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歲寶寶有自我意識并非“小氣”,父母強迫分享可致逆反心理
有那么一個階段,你會發現自家寶寶特別“小氣”。只要是自己的東西,別人都休想碰一下。爸爸媽媽們可能會覺得奇怪,或者擔心孩子是不是太嬌氣了,或者懷疑自己的教育不到位。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陳津津博士指出,寶寶不愿意讓他人動自己的物品并非“小氣”,只是寶寶在進入社會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何讓寶寶學會與他人分享?陳津津博士給出以下建議:
1.不要強迫寶寶分享
強迫寶寶把玩具拿給小朋友玩,這會使他產生逆反心理,討厭那個小朋友,還會把玩具再搶過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也參與進去,和寶寶一起玩。比如說“咱們一塊兒玩小火車,寶寶在這邊,小朋友在那邊。嗚嗚嗚——火車開來了”。
2.強化寶寶的分享行為
一旦發現寶寶愿意拿出玩具來和小朋友一塊玩,應該及時表揚,讓他知道這是好行為,是一件快樂的事。爸爸媽媽當然也要表現出大方的態度,不要讓寶寶感到媽媽舍不得拿出玩具來給小朋友玩,這個時候的寶寶可是已經很敏感了,你的態度會給他暗示的。
3.創造機會讓寶寶學會分享
經常帶寶寶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假日里帶寶寶到親友家去串門;請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帶寶寶到家里來做客,讓寶寶把自己的玩具、圖書拿出來與小伙伴分享。開始會有一定困難,但次數多了,寶寶不僅會愿意拿出玩具和大家玩,而且會很高興。
4.接受寶寶和你的分享行為
寶寶的自私很多時候是大人慣出來的。如果寶寶把手中的東西拿給你吃,這時候你千萬不要拒絕,否則,時間一長,他會以為任何好東西就是應該屬于他一個人的了。
5.給寶寶樹立分享的榜樣
模仿是寶寶的天性,爸爸媽媽是寶寶模仿的重要對象。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對待生活、對待周圍的人的態度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榜樣的作用往往比說教更容易被寶寶接受。在客人來時,媽媽可以把最好吃的食品和客人分享,熱情地招待客人;平時多給寶寶講一些關于小動物或小寶寶因分享而得到快樂的故事,這都會使寶寶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