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韓國史上的外戚專權︱慶源李氏葬送家門的兩次謀逆

孫科志
2017-04-28 19:01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慶源李氏的崛起

顯宗時期的康兆之變使得黃州皇甫氏等地方豪族的勢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高麗王朝的王權進入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但是到了宣宗時期另一支豪族勢力開始崛起,這就是慶源(現在的仁川市)李氏。

慶源李氏又稱仁川李氏,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新羅時期。公元755年,駕洛國王后許黃玉的后代許奇受敬德王派遣作為使臣前往唐朝,這時唐朝正好處于安史之亂之中,唐玄宗已離開長安逃亡四川成都。已經來到大唐的許奇沒有返回新羅,而是冒著危險輾轉到了成都,一直陪護在玄宗左右。安史之亂平息之后,已成為太上皇的玄宗賜其李姓,于是許奇改名為李許奇,成為慶源李氏的“得姓祖”。

在高麗王朝慶源李氏發跡則是從李許奇的十世孫李許謙開始的。高麗王朝初年,李許謙迎娶新羅最后一位國王敬順王的孫女為妻,育有三男一女,其中女兒嫁給了金殷傅。金殷傅與李許謙的女兒結婚后生下三個女兒,均成為高麗王朝顯宗的后妃,李許謙也因而備受恩寵,被封為尚書右仆射兼上柱國,還被授予邵城縣開國侯的爵位。從此之后,慶源李氏作為一支新興的豪族勢力對高麗王朝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到了高麗文宗時期,慶源李氏一族的地位日隆,對朝政的影響也更大。李許謙之孫李子淵在科舉及第后憑借家族的巨大影響力經吏部郎中、給事中等職位后很快升為知中樞院使、中樞府使。李子淵有八子三女,三個女兒均被選入宮,成為文宗的妃子,特別是大女兒即仁睿王后生有三子,即后來的順宗、宣宗和肅宗,其實一直到仁宗,高麗王朝的幾代國王均出自仁睿王后的血統。在這種情況下,李子淵因女而貴,被封為推誠佐世保社功臣,一直做到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兼中書令監修國史,后來還被封為慶源郡開國公,成為朝廷中的核心人物。不僅如此,李子淵在當時高麗王朝的國教佛教界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他的第五子到金山寺出家,成為惠德王師,外孫義天既是文宗之子,也是大覺國師,曾外孫也是國師,孫子義莊掌握了整個高麗王朝法相宗的勢力。由此可見,慶源李氏在當時高麗王朝地位之顯赫,勢力之強大。

此后,慶源李氏與王室的聯姻關系進一步加強,李子淵長子李頲之女為宣宗之妃,三子李碩之女為宣宗的正妃思肅王后,六子李顥之女為順宗之妃。通過與王室的聯姻,慶源李氏構筑了一個龐大的勢力集團,左右著這一時期的高麗朝政,子孫們也大都在朝中身居要位,其中長孫李資義就是一個代表人物。因為其姐姐是顯宗之妃、堂姐為顯宗正妃,李資義從戶部尚書一直做到中樞院使,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而李子淵的另一個孫子李資謙都沒有通過科舉考試就被封為七品的閤門祗候。

仁川李氏族廟,祖祠。

李資義謀逆:鋌而走險,支持親外甥

顯宗國王先是娶了李資義的堂姐為正妃,生有一子,名王昱,但是從小就體弱多病。后來顯宗又迎娶李資義的妹妹為妃,也生下一子,名王昀,被封為漢山侯。1094年顯宗駕崩,按其遺命,年僅10歲的王子昱繼承王位,是為獻宗。獻宗自幼聰慧,“九歲好書畫,凡所見聞,未嘗遺忘”。然而由于他從小就患有嚴重的消渴癥,體弱多病,雖奉父命登上王位,但因年紀尚幼,再加上體弱多病,根本無法處理朝政,于是便由其母思肅王后(也就是李資義的堂姐)垂簾聽政。在這種情況下,身居要職的李資義不僅大肆斂財,而且還招募私兵,進行訓練。雖說國王是其外甥,但畢竟是堂姐之子,李資義還是希望自己的親外甥漢山侯王昀能在獻宗之后登上王位。他認為就獻宗的健康狀況來看肯定撐不了多長時間,因此招募私兵為漢山侯爭奪王位做準備。李資義常對自己招募的武士說:“主上有疾,朝夕難保,外邸有窺覦者,汝輩宜盡力,奉漢山侯,勿令神器,歸于他人。”

李資義這里所說的“外邸覬覦者”,其實是指獻宗的叔叔、被封為雞林公的王熙。王熙的母親是李資義的姑母,算起來他與李資義還是姑表兄弟。由于獻宗年幼且體弱多病,作為文宗之子的王熙就成了漢山侯的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獻宗即位剛過一年,李資義就按捺不住,“聚兵禁中,欲舉大事”,不料被雞林公王熙察覺,便將消息告知了當時的平章事邵臺輔,邵臺輔令上將軍王國髦帶兵護駕。王國髦率兵趕至王宮時正面遭遇了李資義率領的私兵。雖說李資義的私兵也經常秘密訓練,但戰力還是抵不過王國髦率領的官兵,結果李資義被斬殺于宣政門內,手下私兵也作鳥獸散,叛亂宣告失敗。李資義的叛亂失敗后,其手下和親信數十人被殺,另有數十人被流放,李資義的姐姐元信宮主及其子被流放至慶源郡(現在的仁川市)。

李資義叛亂失敗數月后,獻宗便禪位于雞林公王熙,自己“退居后宮”,這樣王熙就登上了王位,是為肅宗。肅宗繼承王位不久,獻宗即“薨于興盛宮”,年僅十四歲,在位僅一年。

李資謙僭權:貪權無厭,軟禁親外孫

李資義謀逆事件雖說對慶源李氏這一豪族勢力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并沒有傷其筋骨,沒過幾年便又成為左右朝政的核心勢力,代表人物是李子淵的另一個孫子李資謙。李資謙是李子淵的第六個兒子李顥之子,其姐姐為順宗國王之妃,憑借著家族的勢力和與王室的姻親關系,他未經科舉便走上仕途。不過在初期李資謙只是一個七品之官,沒有太大影響力,順宗死后因其姐姐與宮奴私通被發覺而受到牽連,遭到革職的處分,一時只好賦閑在家。

到了睿宗時期,李資謙才迎來了仕途上的轉機。1107年李資謙的二女兒被選入宮,次年被睿宗選為妃子,不久就生下一子,因而深受睿宗寵愛。作為國丈的李資謙自然也得到睿宗的信任,經參知政事等一路升到正二品的門下平章事,后來又升為中書侍郎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還被授予邵城郡開國伯的爵位,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不過睿宗對外戚勢力還是有所提防,所以李資謙并無法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于是他便一心支持自己的外孫,期待其在睿宗之后登上王位。

1122年睿宗病重,盡管想盡了各種辦法,病情仍不見好轉,因此不得不考慮王位的繼承問題。在睿宗之前的幾代國王中有這樣的先例,即如果國王駕崩時太子年幼,就由國王的兄弟繼承王位。睿宗病危時,其子王楷(即睿宗與李資謙女兒之子)只有14歲,按說應該在睿宗的兄弟中選一人繼承王位,但睿宗還是希望由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所以在彌留之際就把王楷托付給了李資謙,并下詔自己死后由兒子繼承王位。

盡管睿宗時期李資謙在朝政上并沒有太大影響力,但是自李子淵以來,慶源李氏一直在佛教界的耕耘,而佛教勢力在當時最強大的勢力,于是,李氏得到了佛教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只有14歲的王楷順利登上王位,是為仁宗。

仁宗即位后自然對擁立自己登上王位的外公李資謙恩寵有加,封其為“協謀安社功臣守太師中書令邵城侯”,并封其食邑五千戶,甚至下令李資謙可“書表不稱臣,宴會不與百官廷賀”。仁宗給了李資謙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明顯有悖于君臣之禮,因而遭到了眾多朝臣的反對,于是仁宗換了一種方式恩寵李資謙,不僅給李資謙以厚賞、封爵,還給李資謙的所有兒子加官晉爵,并親自率百官前往李資謙的府邸祝賀,盛況空前——不過據《高麗史》記載,在仁宗率百官前往李資謙的府邸祝賀這一天,京都開城“大雨雷電,市道水深一丈”。

總之,仁宗繼承王位后,李資謙備受恩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也使得其更加權欲熏心,他深恐這種權寵被它姓所分,為了獨享仁宗的恩寵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進宮中給仁宗作妃子,這樣一來,他既是仁宗的外公,同時也是仁宗的岳父,可以說,這關系親得沒法再親啦!

隨著李資謙的地位日隆,其權力野心也日益膨脹,不僅把持了大部朝政,還結黨營私,賣官鬻爵,其家族之人也大多貪贓枉法,無惡不作。為了顯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他還私自派人出使宋朝,“上表進方物,自稱知軍國事”,也就是說,向宋朝表明自己掌握著高麗的軍政大權。這是嚴重的僭越行為。李資謙的擅權遭到了宗室和一些大臣的反對,于是他便捏造了帶方公王甫(仁宗的叔叔)等陰謀篡位,將這些政敵遠流海島。在消滅了這些政敵之后,李資謙公開要求國王冊封其為知軍國事,并定下時間要求仁宗親自到其府邸冊封,雖然這次冊封最終沒有成功,但卻使仁宗萌生了除去李資謙之心。

由于李資謙的權勢日益壯大,民間就出現了“十八子為王”(意指李氏將要為王)的讖語,李資謙對此也深信不疑,在仁宗謀劃鏟除李資謙的同時,李資謙也在謀劃如何實現“十八子”的讖語。1126年2月,李資謙與當時掌握兵權的兵部尚書拓俊京(李資謙的親家公)等率兵進入王宮,放火燒掉了王宮,然后將仁宗軟禁于自己的私宅,李資謙于是掌握了所有的軍國大權。在軟禁仁宗后,李資謙覬覦大位的野心充分暴露了出來,為此他曾兩次向仁宗進獻有毒的食品,但均被仁宗的妃子,亦即自己的女兒識破并予以阻止。在兩次差點兒被毒殺的經歷后,仁宗也心有余悸,為了自己的安全便擬定詔書準備禪位給李資謙。然而在眾目睽睽之下,李資謙卻沒有敢接受禪位詔書,還假惺惺地表示“臣無二心, 惟圣鑒諒之”。同時,隨著李資謙野心的暴露,參與焚燒王宮并軟禁仁宗的拓俊京也開始顯露出對他的不滿。于是,仁宗及其臣子們謀劃離間拓俊京與李資謙的關系,最后由仁宗親擬一份密詔力勸其勤王。拓俊京接到密詔之后,與另一尚書金珦商量,金珦對他說:“有旨如此,義當死事,公其可安乎?”于是,拓俊京下決心剪除李資謙,與金珦率人將軟禁中的仁宗救出,然后由仁宗下詔傳李資謙。感覺到大勢已去的李資謙也沒有再做無謂的抵抗,最終被囚并流放于全羅道,他的幾個兒子也都流放于不同的地方,龐大的家產盡被沒收,手下親信也均被鏟除。李資謙圖謀大位的叛亂最終失敗,作為高麗王朝中期影響最大的一支豪族勢力,慶源李氏也隨之走向衰落。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阿尔山市| 巧家县| 长丰县| 高安市| 晴隆县| 雅安市| 宁武县| 睢宁县| 桐柏县| 德化县| 广灵县| 读书| 静安区| 湖北省| 南乐县| 大邑县| 乐业县| 钟祥市| 会同县| 宁陵县| 平山县| 玉屏| 霸州市| 香港| 抚州市| 新昌县| 泰来县| 绥中县| 威宁| 华坪县| 汤原县| 西城区| 甘肃省| 奉节县| 祁东县| 义乌市| 泸定县| 河南省| 阿荣旗|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