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懲戒“知識產權流氓”

“知識產權流氓”要面臨失信懲戒了。
1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官網發布《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信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七類行為列為失信行為,包括: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
公眾之前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的吐槽,可能主要集中在山寨、盜版問題,但是,這幾年人們發現,惡意搶注商標、惡意維權、“知識產權流氓”等問題相當突出,一些人利用我國對于創新、知識產權的保護機制,濫用權利,走到了權利的反面,成為打著知識產權旗號的“知識產權流氓”。
以搶注商標來說,我國《商標法》的基本原則是“誰先注冊保護誰”,商標注冊本來就是為了保護創新、激勵企業維護品牌,也是方便消費者辨識商品、服務來源。但是,一些人卻不去創新品牌,不去使用商標,而是撈偏門。“拉面哥”熱了,他們搶注“拉面哥”的商標,“丁真”紅了,就搶注“丁真”的商標,甚至東京奧運會上全紅嬋等奧運健兒剛為公眾所熟悉,他們就去搶注這些運動員的商標。
把和自己八竿子沒有關系的人名、熱點事件占為己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有的注冊了商標,自己不使用在商品上,就等著真正的使用者來“購買”,待價而沽。有的則是手握疑似商品通用名、描述商品特征、原材料的商標,不許整個行業使用“青花椒”等描述性詞語。這些行為挑戰了公序良俗,引發了輿論的公憤,毒化了知識產權的保護的環境,成了妨礙中國品牌創新的毒瘤。
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當前,知識產權領域存在的非正常專利申請、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提交虛假材料騙取費用減繳等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仍然比較突出”,特別是“存在商標權人通過提交偽造的發票、虛假的合同以及偽造的產品包裝信息等企圖證明商標使用的行為”,所以,才及時制訂《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信用管理規定》,就為了激勵誠信申報、懲戒失信。
《規定》明確: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等7種行為為失信行為,一旦被列為“失信對象”,將承擔一系列的負面后果:知識產權部門對財政性資金項目申請予以從嚴審批;有關費用減繳、優先審查等也將從嚴審查;不適用信用承諾制。
雖然這些措施看起來不那么“猛”,其實恰恰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精準施策,開出的藥方就是從嚴審查,從程序上剝奪“知識產權流氓”的濫申報專利、惡意搶注商標的可能性,把知識產權保護還給那些真正的創新、真實的品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