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秋瑾:愿恃鐵血為俠女——由《滿江紅·小住京華》說開去

2022-01-28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滿江紅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這首詞作于1903年中秋節,據說是秋瑾與丈夫發生沖突后離家出走,寓居北京阜成外泰順客棧時所作。這幾天正和學生研讀此詞,搜索相關資料,覺得不少解說似有不妥。

突然想到這幾年,湘潭市政府正在對秋瑾作系統的研究,恰巧甘草子姐姐參與了該項工作,便不由自主想走近這個傳奇的女子。

詞中,秋瑾反復抒情?;蚪杳髌G的秋色反襯內心的苦悶,或直抒胸臆說身為女子之不甘,抒婚姻之不滿,嘆知音難遇之遺憾,訴國家危亡之悲哀。

再聯系她就義前沒有任何遺囑,只留下一紙“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傳說,倍感秋瑾之苦。

01

1907年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將生命定格在32歲。

她的一生如流星劃過夜空,雖然短暫卻光華四射。有人贊其為俠女,是獻身革命的英雄;也有人說,這樣的女子太折騰,也太自私,她的家人為她犧牲了太多太多。

的確,投身革命前,秋瑾的人生令人艷羨。生于書香世家,容貌清秀才情滿腹,夫家是湘潭有“百萬富翁”之稱的王家。

丈夫王廷鈞小她兩歲,文質彬彬且對她千依百順?;楹?,夫妻琴瑟和諧。王廷鈞一邊經營當鋪一邊延師課讀,秋瑾則琴詩書畫、練拳習武、打理家事。

上有公爹公婆疼愛,下有聰明乖巧的兒女,這樣的歲月靜好,應該是絕大多數女人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但她偏偏不與尋常蛾眉同,有著一顆叛逆的心,一副比男兒烈的肝膽。

她從小就有豪俠之氣。因為在一個相對寬松民主的家庭中,她不但能夠學習文化知識,還得以和兄弟們一起練習練拳騎馬擊劍,能干且有主見。后來秋家漸漸衰弱,作為女兒的她卻自覺擔當起家族復興的責任。

而王廷鈞自幼嬌生慣養,雖然沒有紈绔子弟的惡習,也一直習文參加科舉考試。但他只是一個資質平平、沒有平天下之大志的凡夫俗子,只想守著一份家業,溫馨寧靜過完一生。

這樣的丈夫,顯然無法滿足秋瑾對他的角色期待,也不可能真正走進她的內心,更難贏得她的尊重。

在別人眼中,他們是幸福的。但幸福只是一種心態,冷暖自知,別人眼里的幸福永遠是“你以為的幸?!薄o論丈夫多么愛家盡責,對她多么溫柔包容,她和他總是不能同頻。

他要的是現世安穩,她要的是波瀾壯闊。思想觀念、價值追求的迥異,注定他們的婚姻是一個悲劇,不可能長久。

終于,她骨子里流淌的熱血在陪同丈夫入京任職的旅途中沸騰。那一年,她第一次接觸到了西學,目睹了八國聯軍侵華后滿目瘡痍的祖國和清廷的腐敗,心中無比激憤,立志獻身救國事業。

可丈夫不能理解她。在他眼里,這些是男人的事??墒牵l說女子不如男?自小就以花木蘭為偶像的秋瑾,不屑做養尊處優的貴婦人的秋瑾,痛恨男尊女卑觀念的秋瑾,面對丈夫的反對、族人的不理解,內心無比苦悶。

八年的婚姻于她而言就是年華的虛度,溫馨的小家就是困住她的樊籠。

三年之后她再度隨丈夫北上。這一次,她決然丟下一兒一女,自費赴日本留學。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在日本,除了除了學習,她還結識許多優秀人才,他們一起辦報紙,作演講,寫愛國文章,提倡男女平等,以推翻滿清統治、恢復中原為己任。

1905年,學成回國的秋瑾結識了蔡元培、徐錫麟等進步人士,加入了光復會。后來再赴日本,又加入了同盟會,成為第一位女黨員,全身心投入革命事業。

1907年,離婚未果的她毅然與家庭決裂,聲明脫離家庭關系。

02

按理說,逃離家庭的樊籠,秋瑾應該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事實亦是如此。

但,家人是她始終的牽掛,因為她深知家人對自己愛和包容。

丈夫王廷鈞對她既愛且敬。盡管不支持妻子“出格”的行為,甚至為了阻止她留學藏起了錢財衣物,但最后仍然請求日本朋友帶妻子去國外,并帶著四歲的女兒為其送行。

在秋瑾赴日本留學后,王廷鈞也辭官回鄉鰥居,帶著兩個孩子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

1907年初,秋瑾突然回到王家,索銀二千兩辦大通學堂,王家明知這是反朝廷之舉,卻依然選擇了支持她。但誰也沒想到,拿到錢后的秋瑾竟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系。

如果家人對她惡語相向,甚至虐待她,誰都不會責難。偏偏王家上下對秋瑾是如此之好。在當時人眼里,這樣的女人若非忘恩負義,就一定是瘋癲了。

面對鄉人和親友的唾罵,她沒有任何解釋,也不能解釋。沒有人能想到,一身俠骨的她內心也柔情一片。她正是明白自己選擇的是一條不歸路,在決定參與策劃起義后,為了不株連家庭,才選擇了這樣的方式掩人耳目。

一面是愛她的親人和她牽掛的人,一面是災難深重的祖國。該何去何從?答案早已明了。這一切,倘若是男子,試問有幾人會唾罵?作為女人,即使在今天,也會遭遇非議,何況那個時代?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這一切,秋瑾早在1903年中秋節之夜就預料到了。只是因為種種原因,起義最終失敗,俠女從此化碧血。

她犧牲后第三年,王廷鈞因思念過度,郁郁而終,留下十二歲的兒子和六歲的女兒。所幸的是,她的一雙兒女繼承了母親的優秀,得到好心人的撫養。

兒子王沅德一生創辦了許多民用企業,成為當地的首富,是一個有作為的愛國之士;女兒王燦芝也像母親一樣文武雙全,還成為了中國首位女飛行員。

02

在那樣的年代,一個女人拋家棄子,為了一個縹緲的未來奔走呼號,明知少有人理解卻九死不悔,這值得嗎?

不由得想起了弘一法師。李叔同,一個出生于富商之家的翩翩佳公子,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于一身的的大師,卻在39歲那年拋棄妻兒決然出家,過起了苦行僧的生活。他的日本妻子跪等三天三夜,也只等來了一句“愛,就是慈悲?!?/p>

佛家講慈悲為懷,他卻為何對妻兒如此絕情?世人多不理解,甚至有人責其為“渣男”。

這一切,法師不語,圓寂之時,留給世人“悲欣交集”四字。

懂他的人自會懂得?;蛟S,豐子愷談及恩師的“人生三層樓”能解釋吧:“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p>

秋瑾的選擇,不正是如此嗎?

人類歷史上,那些為了理想、為了信仰而獻身的仁人志士還少嗎?只不過,在那樣的時代,他們的思想已遠遠走在了世人之前;只不過,我輩凡夫俗子還一直活在人生的第一或第二層樓上罷了。

這,是我理解的苦。而他們,甘之如飴。

原標題:《秋瑾:愿恃鐵血為俠女——由《滿江紅·小住京華》說開去》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巴彦淖尔市| 玉门市| 阿克陶县| 阿合奇县| 鞍山市| 隆昌县| 综艺| 信丰县| 南木林县| 肇东市| 东方市| 苏尼特右旗| 鱼台县| 泽库县| 阳曲县| 响水县| 民权县| 南丹县| 时尚| 延庆县| 台南县| 陈巴尔虎旗| 阜南县| 黄石市| 保靖县| 德江县| 安西县| 佛坪县| 皮山县| 贵德县| 青川县| 绵竹市| 江安县| 高青县| 温州市| 桦南县| 丰县| 巴林左旗| 集安市|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