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聯儲議息前瞻:3月加息在即?金融市場會經歷怎樣的動蕩?
北京時間1月27日凌晨3:00,美聯儲將公布1月利率決議,隨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于3:30召開新聞發布會。
通脹是目前所有美國政府官員的頭等大事。本月早些時候,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聽證會被問及如何降低遠超過美聯儲目標2%的通脹率時,鮑威爾表示,央行需要降低通脹以以實現就業最大化,但他也暗示,供應限制預計將會得到緩解,這樣美聯儲就不必大幅加息來解決經濟的供需失衡問題造成的通脹。
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確保高企的物價不會根深蒂固的關鍵在于美聯儲。正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所說,考慮到經濟的強勁勢頭,以及最近價格上漲的速度,重新調整所需要的支持是恰當的。”
IMF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在去年12月的點陣圖中,美聯儲官員暗示,將在2022年加息3次,每次25個基點。CPI上漲無疑提振了對美聯儲3月開始加息的預期。
當地時間1月12日,美國勞工部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消費者價格(CPI)指數上漲7%,為1982年以來在最大12個月漲幅,漲幅主要來自汽車、能源和住房價格。2021年12月份CPI環比上漲0.5%,超出預期。
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4.4%,之前料增4.9%。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累計增長將比之前的預測低0.3個百分點。報告指出,供應鏈問題和高能源價格將在2022年繼續。
IMF還將2022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4%,此前預測為5.2%,這是該組織預測的主要國家中下調幅度最大的。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稱,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不太可能引發大規模資本流出亞洲,但全球利率上升可能會推遲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復蘇。IMF還預計,美國經濟增速2023年將進一步放緩至2.6%。報告指出,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反映了如下假設:拜登經濟議程將縮水,美聯儲將更早取消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持續的供應短缺。
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許多國家的能源成本,沖突升級可能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更大、更廣泛的上漲”,還可能會增加根深蒂固的通脹預期的風險,進而導致工資-價格螺旋上升。他還稱,隨著利率上升,市場會出現調整。如果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進行良好溝通,將有助于市場進行更有序的調整。
戈皮納特預計美國核心通脹率將在第一季度達到峰值,到2022年底降至3.4%,到2023年降至美聯儲2%左右的目標。歐元區的通脹可能會在幾個季度內上升,然后緩解,到年底接近歐洲央行的目標。
3月加息在即?
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Fed Watch Tool)顯示,市場預期美聯儲3月份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的可能性只有10%。
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的政策聲明可能會表明,隨著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延長供應鏈問題,人們對通脹前景的擔憂加劇。美聯儲可能想提醒市場,他們將把控制通脹放在就業之上,并發出信號,表明他們將以積極的步伐收緊政策。具體來說,增加每月縮減資產規模的步伐,提及3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討論,以及政策制定者愿意在首次加息后不久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這些都應被視為鷹派的動向。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 Kristina Hooper表示,市場非常擔心美聯儲是否會因為通脹水平而被迫采取激進行動,從而導致決策失誤。但她認為,市場高估了美聯儲今年將收緊的力度。
Hooper表示,美聯儲計劃在今年利用三個工具來幫助壓抑通脹——縮減資產購買規模、提高利率、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鑒于美聯儲可使用的工具范圍之廣,美聯儲全力依賴加息這一傳統工具的壓力較小。這并不意味著它不會迅速地作出反應,但盡早反應并不一定意味著經常作出反應。換句話說,通脹壓力可能會影響反應的時機,但正如從過去的加息周期中了解到的一樣,對資產產生更大影響的不是美聯儲何時開始加息,而是何時結束加息。
Hooper認為,鮑威爾將在新聞發布會上試圖釋除市場憂慮,語氣強硬但足夠清晰和冷靜,讓市場看清現況,并可能消除市場參與者最嚴重的擔憂。然而,市場波動或拋售不會在鮑威爾講話之后結束,預計至少會持續到第一次加息。從市場表現上來看,盡管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因美聯儲的鷹派政策而受到影響,但美國股市可能面臨沉重的拋售壓力,避險情緒可能幫助提振美元,限制黃金的跌幅。
不過,許多市場觀察人士暗示,美聯儲不太可能收回其鷹派承諾,即比預期更早結束縮減購債計劃,2022年至少加息三次,并在結束縮減購債計劃后觀察資產負債表狀況。與此同時,市場也靜待即將于本周四公布的第四季GDP數據和周五公布的個人消費物價指數(PCE)。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