納斯塔西婭沒有被埋在第一個埋葬地。
難道安德森真的是阿納斯塔西婭?科學家想要通過DNA技術解開謎團。
安德森的遺體已經(jīng)火化,但她的一小部分腸道在1979年被切除,保存在夏洛茨維爾醫(yī)院,此外還有幾縷頭發(fā),都可以和沙皇一家的遺骸進行DNA比對。
結(jié)果令人詫異:安德森的基因和被發(fā)現(xiàn)的遺骸或者羅曼諾夫家族其他親屬的基因不符,她不可能是女大公阿納斯塔西婭。

如果不是阿納斯塔西婭,那她是誰呢?
自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反對者就認為她的真實身份是西普魯士(今屬波蘭)某德國工廠的女工,在警察從運河中找到“阿納斯塔西婭·柴科夫斯基”之前就失蹤于柏林。
科學家從安德森的侄孫卡爾·毛赫爾那里獲得了一份血液樣本,與安德森的腸道和頭發(fā)進行DNA比對,發(fā)現(xiàn)可以匹配。
皇室名人原來只是個鄉(xiāng)下姑娘。

▲安娜·安德森真實身份是一名普通女工
那么,一個沒受過教育的農(nóng)婦是如何通過眾多皇室貴族的考驗,被認定是真正的俄國女大公呢?
如何解釋她們有一樣的傷疤、一樣的拇外翻、一樣的藍色眼睛以及令人信服的清晰記憶呢?
某種意義上講,安德森冒名頂替的經(jīng)歷就像阿納斯塔西婭奇跡般幸存的故事一樣精彩:
幾十年如一日的偽裝說明她能力非凡、聰慧過人而且十分狡猾,足以讓她像真正的公主一樣引人注目。

▲一開始被安娜·安德森欺騙的皮埃爾·吉利亞爾后來成為冒牌女大公最聲嘶力竭的反對者,他將阿納斯塔西婭(他做督導教師的時候拿到的一張照片)和安娜·安德森的臉部照片重疊在一起比較特征,不同之處甚多,這完全是兩個人
安德森1896年出生于沒落的貴族家庭,她聰明伶俐,會說三國語言,學習成績優(yōu)秀,并不像人們說的那樣是沒受過教育的農(nóng)民。
她的家庭生活很悲慘,父親酗酒,母親則虐待她,這一切都讓她想過上更好的生活。
她17歲搬到了柏林,在一家兵工廠工作。1916年8月22日,她弄掉的一顆手榴彈炸死了工頭,因此精神崩潰。
接下來的兩年里,她一直在收容所進進出出,之后在德國北部的俄國戰(zhàn)俘營附近做農(nóng)業(yè)工人。在這里她學會了俄語,雖然說得不好,但能聽懂。
1918年秋某位士兵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攻擊安德森,用農(nóng)具打傷了她的下巴,她的牙齒也松動了,此事留下的疤痕被弗蘭齊斯卡謊稱是在葉卡捷琳堡行刑時造成的。

▲建造在沙皇一家被殺地點的滴血教堂
令人驚奇的是,安德森的支持者堅信只是反對者炮制的故事。
這就是欲望的力量,它讓她編造的神話變得更加可信。安德森充分利用這種欲望實施她的計劃,玩弄那些深深地沉迷在悲劇童話里的人。
她大量閱讀,研究皇室明信片,學習英語,兢兢業(yè)業(yè)地表演了60年的女大公,唯恐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
阿納斯塔西婭可能在1918年就死于非命,但安德森卻替她活下來,使她成為歷史上最有名的俄國公主。
《俄羅斯帝國的興衰:
1613—1917,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
[英] 菲利帕·格里夫頓 編著
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3
原標題:《世紀懸案:末代沙皇真假公主之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