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走出國門的“阿育王塔”:從印度、寧波到日本

康昊
2017-05-01 17:54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渡宋僧重源所見的寧波阿育王寺

1183年1月24日這一天,為東大寺的復建工程募集資金的僧人重源,來到右大臣九條兼實的府上,向九條兼實繪聲繪色地講了他在宋朝巡禮的見聞。根據九條兼實的日記《玉葉》,我們發現重源特別提到了一個地方——寧波的阿育王寺(山)。重源說,阿育王寺有座阿育王塔,是古天竺阿育王八萬四千塔之一。這座塔高一尺四寸,四方玲瓏剔透。不僅如此,塔外三層還有金塔、銀塔、銅塔層層嵌套。此外他還說,阿育王塔中的舍利,能生出種種神異變化?;蛘攥F出丈六佛像,或現出小像,或大放光明。他說神變之大小,由禮拜者“罪之輕重”所決定。重源自己禮拜阿育王塔兩次,一次得見小佛像,一次見小光明。

重源還仔細描述了宋人參拜阿育王塔的景象。他說宋人道俗五百或一千人,三步一禮,禮拜寶塔。路雖不遠,但參拜者或三個月,或半年不間斷,十分虔誠,到達塔下,都高唱佛號。這樣的描述讓九條兼實嘖嘖稱奇,他感嘆道日本國內的佛教徒“ 無可及之者,可悲可悲”。這段史料生動地記錄了南宋初期寧波阿育王寺舍利信仰的興盛。

阿育王寺放生池

阿育王寺位于寧波寶幢太白山麓華頂峰下,始建于西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宋代賜名“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南宋時為禪宗五山之一。據《阿育王傳》記載,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后,阿育王取得佛舍利,并役使鬼神,分了舍利,造八萬四千塔。傳說中國也有十九座,其中一座就是寧波阿育王寺的舍利塔。阿育王寺正是因此而得名。

《阿育王傳》的故事聽上去有些荒誕不經,但是由之而來的舍利信仰,卻對當時的南宋社會影響很大。不過,重源入宋最初的目的地不是阿育王山,而是五臺山。只不過因為宋金交戰,五臺山已經不在南宋的控制范圍之內,重源這才將目光投向了距離臨安不遠的另一佛教圣地阿育王山。此后其他的日本僧,譬如榮西、道元在宋朝期間,也曾到訪阿育王山。對日本渡宋僧而言,阿育王山是可以比肩五臺山的圣地。

重源

用日本木材修建的阿育王寺舍利殿

日本著名的戰記文學《平家物語》里面講了一個叫“渡金”的故事。說的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著名的權臣平清盛之子平重盛,曾向阿育王山捐獻黃金。平重盛將黃金一千兩供養阿育王寺僧侶,兩千兩交予宋朝皇帝,作為阿育王寺購置田產的資金。《平家物語》這一記載的真偽很難辨別,但當時日本的當權者向阿育王寺捐獻金錢、財物,卻是確有其事。

重源的《南無阿彌陀佛作善集》記錄了一件事,說重源為阿育王寺舍利殿的修建捐獻過木材,還贈送了自己的木像和畫像。日本學者渡邊誠在《后白河法皇的阿育王山舍利殿建立與重源、榮西》一文中對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重源為阿育王寺捐木材一事,其背后的支持者是當時日本的當權者后白河法皇。

1168年日本僧榮西入宋,在浙江與重源相遇,于是,二人自請為舍利殿的修造募集資金。二人很可能是在歸國之后,借著后白河上皇出家的機會(出家之后稱為“法皇”),勸他作為出資者的。根據南宋的史料,當時阿育王寺的住持還曾為后白河上皇書寫偈語一篇。而后白河法皇也確實一直對南宋佛教頗有興趣,后來還有過聘請靈隱寺住持到日本來的想法(注:這位被“聘請”的禪師就是濟公和尚的師父),遺憾老僧年事已高,未能成行。

在后白河法皇的支持下,重源將日本周防(今山口縣)的木材運送到了寧波。其中也包括了木柱四根、虹梁一根這樣的大型木材。當時南宋因為森林資源的大幅退化,從日本進口木材的事例也逐漸增加。其后天童寺千佛閣也曾利用日本木材,根據史料的記載,用材“多日本所致,余則取于境內之山?!辈浑y想象,重源所運來的木材對于阿育王寺有多么的重要。最終大約在1175年的時候,舍利殿正式落成,次年,宋孝宗親自為舍利殿題寫了“妙勝之殿”的匾額。時至今日,阿育王寺舍利殿仍然掛著這樣一塊匾額。

阿育王寺舍利殿

在日本生根的吳越國“阿育王塔”

事實上,除了《阿育王傳》中所說的古印度阿育王所造的八萬四千塔之外,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五代十國吳越王錢弘俶時代的“國產”阿育王塔了。早在916年,第一代吳越王錢镠就曾迎阿育王寺舍利入杭州供奉。到了錢弘俶時,他模仿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小塔。如今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雷峰塔地宮出土七寶鎏金銀阿育王塔,就是其中的代表。

就像傳說中阿育王將寶塔建造于境內境外一樣,錢弘俶的八萬四千小塔也曾傳入海外。其中一部分就曾通過兩國間的貿易流入日本,至今仍可以看到。據《扶桑略記》記載,日本僧人日延曾攜錢弘俶阿育王塔歸國。此塔高九寸,四面繪佛菩薩像。這一史料還記錄說,唐朝末年,“天下大饑、黃巾結黨、抄劫邊州”,吳越王錢弘俶為供養戰亂中的死難者,遂發心造塔。2016年,日本奈良大和文華館舉辦了“吳越國展”,總算讓分隔千年的杭州阿育王塔和日本阿育王塔重新見了個面。

七寶鎏金銀阿育王塔

在錢弘俶阿育王塔傳入日本之后,日本的當權者也紛紛投身于“造阿育王塔”的運動之中。當然,“八萬四千”是極言其多的意思,真正造起塔來,未必真是“八萬四千”。日本早在988年就已經有了建造八萬四千泥塔的記錄。而根據學者上川通夫的分析,在平安時代后期的京都,可能有著超過一百萬個各式各樣的小塔。其中法勝寺就先后營造了“三十萬”“兩萬”“二十八萬四千”“一萬”“十萬八千”個小塔。1113年的《白河院泥塔供養表白》中說,日本密教的塔供養儀式,比起錢弘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此外,平安時代末期的戰亂之中,日本當權者還曾造八萬四千塔以追悼死者。此事最初是1181年由平清盛之子平宗盛提出,而后果然造塔五百個。戰亂結束、平氏滅亡之后,獲勝的一方源賴朝又新造了阿育王八萬四千塔。 “八萬四千塔供養”在日本的史料中頻頻出現,幾乎代代都有新的“八萬四千塔”問世。可以說,錢弘俶的阿育王塔是它們最直接的原型。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的“八萬四千塔”最終跨越東海,在日本扎下了根。

無論是阿育王寺也好,還是錢弘俶的八萬四千阿育王塔也好,都曾對日本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小小的阿育王寺,其實已經成為繁榮的日宋貿易和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證者。而阿育王寺的舍利信仰,也已經跳出了寧波,甚至跨越到了對岸的日本。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盐津县| 韶山市| 合肥市| 嘉峪关市| 孟津县| 商河县| 海宁市| 信丰县| 建德市| 灵山县| 安庆市| 策勒县| 龙井市| 尼玛县| 嵊泗县| 察哈| 敖汉旗| 宁武县| 静宁县| 玉山县| 稻城县| 沂南县| 临澧县| 中方县| 上饶市| 铅山县| 临泉县| 成都市| 鲁甸县| 德昌县| 临湘市| 利川市| 黔西| 张家界市| 务川| 会东县| 苍山县| 安仁县| 剑阁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